名词解释
1.补偿光强
光强随着池塘水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弱,到某一深度,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气量与浮游植物(包括细菌)的呼吸耗氧气量相等时,该深度称为补偿深度,此时该处的辐照度即为补偿光强
“四定”投饲;定质,定位,定时,定量的饲料投喂方式。
1.补偿深度
光强随着池塘水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弱,到某一深度,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气量与浮游植物(包括细菌)的呼吸耗氧气量相等时
1.生物学零度----动物性腺发育的最低温度
2.生物学最小型----鱼类首次达到性成熟时的最小长度
1.饵料系数---摄食量与体增重的比值
1.蚤状幼体:虾、蟹等动物刚孵出的外形略似水蚤,具趋光性和溯水性,依靠颚足的划动
和腹部的伸展来游泳的幼体。
2.幼虫培育:是指从面盘幼虫初期开始到双壳类稚贝附着,或稚鲍第一呼吸孔出现时为止的阶段。
3.选优:健康优质的幼虫应该是大小整齐,游动活泼,具有上浮习性和趋光性,无敌害;可以采用浮选法将上层幼虫选入另外池子进行培育;或采用滤选法即应用较大网目的筛绢将好的或个体较大的幼虫筛选出来进行培育。
粗养:依赖天然饵料,不人工投饲施肥,产量取决于天然生产力的渔业生产形式。
.高度精养:在精养中,流水养鱼、网箱养鱼和工厂化养鱼等精生产形式属高度精养;也称
高度集约化养殖,或称设施养殖(陆基养殖)。
2.受精率:正常成活的受精卵数占总卵数的百分比。
受精率=受精卵数/检查卵的总数×
100%
3.孵化率:从卵内破膜而出的个体数量与受精卵数量之比值,孵化率=受精卵出苗总数/
受精卵总数× 100%
饲料系数:饲料系数=饲料消耗量 / 增重量×100%,饲料系数越低,说明该饲料转化率提高,该饲料使用效果越好
池鱼浮头;是指当水中溶氧降低到一定程度(一般1mg/L左右),鱼类就会因水中缺氧而浮到水面,将空气和水一起吞入口内的现象。
:
夏眠:当海水温度达到20℃以上时,成参将停止摄食,排空消化道。
陆续潜伏到礁石缝、岩缝等隐藏场所不食不动,待水温下降到20度时,重新出来活动。
排脏定义:受到强烈刺激,把内脏(胃、肠、呼吸树、背血管丛、生殖腺等)排出体外,俗称“吐肠”排脏后无法进食;温度的剧升或剧降、污水以及其它物理与化学刺激都易引起刺参排脏。
1.无节幼体
原始甲壳类的初孵幼体,卵圆形、倒梨型、身体不分节、具有3对附肢、不摄食、依靠体内卵黄提供营养。
对虾类初孵幼体即为无节幼体
刺参白天一般不活动,摄食量少,而夜间则非常活跃,摄食量也较大。
当刺参遇到强烈的刺激或因水质过于混浊温度变化过大等不良环境时,即可将其内脏器官从肛门排出,这种现象称为排脏现象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钙盐和镁盐的含量
碱度:水中碳酸氢根等弱酸离子的含量
夏季晴朗天气,池塘上层溶解氧出于过饱和状态,超过溶解氧100%饱和度以上的部分即为氧盈(OS)。
氧债则是指好气性微生物、有机物的中间产物以及无机还原物在缺氧条件下理论耗氧值收到抑制的那部分耗氧量称氧债。
精养(集约化养殖):利用先进的工业调控手段,以水泥池或小水体池塘进行高密度养殖的模式
补偿深度其上称为增氧水层
补偿深度其下称为耗氧水层
水体更新:
鱼的成熟系数按下列公式计算:成熟系数=性腺重/鱼体重×100%
出苗率=(平游鱼苗数/受精卵数)×100%
对植物生长发育起有效作用的高出的温度值,称作有效积温
投饵系数=投饵量|产量
饵料效率-增重量|摄食量
抱卵虾;亲体交配产卵后的未孵化的个体,抱卵虾经过孵化后成为虾苗
简答题
常用清塘药物的种类,为何首选生石灰?
1.简述单胞藻在育苗池中的作用。
⑪饵料的作用1分
⑫净化水质2分
⑬遮光的作用1分
⑭长势良好的单胞藻可以抑制某些病原生物的繁殖
鲍鱼催产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变温刺激法、
暂养自然产卵、
紫外线照射法
虾苗中间培育的意义如何?
(每条1分,答对5条即可。
)⑪培育池小,便于彻底清池除害;⑫放养大规格苗种,成活率高;⑬密度大,投饵集中,提高饵料利用率;⑭推迟大塘放养时间,使基础饵料培养时间充足;⑮缩短大塘养成时间,减少对大塘的投饵污染⑯由于避寒,提高水温,促进对虾的早期生长,便于养成大规格。
1.综合所学知识,结合自己观点,谈谈如何科学进行虾蟹类的苗种生产。
⑪育苗用水的处理1分
⑫亲体的选择培育2分
⑬产卵孵化1分
⑭育苗池内环境因子的调控2分
⑮幼体饵料的投喂1分
⑯病害的防治。
1分
⑰日常检测1分
⑱出池计数1分
1.育苗池泛池的原因及处理措施如何?每条1分
⑪苗池内出现的絮状物,该物由于幼体的粪便、有机颗粒及细菌组成。
⑫有机物丰富,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
⑬排水过多,充气量突增,也会将池底部污染物冲起,也会产生类似情况。
⑭减小充气或停气一段时间,杂物下沉后在充气。
⑮施药2mg/L氯霉素,可以预防或向池底撒沙
1.简述人工育苗充气的作用。
(每条1分,答对5条即可)
⑪提高溶氧
⑫加强对流便于幼体分布均匀
⑬加强对流便于饵料分布均匀
⑭便于粪便的破碎和换水排除
⑮饵料长时间悬浮,充分利用
⑯后期幼体不便密集,残杀减轻
10.鲍鱼的海上筏式养殖管理工作有哪些?
答:定时投饵;清除敌害;适时疏散密度;调节水层;安全生产
1.综合所学知识,结合自己观点,谈谈如何科学进行虾蟹类的养成。
(每条2分并解释)⑪新池塘的修建、旧池塘的处理:
⑫饵料生物的培养:
⑬中间培育:
⑭合理放养;
⑮养殖管理:
1.综合所学知识,结合自己观点,谈谈如何科学进行虾蟹类的苗种生产。
⑪育苗用水的处理1分
⑫亲体的选择培育2分
⑬产卵孵化1分
⑭育苗池内环境因子的调控2分
⑮幼体饵料的投喂1分
⑯病害的防治。
1分
⑰日常检测1分
⑱出池计数1分
四、问答题
1.缢蛏滩涂养成期间的管理工作有哪些?
答:①移植;②补苗;③淘洗疏播及时疏散;④耕滩松土、疏通水沟;⑤修补堤坝、塘堤、水闸等、清沟盖堤、按时加砂隔热、防漏防塌、填补埕面、填平滩面;⑥经常测定养殖场地的水温及盐度变化,观察检查生长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⑦防病敌害,清除敌害生物等;⑧防台风、大风过后应及时下滩扒苗、防寒冻(北方蓄水养殖)、防晒(疏通平滩)、防洪水避开淡水(移到高盐海区)、高潮区寄养;⑨防逃(查拦网)、防止人为损失如脚踩践踏、船只误入、及时将被风浪冲击折断或倒伏的蛎竹,重新插好以防被潮水冲跑或被泥沙埋没,耙去蛎竹两侧淤积的泥沙;⑩施肥、对虾饵足量、定位。
总之:①一勤(勤下海巡视);②二清(清沟盖土、清除泥砂覆盖);③三补(补苗种、补洼壑、补堤坝);④四防(防自然灾害、防生物敌害、防人下海滩涂踩、防船只误入)。
贝类的几种育苗方法及其概念
室内人工育苗
贝类自然海区半人工采苗;根据贝类生活史和生活习性,在繁殖季节里,用人工方法向自然海区投放适宜的采苗器或改良海区的环境条件,使其幼虫附着变态发育生长从而获得贝类养殖所需苗种的方法
鱼浮头轻重的判断?
一、浮头开始的时间浮头在黎明时开始为轻浮头。
日出后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水中溶氧增加,浮头会可能逐渐消失;若在半夜开始则为重浮头,夜间水中溶氧有减无增,又距次日日出还有较长时间,浮头只会越来越严重,甚至泛池。
二、浮头范围鱼在池塘中央部分浮头为轻浮头;若扩及池边,整个池面都有鱼浮头则为重浮头。
三、受惊时的反应浮头鱼稍受惊动(击掌、或液间用手电筒照射池面)即下沉,稍停又浮头,为轻度浮头;若鱼受惊时不下沉,说明水中已极度缺氧,为重浮头。
四、浮头鱼的种类缺氧浮头,各种鱼的次序不一样:罗非鱼、鳊、鲂浮头,野杂鱼和虾在岸边浮头,为轻度浮头;鲢、鳙鱼浮头为一般性浮头;草、青鱼浮头为较重的浮头;鲤鱼浮头则更严重;如果草鱼、青鱼在岸边、搁浅在浅水边无力游动、体色变淡并出现死亡,表示即将开始泛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