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学习心得体会小学英语学习心得体会一、学习外语一天也不能中断。
倘若确实没有时间,哪怕每天挤出十分钟来也行。
早晨是学习外语的大好时光。
二、要是学厌了,不必过于勉强,但也不要扔下不学。
这时可以变换一下学习方式。
比如,可以把书放在一边去听听广播,或暂时搁下课本的练习去翻翻词典等。
三、绝不要脱离上下文孤立地去死记硬背。
四、应该随时随地记下并背熟那些平时用得最多的“句套子”。
五、尽可能“心译”你接触到的东西,如一闪而过的广告和偶尔听到的话语等。
这也是一种休息方式。
六、只有经过老师修改的东西才值得牢记。
不要反复去看那些做了而未经别人修改的练习,看多了就会不自觉地连同错误一起记在脑子里本次学习,名称是“临沂市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专项研讨会”。
本次学习听了多位教授、博导和教研员的讲座报告。
专家们的讲座,内容广泛,不仅有与英语听说教学有关的内容,还有跟英语课改有关的内容,也有跟有效教学、教学策略等有关的内容。
接下来我要详细叙述一下这次研讨会给我的几点重要体会。
体会之一:学生出现的常见的听力问题是什么新东方老师戴阳认为,1、不重交流,只会背诵。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是机械性的重复发音,不知道所学习的句子和单词适用的情境。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授新课的时候,课堂上不要进行过多的机械性操练,多进行意义性和综合性操练。
2、学生说英语的时候语调平淡。
学生在开口说英语之前一定要有听的“输入”,先听、先感知,才能模仿尝试的开口讲英语。
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多听磁带的机会,老师的模仿能力也许真的不如一些学生,不要小看了学生的学习模仿能力。
尽量让学生听录音学习英语,而不是学习教师“中国式”发音的英语。
教师的口语可以不太好,但是可以教出口语比较好的学生。
3、学生说英语的时候缺乏逻辑性。
中国人说话相较于西方国家的人来说,比较啰嗦,西方人说话喜欢直奔主题,直接说重点,所以中国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也要学习这种思维。
另外,学生在说英语的时候,不怎么使用连词,句子之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就差点。
体会之二:学生不会说的原因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小的谢乃莹老师认为,主要是一下几点:1、听力输入不够。
学生只有在大量的听之后才有可能说出口。
2、语音训练不够。
不仅要多听,还要多说。
勤开口,多动嘴,进行发音练习,强化语音语调的模仿能力。
3、说的基础训练不够。
4、课堂上机械操练过多,意义性和综合性操练过少。
学生不理解所说单词和句子的具体意义,不重视情景中话语的意义,学生不知道在何种情况下使用所学的知识,所以学生“张不开口”。
5、课堂操练的时候缺少情景的设置。
此外,谢老师还认为,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缺失,也是张不开口的重要原因。
关于以上几点,谢老师建议“教师少说,学生多说”,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和设置合适的语言练习情境。
体会之三:如何提高听力能力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小的谢乃莹老师认为,首先要加强听力输入。
提高英语口语,就是闭嘴多说。
谢老师认为,合理安排听的时机很重要,谢老师有如下建议①在学生开口前要先听,也就是说在“输出”的时候要先进行“”输入。
②在学习说的过程中要跟读模仿,就是模仿着说。
③在学生不会说的时候再听,反复的听,然后学着说出来。
④教师要留有听得作业。
也许会有一部分学生不会做这项作业,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会照着做的。
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谢老师还给大家解决了一个误区,那就是“学习新知识为什么要先听?”大多数老师认为是“为了使学生,在创设的语境中,理解新语言的意义。
”谢老师说,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学生初步理解新语言的语义及感知新语言的语音语调。
”学生对于新接触的语言只能进行初步的感知,不可能理解的很好。
此外,学生初次听录音的时候,最直接的感觉就是对语调的感知了。
在此,我想到了我在平时教授talk课的时候,总是让学生带着question听课文,这是今后我要改进的地方。
在教授talk课的时候,谢老师建议①在授课之前,教师要用情景语言,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情景。
②学生不会觉得那节课比较难,那节课比较简单,只有老师才会有这种感觉,教师在教授新课的时候不要误导了学生。
③在有意义的语境中练习说,让学生觉得所学即可用,教师给学生提供真实的练习说话机会。
体会之四:新课标下的小学英语教与学张剑老师,来自教育部华中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英语教研中心的一位老师,关于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他是这样给分类的:第一类是听、读,这是理解的技能,要先进行教授;第二类是听、写,这是表达技能,要后进行教授。
张老师认为,听就是understandingspeaking,教听就是教speaking,语言刚开始就是一个积累和模仿的过程,然后再运用。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录音和有模仿天赋的学生来进行教学。
此外张老师,还特别强调,从起始年级到六年级,小学英语说白了就是教口语,所以老师一定不要避免教“哑巴英语”。
老师还要“教故事英语”,给学生用英语讲故事,这样可以解决“文盲英语”。
教给学生阅读故事的方法,引导他们大量进行阅读。
在读句子的时候,要注意根据意群来读句子,注意语调。
张老师不建议老师让学生齐读来练习学生的阅读,齐读会忽略学生的语调。
此次学习的时候,所有讲课老师都特别强调说英语的“语境”和说英语的“语调”。
这是影响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两点。
很荣幸参加此次“全市小学英语听说教学专项研讨会”,参加这样的活动,我收获颇丰,在这里我就只说给我印象最深的这四点吧。
我对新课标的最大的体会是:新课标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展的新理念.摈弃了过去的教学大纲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的落后观念.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现代课程价值的取向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正确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在小学英语教学的整体目标上不仅仅是关注小学生知识有所得,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要使小学生能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拥有学习英语的兴趣。
同时要让小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换句话说小学英语教师一定要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既要从事教学活动,又要从事教育活动。
2、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材选用和教法设计时,密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考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要求与个体差异。
以学习为中心,就是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英语课上成知识传授课,不要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
小学英语课一定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学习英语,通过说说、听听、唱唱、玩玩等形式,让小学生感受到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3、要真正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时教法更重要。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小学生的朋友、帮助者的身份出现。
尊重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关爱那些在英语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要尽可能多地为小学生提供实践英语的机会,鼓励他们所做的尝试,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学习英语的活动中,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参与性,培养合作意识。
二、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英语课程标准是采用通用的分级方式,将英语课程目标按照能力水平分成9个级别。
同时,英语课程标准又将课程目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描述。
也就是每个级别都要以学生在上述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作为发展目标。
在谈到操作的灵活性时,首先得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分级要求不等于分年级要求,英语课程标准中的级与我们通常说的年级不是对等的关系。
以前的英语教学大纲中对各年级的教学要求规定得非常清楚,但现在的英语课程标准采用的是分段管理的方式,即提出每个学段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如二级、五级、八级,而其他级别则作为过渡级别,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对各层次教学的指导,又为课程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提供了依据。
小学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确定各年级的教学要求,教学研究部门和学校管理层也应该用一种开放的心态支持小学英语教学为此所作的努力。
三、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小学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的实施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上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就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来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主要应该都考虑以下几点:一是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学英语教学一定不要变成教师满堂灌的知识课,不要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
“玩”是儿童的天性,“游戏”是儿童的重要的学习方式,从这种认识出发,“活动”就应该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形式。
只有在活动中儿童的天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只有在活动中儿童才会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才会巩固学习兴趣。
二重新定位师生关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的作用是指导小学生在活动中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练意志,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强调师生互动。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会更加主动,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
三是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满足小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
尊重个体差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十分重要。
尊重个体差异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要认识到我们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另一层含义是我们应该做到针对不同差异的孩子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所获。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水平,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县教研室的李老师组织了为期3天的小学英语教师暑期集中培训活动。
使我庆幸的是,我有幸参加了这次的县级骨干教师培训。
第一天的学习内容是聆听资深教师对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前三个单元的教材、教法的分析与建议。
在短短的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内容精彩纷呈、丰富多彩,使我受益匪浅。
三位教师通过ppt从本单元的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等四个部分逐一讲解,一字一句无不彰显着他们独有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对教育的理性思考,对教育的无限热爱,对教育的万丈激情,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老师!冉冉夏日,多数老师享受着假日,悠然自得的玩乐。
可这三位教师却在为我们而准备着,为教师队伍业务素质的提高而努力着。
他们对待学习的“韧劲”、敢于实践的“闯劲”、积累时的“恒劲”,都给了我心灵上的震撼,并由此引发出深深的思考。
在她们的讲解中,没有难懂生涩的理论,没有华丽繁复的表述,而是用最平实的语言,最容易让我们接受的方式向我们传达了最直接的信息,让我们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让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少走弯路,更易于把握住知识的要点。
培训中,除去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更多的是自我的反思。
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
愿这次培训引发的反思能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成为成功的敲门石,能成为我坚定航向的指路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