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540500KVA硅铁矿热炉与烟气余热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540500KVA硅铁矿热炉与烟气余热发电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1.3
(1)建设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13年9月9日);
(2)某回族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宁经信备案[2013]21号(2013年8月5日);
(3)青铜峡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某冶金制品5×40500KVA硅铁矿热炉及烟气余热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批复》,青环发[2013]252号;
(5)《中华人民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
(6)《中华人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
(7)《中华人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年1月1日);
(8)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
(9)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41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
(1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5]152号《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环境风险的通知》(2005年12月15日);
(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年3月18日);
(15)《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2008年修订版);
(16)《某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试行)》宁环发〔2007〕197号;
6.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63
7污染防治措施91
7.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91
7.2水污染防治措施95
7.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99
7.4固体废物治理措施99
7.5硅铁运输安全防措施101
7.6高温辐射对人体危害及防护措施101
8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103
8.1清洁生产103
8.2工程“三本账”108
8.3总量控制108
(4)《某冶金制品5×40500KVA硅铁矿热炉及烟气余热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日报,《某冶金制品5×40500KVA硅铁矿热炉及烟气余热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公告》(2013年9月11日);
(6)日报,《某冶金制品5×40500KVA硅铁矿热炉及烟气余热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结论公告》(2013年9月30日);
(25)《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8日)。
1.
(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2.1-2011);
(2)中华人民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
(3)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
13.1选址合理性分析149
13.2产业政策符合性150
14结论153
1总则
1.
1.1.1
(1)《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4)《中华人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1日);
5×40500KVA硅铁矿热炉及烟气余热发电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1总则1
1.1编制依据1
1.2评价目的4
1.3评价指导思想5
1.4评价等级及评价围5
1.5评价容、评价因子10
1.6评价重点10
1.7评价标准11
1.8环境保护目标12
2项目地区环境概况14
2.1地理位置14
2.2社会环境17
2.3区域污染源调查20
(10)国家经贸委、水利部等部委,国经贸资源(2002)1015号《关于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
(11)中华人民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2011年6月1日);
(12)国务院文件,国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3日);
(17)《清洁生产标准 钢铁(铁合金)》(HJ470-2009)(2009年10月4日);
(18)某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51号《某回族自治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02年8月27日);
(19)某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某回族自治区节约用水条例》;
(20)国务院文件,国发〔2011〕35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2011年10月17日);
3建设项目概况21
3.1现有项目概况21
3.2本项目概况27
4工程分析34
4.1生产原理与工艺34
4.2物料平衡、水平衡38
4.3污染源分析41
5区域环境质量现状45
5.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45
5.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50
5.3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55
5.4声环境质量现状57
6环境影响分析59
6.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59
(4)中华人民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5)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
(6)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21)国务院文件,国发[2011]42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2011年12月15日);
(22)《某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修订)》(2010年1月1日);
(2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3年修正本);
(2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77号;
9环境风险分析110
9.1主要物料风险因素识别110
9.2风险管理及防措施111
9.3应急预案113
9.4小结132
10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33
10.1环保投资估算133
10.2环境经济效益分析133
10.3社会效益分析134
11公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与136
11.1调查目的136
11.2调查方式136
11.3调查对象137
11.4调查容139
11.5调查统计及结果分析139
11.6公众反馈意见和建议142
11.7公众参与结论143
12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44
12.1环境管理144
12.2环保管理制度的建立144
12.3环境管理职责145
12.4环境监测计划146
12.5“三同时”验收建议清单147
13选址合理性及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