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欣赏_王笑男
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欣赏_王笑男
一部堪称佳作的影、视片,还必须从视觉上为观众提供 真正 “栩栩 如 生” 的 银 幕 形 象。同 其 他 文 学 形 式 一 样, 电 影、电视也是写人。不同的是,电影和电视所塑造的人物形 象,都是有目共睹的具体可见的视觉形象。回顾一下我们的 “观影生涯”,脑海里活现着多少生动的银幕人 物 形 象:林 道 静、聂耳、林则徐、李双双…… 《牧马人》 《高 山 下 的 花 环》 这类影片之所以那么感人,不正是因为它们塑造了许灵均、 李秀艺和梁三喜、靳开来等鲜明动人的形象吗?
影视艺术是当代最具群众性的艺术之一,是通过银幕 或荧屏上的艺术形象进行思想熏陶、情绪感染的一种精神 活动。
一、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 )影 视 艺 术 是 异 于 众 艺 而 又 博 采 众 艺 的 综 合 性 艺 术 不同于文 学。虽 然 它 们 同 样 通 过 情 节 反 映 现 实 生 活。 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但是,电影电视人物形象的活动看得 见,而文学却是靠叙述和议论。 不同于音乐。虽然它也通过音响构成和谐感、旋律感、 节奏感。虽然它那画面的衔接犹如音乐的音符组合。但电 影 (视) 既是丰富的音响世界,又是画面的旋律。 不同于绘画和雕塑。虽然它们都是造型的艺术,但电 影电视是 “真” 的活动的造型艺术。 不同于戏剧。虽然它们都是综合的艺术,但电影电视 是更高一级的综合,称为 “第七综合艺 术”。 它 改 变 了 戏 剧 观众总是从一个固定不变的距离和角度看舞台的局限,改 变了戏剧 舞 台 固 定 不 变 的 空 间 局 限。 它, 无 论 在 时 间 上, 还是空间上都比戏剧有更大的自由。 电影电视的综合性,使得它有着丰富多样的艺术表现 力。它打破了现实时空和舞台时空的束缚,它既可以在空 间上迅 速 转 移, 又 可 以 在 时 间 上 自 由 转 换 。 电 影 《牧 马 人》,一开始的 画 面 是 蓝 天 似 盖、 大 地 如 盘 的 敕 勒 川 草 原, 可第二个镜头一下子就转移到了北京饭店,许景由的秘书 宋蕉英在向中国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谈寻找许灵均;北京饭 店房间里许灵均在剥着茶叶蛋,想起了秀艺,场景一下子 又跳到了敕勒川牧场到县城去的黄土路上。可以说,人物 活动需要什么空间,就可以转移到什么空间。再看时间的 转换,北京饭店,许灵均从楼上眺望着天空,是现在,而 随着旁白 “30年了……” 一下子回到了30年前,时间转 换 也是很自由的。 电影电视的影像,只要符合生活逻辑,只要艺术需要, 就可以自由分切,可以自由组合,任何画面都可以和其他 画面并列,等等。 (二)影视艺术的 结 构 方 法 和 结 构 方 式 及 核 心 内 容 是 蒙 太奇 电影电 视,它 通 过 蒙 太 奇 手 段 组 接 画 面,调 度 音 响, 创造银幕和荧屏形象。蒙太奇,是法语译音,原为建筑学 上的一个常用 术 语, 意 思 是 装 配、 构 成。 在 电 影 艺 术 中, 它是构成方法与构成手段的总称。有人把它说得神乎其神,
可见,有没有塑造出闪 耀 着 “思 想 光 芒” 的 人 物 形 象, 是检验一部影视作品质量高低的试金石。此外,一部杰出 的影片和电视,还应提供给观众十分清晰、真实而又浓郁 的典型环境和时代气氛,使观众产生 “如 临 其 境” “亲 与 其 事”之感,这也是影视欣赏中不可忽视的艺术特色。
(三 )要 善 于 审 视 影 视 作 品 的 整 体 格 调 一部能称得上艺术精品的电影或电视佳作,必须是真正 的综合艺术。它多种艺术成分的基调、风格在作品中应该是 完全和谐、协调统一的,从而互为映照,互相衬托。而且每 部影视片还应该像人物形象一样,有它自己鲜明、独特的个 性。整体格调是个性产生的基础;个性则是整体格调的生动 体现。整体观察、局部审视是影视欣赏中不可忽视的又一个 重要方面。
蒙太奇手法在电影电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 以完整地 叙 事,可 以 抒 情 与 写 意, 可 以 表 现 同 时 的 动 作, 可以创造独特的时空……蒙太奇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而 又十分关键的问题。可以说,要打开影视艺术的大门进行 电影艺术美的欣赏,它是一把重要的金钥匙。
(三 )影 视 艺 术 是 造 型 性 与 运 动 性 相 结 合 的 艺 术 影视艺术是在电影银幕或电视屏幕上造型,靠画面的 运动使 得 影 视 形 象 “活” 起 来。 因 此, 造 型 性 与 运 动 性 的 有机结合构成了影视艺术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 造型性是个 比 较 广 泛 的 概 念。 它 包 括 美 工、 摄 影 (摄 像)、导演总体构思中的造型艺 术 部 分, 乃 至 演 员 的 外 部 造 型等许多内容,这些内容在电影电视中都是通过画面反映 出来的,因而电影电视的画面造型集中体现了电影、电视 造型的美学 特 征。 画 面 造 型 如 同 绘 画、 雕 塑、 摄 影 一 样, 既是传递信息的手段,又通过造型展现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画面造型性可以通过色彩、光线、构图等来表现。 电影、电视有人称之为 “活 动 的 绘 画”。运 动 性 有 着 决 定性的作用。这正是它区别于绘画、雕塑等其他造型艺术 的根本所在。因此,连续的运动是电影电视的又一美学特 征。影视的运动所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广泛。它包括客体的 运动,即拍摄对象的运动,也包括主体的运动,还包括主 客体的复合运动,更包括蒙太奇剪辑组接的运动,将两个 静止的画面衔接起来,造成时空的自由跳跃。这些运动的 复杂组合形成影视中连续不断的多变形式的运动,构成了 影视迥异于其他艺术的美学特征。 当然,造型性与运动性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 系,造型性更多地注意了每一个画面本身;运动性则更多 地关注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联系。同时,造型性又不能脱离 运动,画面造型的叙事、抒情、传神、情节的发展等必须 在运动中才能得以实现;而运动性如果离开了造型性,就 无法达到运动的目的,运动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四 )影 视 艺 术 是 逼 真 性 与 假 定 性 相 结 合 的 艺 术 影视艺术是一种给逼真地再现现实提供了最大可能性
M 艺术学苑 OVIE LITERATURE
一部精彩的影视片,它的主题,它所企图表达的思想 与意念,总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有的强烈些,有的 含蓄些,而绝不是靠说教和图解。好的画面所产生的银幕 和屏幕效 果,将 通 过 观 众 的 眼 睛 直 接 作 用 于 观 众 的 心 灵。 那些艺术价值优异像上面谈 到 的 《牧 马 人 》 《巴 黎 圣 母 院 》 之类的影片,就能看了令人思维踢蹑,有一股魁惑力在促 使欣赏者运用感觉的综合去咀嚼,去回味,去联想,甚至 去想象,去补充。
122 电 影 文 学 2011 年 第 18 期
的艺术。它能真实精确地再现事物的一切特征。这是因为: 影视的逼真性来源于影视画面的照相本性,具有直观
的记录性。声 音 和 色 彩 的 出 现,更 加 丰 富 和 发 展 了 电 影、 电视的这种逼真性和纪实性功能。
影视表现的是一种直观的真实。这种直观的真实,使 得电影观 众 不 能 容 忍 银 幕 上 的 任 何 虚 假。影 视 中 的 道 具、 服装、布景、表演上任何一个细节的失真,都会直接影响 观众的审美感受。
M 艺术学苑 OVIE LITERATURE
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及欣赏
■ 王笑男 (河北大学,河北 保定 071000)
[摘 要] 影视艺术是当代最具群众性的艺术之一,是通过银幕 或 荧 屏 上 的 艺 术 形 象 进 行 思 想 熏 陶 、 情 绪 感 染 的 一种精神活动。它吸取了各种艺术的精华,变成了一门崭新的艺术。本文从影视艺术是异于众艺而又博采众艺的 综合性艺术、影视艺术的结构方法和结构方式及核心内容是蒙太奇、影视艺术是造型性与运动性相结合的艺术、 影视艺术是逼真性与假定性相结合的艺术四个方面分析了影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同时阐述了影视艺术欣赏要善于 捕捉影视作品的思想光芒,要善于把握影视作品的艺术特色。 [关 键 词 ] 影 视 艺 术 ; 审 美 特 征 ; 结 构 方 式 ; 蒙 太 奇
其实,它不仅指镜头的衔接,更重要的是对电影的各种组 成要素:时 间、空 间、运 动、画 面、音 响、表 演、光 效、 色彩、节奏等的组织和综合。前苏联电 影 《战 舰 波 将 金 号》 那段起义水兵炮击沙皇在敖德萨的司令部的戏,影片用垂 卧的石忍、奋起反抗沙皇残暴的 专制制度,成为蒙太奇的典范。
二、影视艺术欣赏
为了更好地欣赏影视艺术,以上我们已将电影和电视的 个性与特点作了大体的介绍,那么,在具体欣赏一部影视作 品时,怎样才会更感兴趣、更有收益呢?换句话说,根据什 么去判断鉴别其好差优劣呢?以下几点供欣赏者把握。
(一 )要 善 于 捕 捉 影 视 作 品 的 思 想 光 芒 一部精彩 的 影 片 或 电 视, 一 般 都 有 自 己 特 有 的 “思 想 光芒”。 英 国 的 雷 纳 逊 在 《电 影 导 演 工 作 》 中 说 过 一 句 话 “影片就 是 思 想”。 感 染, 是 认 识 上、 感 情 上 产 生 共 鸣 的 一 种反映。因此,在欣赏一部影片或电视剧的时候,最要紧 的或者说 最 基 本 的 就 是 要 全 神 贯 注 地 致 力 于 “捕 捉 ” 那 “思想的光芒”;也就是 说, 要 紧 紧 抓 住 思 想 感 情 上 一 瞬 间 出现的微妙的 “共鸣点”,去 发 现、提 炼 蕴 藏 在 影、视 片 之 中的 “思想内涵” 或 “思维价值”。电影 和 电 视 都 靠 形 象 思 维。但它提供给人们的形象,理所当然地应该是能够给人 们以不同程度的启迪。正是在这个基本点上,区别着一部 影视作品艺术质量的高低、优劣、雅俗、粗细,检验着创 作者各 方 面 的 功 力。 凡 是 看 过 《牧 马 人》 的 观 众, 可 能 都 会感到有一股极其强烈的内在感染力量迎面扑来。影片里 并没有任何爱国主义的说教,但是,那股浓郁的爱国主义 感情却洋 溢 于 片 中,使 人 们 可 以 具 体 而 亲 切 地 感 受 出 来, 从心底激起共鸣。这里所包含的内涵,是那么深刻;可以 启发人们回味与深思的人生课题与哲理,又是那么丰富。 (二 )要 善 于 把 握 影 视 作 品 的 艺 术 特 色 “捕捉” 影片 “思想 光 芒” 的 过 程,同 把 握 影 视 的 “艺 术特色”是 很 难 分 开 的。当 我 们 在 看 电 影 或 电 视 时, 也 常 会有另一番 “感受”:尽管影片的作者 通 过 主 人 公 之 口, 声 嘶力竭,耳提面命地不断点示 “主题”, 或 者 说 了 许 多 看 上 去很富 “哲 理 ” 和 “诗 意 ” 般 的 “美 ” 的 语 言, 或 者 “大 恸” “大 喜” “大 悲”, 但 观 众 却 往 往 无 动 于 衷, 反 映 淡 漠, 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这就说 明,影视作 品 特 有 的 “思 想 光 芒”, 是 要 靠 而 且 只 有 靠 影、 视特有的 艺 术 表 现 手 段,靠 电 影、 电 视 本 身 的 艺 术 特 色, 才能 “反射” 出来。一部 谈 不 上 什 么 艺 术 质 量 的 影 片 或 电 视,当然也就很难谈得上有什么 “思想 光 芒”。 因 为 一 部 作 品的思维价值与艺术价值,总是像水乳那样交融在一起而 无法孤立分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