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融合市场趋势分析

超融合市场趋势分析

超融合市场趋势分析1.Gartner公布超融合基础设施系统的7个神话和很多新技术趋势一样,会出现某些假设和炒作影响到采购者的行为并导致糟糕的决策。

Gartner列出了在超融合集成系统(HCIS)市场中7个最常见的错误假设。

“围绕以软件为核心的架构的HCIS,在通用硬件上集成了计算、存储和网络,实现了具有成本效益的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易于部署、管理和扩展,”Garnter副总裁、知名分析师George Weiss表示。

“但是,厂商为了促进销售通常会对新技术进行大肆炒作。

基础设施和运营(I&O)负责人和决策者应该谨慎地评估以下几点以避免后续出现失望或者遇到陷阱。

”神话1:所有实施都包含标准和开发架构I&O负责人通常会问:什么是标准的、开放的架构?在HCIS的软件定义世界中,标准化和开放的程度越来越多地取决于代码库。

弄清楚谁控制代码、谁负责开发、维护和性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没有软件定义的标准,因此一家厂商的管理控制可能无法管理其他厂商的设备或者软件定义网络。

神话2:所有实施都通不过关键任务可扩展性和弹性测试HCIS实施在强健性、扩展性和安全性方面各不相同,需要考虑的关键背景就是预期的用途。

HCIS设计最适合于高可用性和虚拟化工作负载。

但是这其中有很大的差异,一些HCIS集群只能扩展到8个节点,其他则可以扩展到数百个甚至数千个节点。

“我们建议,这种可扩展性通常不符合Gartner对无缝管理HCIS一体机的定义,”Weiss说。

神话3:HCIS成本代表最低支出的部署模型HCIS基础设施能够根据需要添加节点,通过小幅增量调节轻易实现纵向扩展。

但是,在扩展期间,会出现各种用途需求,这通常要求额外增加节点,在HCIS上的投资也很容易超过前期的投资。

神话4:最重要的用途就是虚拟桌面基础设施(VDI)VDI已经成为HCIS“最有名”的用途。

但是,很多通用工作负载也很适合使用HCIS,因为这些工作负载有提高性能、扩展、数据保护、简化部署、扩展混合云生态系统的需求。

I &O负责人应该其他未来三年还会进一步扩展,以实现更高水平的敏捷性、DevOps、容器、双模应用和基于消费者的服务。

神话5:HCIS预示着传统存储阵列的消亡HCIS具有巨大潜力在高度虚拟化的环境中取代中小型、通用磁盘阵列。

对于那些要求可预测的行为和经过验证的可靠性的关键任务型应用来说,HCIS可能就不太奏效了。

如果考虑所有容量利用率和成本的因素,现在的混合或者固态阵列部署可能从长期来看更经济实惠一些。

神话6:HCIS消除了数据中心互操作性和孤岛HCIS缺乏与现有传统基础设施的紧密集成,这迫使I&O负责人不得不面对孤岛部署的问题。

孤岛的方法已经适应了现有的管理和对传统操作的技术支持。

然而,HCIS也要求有新形式的团队协作及专业集成,这与现有传统解决方案是不同的。

HCIS部署模型会让那些希望从硬件堆栈管理模式切换到易于部署的虚拟化平台交付的IT领导者产生共鸣。

神话7:传统厂商选择偏好将保持不变Gartner的重点小组参与者表明,对传统厂商的忠诚度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标准进行测试:- 该厂商是否越来越适应HCIS这股新浪潮?- 该厂商是否真的愿意打破常规解决方案?- 该厂商是否有推动创新的愿景?- 该厂商能否走在新兴的、敏捷的竞争对手前面并且加大投资?虽然与那些缺乏可靠记录的厂商合作存储风险,但是部件和基础设施的商品价格将会减轻一部分风险。

应对最坏情况的厂商故障问题也会变得越来越容易。

2.Gartner推波助澜号召企业加入超融合浪潮Gartner的评论想告诉其企业IT追随者,现在超融合系统已可使用,并预计到2020年将发展成为微服务架构的组合形式。

在其报告中,题为“为下一阶段的超融合而准备”,定义了超融合基础设施系统(HCIS)为一个平台,提供了基于软件定义存储和计算的(服务器虚拟化)计算和存储资源的共享,商用硬件和统一的管理界面。

我们认为这是合并的融合基础设施(CI)产品,如EMC的Vblocks,思科的CI参考架构和NetApp的FlexPods,和业内其他所谓的超融合基础设施,因为它进一步整合了存储、计算和网络组建,构成一个盒子或是设备(HCIA),率先由Nutanix 和Simplivity等初创公司推出。

HCIS(超融合基础设施系统)据说今年将会达到20亿美元的市场,并在2019年增长到5 0亿美元,占总体系统市场的24%。

2020年,它的使用将会成为数据中心的主流。

以下增长率图表,加入了集成系统(比如Vblocks)和参考架构(如FlexPods):从图表可以看出,截止到2019年,超融合领域的增长自2015年以来相较于其他领域来说一直是最快的,使得集成堆栈望尘莫及。

参考架构融合系统最终反超类Vblock的CI,但可以看到在2017年到2019年,相比于超融合来说,增长率明显放缓。

Gartner表示,截至目前,HCIS用例已被限制,从而导致筒仓从现有的基础设施中分离。

它的进展将取决于多种硬件和软件的发展,诸如网络和软件定义等组织。

他们绘制出发展蓝图,是包括CIs、HCIS和相关系统的发展展望:这需要一点解释。

横轴的三个阶段的时间简单明了,但是纵轴被标以“应用交付的持续优化”是不对的。

Gartner表示,这意味着连续应用交付的程度,连续意味着速度和灵活性。

它代表设置、配置、部署和提升配置、服务以及服务质量的时间。

“经济持续优化”代表着水平轴,意味着部署系统的收入和利润的结果。

这三个阶段有部分重叠的地方,第一阶段代表着在刀片时代的虚拟化减少和简化,接着位于中间的是第二阶段OPEX的优化阶段,跨越了从2010-2020的十年,它通过混合云向S tateless Dynamic Infrastructure(无状态的动态基础设施)阶段转化的过程,同时OPEX和CAPEX获得了优化。

目前正处于第三阶段,其展示了HCIS逐渐进化成为HCIS平台上的持续的应用程序和微服务交付。

(2016年至2025年)。

第3阶段系统已被分解为模块化计算、存储和可以组合的网络组件- 组成相关术语–由软件动态地提供HCIS平台上虚拟机运行的应用或分解自己变成集装箱微服务。

Gartner 表示,这将推动“持续应用交付和经济持续优化。

他们承诺,“最终,底层基础设施将会消失,成为一个可塑的,在智能软件和自动化控制下,帮助IT成为服务业务、消费者、开发者和企业操作者的产品。

”这个过程取决于硬件和软件的发展,包括计算机网络和所谓的软件定义企业。

未来的报告将“分类并强调供应商的解决方案使用连续应用程序交付/连续经济优化模型。

”3.超融合:一场政治和技术革命超融合平台的真正影响力在于,它们通过简化扩张、配置和管理过程,允许你以更快地速度向市场推出数字产品。

在超融合环境处理多种任务——计算、存储、网络和数据保护——这意味着你的IT团队只需很少的专家来处理这些事情。

IT专业人员有更多的精力来处理其他业务技术。

许多采用超融合平台的组织是为了寻求传统存储系统基础上所带来的好处:无需添加专有存储阵列,以及管理和优化他们的费用。

但是IT管理员必须小心防守内部调动——存储和服务器工程师曾独立决定采购决策。

但是在超融合环境中,他们将不得不更依赖云计算和虚拟化团队。

如果你选择了超融合道路,主要注意几个变化。

第一个是采购的分担责任制。

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云计算和应用程序各个团队在内的多个team必须共同评估和购买解决方案。

深度虚拟化的中型企业具有适度的存储需求,超融合平台能够满足他们几乎所有的存储和处理需求。

大型企业可以通过超融合平台的虚拟机(VM)来满足自己的主要的存储需求,也可能会使用scale-out网络附加存储(NAS)、对象存储和云存储服务来处理非结构化数据。

从长远看来,IT专业人员应该使用外部存储系统来处理高性能和高容量档案和文件存储的用例。

第二个变化是需要接受供应商锁定。

超融合虽然很方面,但会将客户锁定到一个私有的平台,尤其是在软件定义存储方面,这是超融合产品的核心所在。

随着时间的推移,IT专业人员从整合各级堆栈的最佳产品,必须转换到选择超融合产品所提供的最佳底层硬件上。

从再骑的集成和工程系统开始,这种趋势将发展到更高层次的级别。

许多早期的超融合供应商还提供了一个纯软件版本,可以与多个硬件合作伙伴一起交付最终产品。

下一步是彻底改变存储配合角色、职责和操作。

具有大型基础设施的IT团队中,日常的存储配置事务已经从存储管理员转变到了虚拟化管理员手中,以应对利益相关者那里提出的应急需求。

存储管理员将大量的存储容量分配权利交给虚拟化管理员,后者通过容量分配来满足日常供应的要求。

冒险深入私有和混合云架构,自动配置全球目录,都需要进一步实质性的角色变化。

超融合平台将加速自动化,因为它们集中并标准化处理处理器、内存和存储资源,同时中央系统软件体现了所有存储控制逻辑,不依赖专门的存储处理器或嵌入式软件。

Forrester的Business technographics全球基础设施调查显示,2014年超融合系统的综合管理能力深受青睐,有91%的技术决策者表达他们渴望集成存储和虚拟化管理。

这种偏好反映了IT专业人员如何应对减少操作费用所带来的压力。

最后,组织必须扩张IT团队的技能。

几年来,坊间一直传闻,第一代的早期融合基础设施采用者,如思科、惠普和IBM,出现了IT孤岛危机。

Forrester认为采用超融合系统将加速这一趋势,因为其进一步削弱了底层管理的复杂性,尤其是在存储领域。

热闹的超融合技术市场超融合平台包含很多高端技术特征,例如scale-out存储、在线重复数据删除、克隆和跨区域管理集成,但是超融合最大的价值并不是这些技术。

例如,尽管目前IT团队在高性能计算(HPC)、互联网和云架构等领域使用扩展存储,但是在垂直行业,如媒体和娱乐等领域的非结构化客户分析实施中仍具有挑战。

Nutanix早在2011年交付了首个超融合系统。

在18个月内,主要竞争对手SimpliVit y也提供了相应产品。

2013年,VMware宣布针对超融合系统推出VirtualSAN(VSAN)以及联合文件系统,其次是它的VxRail设备,允许多个硬件合作伙伴交付集成的超融合硬件/软件系统。

现在,包括Atlantis Computing、Maxta、Nexenta、Pivot3、Scale Computing和StorMagic等在内的供应商提供纯软件解决方案,以前的集成系统正在瓦解——Nutanix和SimpliVity现在已经将他们的软件运行在多个独立的硬件平台上。

几乎所有的超融合创新者知道如何定位自己的超融合产品,以有效替代专用服务器和存储系统。

初创公司将他们的专业知识用于构建可伸缩的弹性存储系统,在hypervisor平台上集成他们的技术来创建可快速部署,简单管理的超融合平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