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应激
3、行为反应
两种类型:
不适应性反应
1.语言问题增加 2.兴趣减退 3.物质滥用 4.退化、回避 5.攻击
1. 改变自我
适应性反应
2.改变应激源
四、应激的心理模型
也指应激的心理反应模式
应激源
应激中介变量
应激反应
认知评价
应对方式
生 活 事 件
心理反应 行为反应 生理反应
健康
疾病
社会支持
2.学习社会技能
3.寻求信息
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
1.认知重组
药物镇静
2.消除紧张
3.积极转移
体育锻炼
放松
4.自我暴露和宣泄
掌握:
应激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标准 主要的心理防御机制 理解: 应激的心理模型 应激的应对方式
第五章 临床心理评估
一、心理评估的概念
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个体的
某一心理现象进行(全面、系统、深入)
怎么观察?
1.确定目标行为 观察的目标行为 是与评估的目的 2.确定观察者 确认由谁来观察和记 密切相联系的行 录目标行为。观察者 3.确定观察时间 为特征。 首先选择一个具体 可以是护理人员、家 4.确定观察地点 属,也可以由被观察 时间段进行观察记 可以在完全自然的环境下进 者观察记录自己的目 录。其次确定观察 5、确定记录方法 行,如实际工作、学习、生
人格特征
1)人格因素影响个体暴露于应激源的 程度 2)人格因素影响个体对应激源的反应
五 应激的应对方式
应对的概念
应对(coping)是指个体对付困难、 使自身适应或摆脱某种情境的过程。
与男朋友发生 意见分歧
问题为中心的应对指通过 改变自己的行为或采取行动 以改善人与环境的关系
主动沟通 获得和解 与男友分手
2 抑郁自评量表(SDS)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适用: 衡量抑郁状态轻重程度。
自评抑郁量表(SDS)
1.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 2.我觉得一天之中早晨最好 3.我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 4.我晚上睡眠不好 5.我吃得跟平常一样多 6.我与异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样 感到愉快 7.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 8.我有便秘的苦恼 9.我心跳比平时快 10.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 11.我的头脑跟平常一样清楚 12.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 难 13.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 14.我对将来抱有希望 15.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 16.我觉得作出决定是容易的 17.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 人需要我 18.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 19.我认为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好 些 20.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照样感 兴趣
第二节 心理护理的要素 及程序
第二节 心理护理的要素及其作用
心理护理的基本要素 护士 病人 心理学理论及技术 病人的心理问题
医生及其他 工作人员
其他病人
病人
病人家属
病人心理问题
心理学知识
护士
1、心理学理论、知识是科学实施心理护 理的指南
掌握 临床心理评估的目的 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
心理护理概论
第一节 概述
心理护理的概念:
护理全过程中,护士通过各种方式和 途径(包括主动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技 能),积极地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帮助 病人在其自身条件下获得最适宜身心状态。
怎样理解“帮助病人获得最适宜身 心状态”?
涉及对象:所有病人(包括临终病人) 衡量标准:病人的主观体验,而非疾病的严重程 度。 适宜状态的特征:最大程度的降低或控制不利于 病人的消极影响。使病人表现出轻松积极的心 态。
政治思想工作的理论基础是马列 主义毛泽东思想,而心理护理的理论 基础是心理学理论; 政治思想工作强调个人对社会和 集体的适应和服从,而心理护理肯定 个人的价值,强调以患者的利益为出 发点,帮助患者在自身条件下获得最 适宜的身心状态。
误区之三:心理护理就是护士与患者 交流 纠正: 心理护理不限于泛泛的护患交 谈。在护理过程的每个环节,只要能 积极地影响患者心理活动的一切举止 行为、方式方法、理论技术,都可以 称为有效心理护理的措施。
访谈的内容和过 程不拘泥于固定 的问题格式或顺 序,容易掌握病 人的真实的心理 体验。
非结构式访谈(自由式访谈) 结构式访谈 半结构式访谈
将要问的有关问题交 给被访者,但无一定 的问题顺序
访谈者按事 先拟好的访 问大纲,然 后将被访者 的回答,填 到事先制好 的表格中。
访谈 的形式
谈什么?
一般资料 如职业和文化程度 面临的问题和可能原因 家庭情况和经济来源 以往健康情况及就医经历 个人嗜好 工作情况和生活事件 人际关系和社会支持
一、焦虑心境 二、紧张 三、害怕 四、失眠 五、认知功能 六、抑郁心境 七、肌肉系统症状 八、感觉系统症状 九、心血管系统症状。 十、呼吸系统症状 十一、胃肠消化道症状 十二、生殖、泌尿系统症状 十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十四、会谈时的行为表现
(三)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
பைடு நூலகம்
在精神科量表中使用最普遍 适用于住院的成年精神病人 ,特别是慢性 精神病人,包括老年期痴呆病人
心理护理:
首先为病人调换病室,以示支持 针对引起情绪波动的原因,即看到别 人的 病情怀疑自己病情也加重的情形 进行疏导。
有意识心理护理
无意识心理护理
特 点
自觉地运用心理学的理 护理程序的每一个环节中, 论和技术,实施者必须 随时可能影响病人的一切 具备心理护理的主动意 操作和言谈举止,无论护 识和接受过专业化培训。 士本身是否已意识到,都 可能在发挥心理护理的效 果.
11.我因阵阵的眩晕而不舒服 12.我有阵阵要昏倒的感觉 13.我呼吸时进气和出气都不费 力 14.我的手指和脚趾感到麻木和 刺痛 15.我因胃痛和消化不良而苦恼 16.我必须时常排尿 17.我的手总是温暖而干燥 18.我觉得脸发烧发红 19.我容易入睡,晚上休息很好 20.我做噩梦
4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二、临床常用量表
(一)人格测验
艾森克人格问卷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量表 E N
名称 内向外向
高分特征 人格外向
低分特征 人格内向 情绪反应缓慢且 轻微 能与人相处,能 较好地适应环境
P
L
神经质 焦虑、担忧、对 刺激有强烈的情 绪反应 精神质 孤独、不关心他 人,难以适应外 部环境 掩饰性 掩饰性强,测试 结果可信度差
人格
应激心理反应模式
国内姜乾金有关心理应激示意
认知评价
指个体对遇到的应激源的性质、程度和 可能的危害情况作出估计。 是应激作用过程的重要中介因素。
社会支持
指个体可利用的具有减轻应激作用的 外部资源。
家 庭 朋友
工作 团队
组织 机构
可以帮助你 宣泄不良情绪 获得情感支持 和各种形式的 帮助, 有效缓解应激
标行为,如自我监控 持续时间。 叙述性记录:在观察现场 活环境或诊疗环境,叫做自 血压、尿糖、每日吸 作连续记录。 然观察;也可以在人为的情 烟量等。 事件记录法:对某一个观 境下进行,如实验室、游戏 室,叫做控制观察。 察阶段的目标行为发生的频 率进行记录
二、访谈技术
(一)访谈的概念 访谈技术是护士与病人所进 行的有目的的会晤。
可能表明的意义
人际交往的准备就绪或关注
全神贯注、刻板或焦虑 应激、决心、愤怒、敌意 不同意、不允许、无信心 悲观、观点不一致、不愿讨论 焦虑、愤怒 无耐心、焦虑 难以泄露的秘密 不愿意、全神贯注
害怕、正性觉醒(兴奋、感兴趣)、 负性情绪(焦虑、窘迫)、药物中
毒
(二)提问
开放式会谈:用开放性问题进行提问的方法。 如:你是怎么样看待你这次生病的? 你为什么不喜欢做这方面的检查? 能不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害怕输液? 特点:句中含有“什么”、“怎么”、“为什么” 等句子 作用:寻找事件发生经过、原因,弄清来龙去脉。 患者多处于主动地位
测试结果可信度 高
(二)临床评定量表
1、症状自评量表 (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
适用对象:
适用于测查哪些人可能有心理障碍、某 人可能有何种心理障碍及其严重程度如何
构成:10项因子
1.躯体化:反映主观的身体不舒适感。 2.强迫:反映强迫症状。 3.人际关系敏感:主要反映个人的不自在感和自卑感。 4.抑郁:反映抑郁症状。 5.焦虑:反映焦虑症状。 6.敌意:反映敌对表现。 7.恐怖:反映恐怖症状。 8.偏执:反映猜疑和关系妄想等精神症状。 9.精神病性:反映幻听、被控制感等精神分裂症症状。 10、其他:反映睡眠及饮食情况 分越高,反映症状越多,障碍越严重
怎么谈?
(一)倾听 耐心、专注、诚恳地倾听是 访谈取得成效的关键。
“倾听病人的诉说,他将告诉你问题的 存在” ——希波克拉 底
非言语行为
直接的目光接触
注视或固定在某人或物上 双唇紧闭 左右摇头 坐在椅子上无精打采或离开 发抖、双手反复搓动不安 脚敲打地板 耳语 沉默不语 手心出汗、呼吸浅、瞳孔扩大、脸 色苍白、脸红、皮疹
3 焦虑自评量表(SAS) Self-rating anxious scale
适用: 衡量焦虑状态轻重程度。
自评焦虑量表(SAS)
1.我感到比往常更加过敏和焦虑 2.我无缘无故感到担心 3.我容易心烦意乱或感到恐慌 4.我感到身体好像被分成几块,支 离破碎 5.我感到事事顺利,不会有倒霉事 情发生 6.我的四肢抖动和震颤 7.我因头痛、颈痛和背痛而烦恼 8.我感到无力且容易疲劳 9.我感到很平衡,能安静坐下来 10.我感到我的心跳较快
封闭式会谈:让患者按照所提问题做类似“是” 或“否”的回答 如:你失眠吗?你头疼吗?你最近心情好吗? 特点:此问法带有较强的主观性,暗示性。 作用:患者经常处于被动的局面,情感、问题得 不到渲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