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摘要: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是国家油茶生产的重点区县之一,油茶在促进八步区国民经济建设、山区林业建设、林业生态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基于此,详细探讨油茶栽种中的几个技术要点。
关键词:关键词:油茶;栽种技术;八步区
油茶是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当地群众的主要食用油来源,也是林农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油茶产业是八步区强区富民的支柱产业。
一、采种技术
岑溪软枝油茶二号、软枝油茶三号是广西林科院从岑溪软枝油茶中选出的24个优良单株进行无性系测定,经过连续8 a系统测试评选出的2个高产无性系,是中国已鉴定出的高产无性系中产量较高的两个无性系。
贺州市八步区可采用岑软2号、3号等油茶品种,油茶一般是10月中旬开花,第2年果实成熟。
优质成熟的油茶果实茸毛慢慢脱尽,色泽鲜明,粒大、饱满、无病斑,呈现出有光泽的黄褐色和红褐色,当油茶果壳微裂,籽壳变成黑褐色时应及时采摘。
果实采摘回来后,切勿堆在一处,也不能暴晒,否则出现腐烂,影响果实的发芽率,应将采摘回的油茶果实薄薄地摊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也可摊放在楼板上,使其自然开裂拓籽。
之后将油茶种子放置室内阴干储存,可用湿沙在地面上层积贮藏。
二、育苗技术
采用播种、插条、嫁接等方法进行油茶育苗,播种育苗包括冬播和春播,冬播时间是10-11月,春播时间是1月-1月[c1] 。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种子放置在40 ℃恒温水中浸泡1~2 d,然后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30 min,将种子捞起洗净,均匀撒入苗床上,覆盖厚度为2~3 cm的细沙,再沙层上部浇上甲基拖布津溶液,将其密封,将温度控制在38 ℃。
当幼苗发芽长高至4~5 cm,将幼苗选出,用营养袋淋透,进行移苗,播植到容器育苗袋中,注意保持幼苗根系完整,防止出现浅根、弯根等现象。
插条育苗不受季节限制,尤以初春时节最佳,在地势向阳、排水良好、中等肥沃的沙质壤土,采用直插或斜插的方式进行插条育苗,入土深度约为插穗长的2/3,叶芽要露出土面。
行列间距在10~15 cm范围内,插完后土面喷1次水。
嫁接育苗多选在5月中旬-6月中旬,选用成熟饱满的油茶种子消毒处理后用湿砂贮藏进行芽砧培育,运用分批催芽法,分批次进行油茶种子发芽,以延长嫁接的时间。
选用粗细约为0.3 cm的优良无性系为采穗母株,接穗应随采随用,穗条采下后剪去多余叶片,用湿布包裹保鲜。
嫁接分削接穗、削苗砧、嵌接穗3个步骤进行。
嫁接后应保持通风透光,避免温度过高或高低,提高苗木接口愈合成活率。
嫁接15 d后可喷施两三次磷酸二氢钾,以促进苗木的生长。
三、选地整地
油茶的选地应符合油茶幼苗的生长特点及生活习性,宜选择坡度小于25°,海拔800 m 以下的向阳坡,选择土壤肥沃、质地疏松、排水良好、土层厚度在60 cm以上,ph值在4.5~6.0范围内的地块进行栽种。
栽种前将林地清理干净,清除杂草灌木,以全垦深挖的形式整地,挖穴时注意精耕细作,由外及里,将穴内树根、石块等拣除干净,将土块打碎,其株行距为3 m×3 m,667 m2栽种60~70株,根据油茶苗木的大小确定挖穴规格,一般规格为30 cm×30 cm×40 cm。
整地后,在每个穴坑中施放3.0 kg农家肥及0.5 kg磷酸钙,保持基肥充足,利于及时栽种造林。
四、抚育管理
新造林地,为了提高新造林成活率,加快油茶的健康生长,在造林30 d后要检查苗木成活率,发现有缺株、死苗、弱苗、断苗,以及受病害感染苗株,要用壮苗进行补植。
当直播苗长出两三片真叶时就要施肥,施肥量控制在每穴施放15 g尿素促根肥,并在同年7月左右
每穴施入30 g复合肥。
以后每年分别在5-6月和9-10月抚育2次,持续3~4 a。
注意施肥要适量,不能过量,防止伤苗。
在直播造林苗长到15 cm左右时要间苗,一穴内留一两株壮苗,对弱苗要去除,对缺苗的要用实生苗补植。
当苗木长到一定程度时,需要进行及时修剪疏伐,保持林内通风透光,这样可以防止病虫害发生。
同时还要注意的是,定植第1年假设苗木生长状况不佳,可在6-7月每株施加25~50 g的尿素肥,在种植第2年起,3月新梢开始发芽时每株施加50~100 g的速效氮肥;11月上旬施加越冬肥,每年施加量逐渐增加。
中耕即浅锄,除草要坚持不伤皮、不伤枝、蔸边浅、不伤根、冠外深和逐年深的原则,而且深挖与浅锄应遵循“三年一深挖,一年一浅锄”的原则,浅锄时间通常在7-8月开始。
为提高林地的利用率,可以在林间套种花生等植物,套种需距蔸通常是50 cm以上。
林区的管理还需要注意:林区应保持排水渠道畅通,防止积水伤苗。
成林要定期除杂物,尤其要清除杂树灌木与油茶老残病虫株;并且禁止林区放牧行为。
同时,要注意在直播苗出土后当年8月全面铲草除杂,防止杂草遮挡阳光和减弱土壤肥力,次年以后还要经常清理林。
并结合油茶实际长势进行翻耕施肥、修枝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