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病例分析
显; c 多发生黄牛、水牛,常与羊接触; d 散发但病死 率高;e 病程短(1-3天)。
② 牛流行热“三日热”、“暂时热”(弹状病毒,
暂时热病毒属):a 有明显的季节性,通过昆虫传播; b有明显关节肿大、跛行; c 传染快、发病率高、死 亡率低(不超过1%),但病程短(3-4天); ③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黄病毒科,瘟病毒属):
分析: ① 初诊为何病 ③ 发病诱因 ② 主要依据 ④ 进一步诊断
解析:
可疑: 牛病毒性性腹泻---粘膜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牛流行热、牛支原体感染、恶性卡他热、牛副流行性感冒。 均有体温升高,呼吸道症状,眼、鼻、口腔粘膜及小 肠粘膜炎症,怀孕牛流产。
可排除: ① 牛恶性卡他热(疱疹病毒Ⅰ型):
a 体温41℃以上; b 口、鼻、眼粘膜充血、坏死、烂斑明
病毒属,副流感3型病毒)
① 体温升高40-41℃;② 发病率5-20%,病死率1-2%;③ 以 咳喘、呼吸困难、肺与支气管纤维素性炎症为主;④ 剖解肺切 面呈灰红色肝变,胸腔积液,胃及指肠粘膜出血;⑤ 常有诱因 (运输、气温变化);⑥ 常与巴氏杆菌混合感染;⑦ 可用HA-
--HI、荧光抗体技术诊断。
水肿、呈灰蓝色,切面流出纤维素性渗出物,在肺尖叶、膈 叶处有突出肺表面的核桃大表面不平整的灰白色结节,质地 坚实,切开后呈淋巴结状。经检查病羊体温39.5-40℃,听诊 支气管呼吸音增强,有湿性啰音,但无胸膜摩擦音。病羊无
明显消瘦,无腹泻症状。
分析:① 可疑什么病,为什么;
② 初步确诊何病;
③ 如何进一步诊断
现肝肿大、表面有针尖大至米粒大坏死灶;脾肿大,有 斑点状出血;肠系膜淋巴结显著肿大呈绳索状,切面有 出血;肾呈土黄色,有散在点状出血;肺出血、水肿。
• 调查:
• ① 该猪场鼠害严重,尤以发病猪舍常听见老鼠互相撕
咬声且猪舍食槽及周围鼠粪随处可见。② 该猪场已在
配种前给母猪及断奶时仔猪注射猪瘟疫苗,按常规免 疫猪肺疫、猪丹毒疫苗。③ 该场采用青霉素、庆大霉 素治疗发病猪,但效果不明显,后改用磺胺嘧啶钠注 射液及磺胺6-甲氧嘧啶钠治疗,多数发病猪在治疗后
病例4
某规模化鸡场共饲养蛋鸡3万只,其中产蛋鸡2万只,2005年9月中 旬,8周龄育成雏鸡群共6000只陆续出现死亡,每天死亡60-90只,并逐 日呈上升趋势,至9月26日共死亡雏鸡700余只,经现场观察,鸡群中约 30%表现流鼻液、咳喘、伸颈张口呼吸,并有喘鸣声,约70%的雏鸡仍可
采食,精神良好,对病死鸡20只进行剖检,可见眼脸肿胀,挤压鼻腔可流
体温下降,食欲恢复,症状减轻。④ 在该猪场发病的
前三天当地气温持续高温38-38.5℃。
分析: 1.可能是什么病,为什么?
2.影响发病的因素是什么?
3.如何进一步确诊?
解析: 1.可疑:猪瘟、丹毒、链球菌病、猪肺疫 2.初步诊断:为弓形体病和链球菌(2型)病 依据: ① 排除猪瘟 a 已免疫 b 磺胺有效 ② 排除丹毒 a 已免疫 b 青霉素无效 c 发病率与死 亡率高 ③ 排除肺疫 a 已免疫 b 脾肿大 c 病程长 d 发病率高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疱疹病毒科,单纯疱疹病
毒属):又称“红鼻子”、“坏死性鼻炎”
① 常在舍饲奶牛群中发生,发病率20-30%、
病死率1-5%,犊牛死亡率较高。② 体温39.541℃,以鼻粘膜炎症为主,呼出气体有臭味。
③ 结膜炎及流泪;④ 胃及肠道卡他性炎症,
个别化脓性肺炎;⑤ 如无继发细菌感染一般预
物及呼出气体恶臭,病程10-14天。经对重症病牛放血、 剖解,可见肝肿大、胸腔积液;肺出血、呈不同程度的肝 变、切开后流出泡沫状血色浸出物;小肠粘膜出血,肠内 容物呈红褐色;胃及肠粘膜脱落。
调查: ① 同群一头怀孕牛流产; ② 育成牛与犊牛未见发病; ③ 采用磺胺、阿奇霉素、VC、VB1静脉注射, 体温略下降,流涎症状缓解但呼吸症状未减轻; ④ 发病前后气温突降。
进一步诊断:
① 取气囊、气管和肺表明结节中心病料涂片镜检,
观察霉菌分生孢子;
② 取相同病料进行真菌分离培养。
后良好,7-10后可康复。⑥ 可用ELISA检测抗
体或PCR诊断。
病例3 某种羊场共饲养萨福克种羊2000余只,2010年3月中旬, 1-3岁羊群中陆续出现咳喘,腹式呼吸,驱赶后症状加重,将 后驱抬高时从鼻腔中流出大量浆液性分泌物,先后发病20余
只,但仅有1只死亡,病程1个月以上,经剖解可见肺脏充血、
动物疫病病例分析
病例1:
某规模化猪场共饲养断奶仔猪与育肥猪1000余头,
2001年8月中旬其中一栋育肥猪陆续出现精神沉郁、食欲 废绝、卧地不起,经检查发病猪体温41.5-42℃、呈潴留 热、结膜高度充血、呼吸困难、先便秘后腹泻,四肢、 尾、耳尖、腹下紫红色斑块,一周内死亡17头,病程4-6
天,发病率60%,死亡率50%左右。剖解病死猪主要表
解析: 可疑疫病: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绵羊肺腺瘤病、绵羊 肺丝虫病 初步诊断:绵羊肺腺瘤病(“绵羊肺癌”、“驱赶
病”)
依据:① 呈慢性经过,病程长(2-5个月),死亡告 终(消瘦、衰竭); ② 驱赶后咳嗽加重; ③ 低头时从鼻孔流出大量鼻液;
④ 肺水肿,有肿瘤样结节,但无化脓性肝变、肉
变及实变特征。
出干酪样分泌物;气管与喉头粘膜表面附着干酪样黄绿色坏死性假膜,不
易剥离;气囊增厚,表面有黄豆大圆形、黄色干酪样结节,中央呈绿色;
肺出血,表面有米粒大黄色结节;个别病死鸡鸡法氏囊萎缩,内有陈旧性 出血斑;肝、脾、心脏及小肠、腺胃未见明显病变。多数病死鸡体况无异 常。
现场调查:
① 此批雏鸡为自配料,在其玉米粒中发现大量霉变颗
病例2
某规模化奶牛场,共饲养奶牛800头,2011年10月下 旬有一栋成年泌乳牛牛舍先后发病12头,表现精神极度沉 郁、食欲废绝、结膜红肿、咳嗽、喘气、流泡沫状或脓性 鼻液、流涎,运动时咳喘加剧,呼吸困难,张口伸颈,个 别病牛排出污红色带肠粘膜粪便。经检查体温39.5-41℃,
鼻粘膜潮红,个别鼻粘膜有一层灰白色坏死假膜,鼻分泌
依据:① 接触霉菌史;
② 有氧气的部位表面干酪样霉菌结节;
③ 雏鸡仍可采食,精神正常
Hale Waihona Puke 排除:① 慢性呼吸道病:本病死亡率很低; ② 高致病禽流感:体温不高,多数感染鸡精神沉 郁、厌食,鸡冠、腿出血,下痢、小肠、胰腺出 血,腺胃出血;
③ 鸡痘:a 气囊和肺表面常见痘疹病变;
b 缺乏霉菌病变;
c 无接触霉菌史
弓形体及链球菌病: ① 发生于育肥猪 ② 急性败血症、症状与剖解基本相似 ③ 均未免疫
④ 均有高温诱因
⑤ 磺胺有效
发病诱因:
① 鼠害:老鼠可携带弓形体,鼠类污染的饲料、 饮水经消化道感染。 ② 高温诱因,抵抗力下降。弓形体及链球菌可 健康带虫(菌)
进一步诊断: ① 剖解病死猪大脑有无出血变化; ② 调查猪群中有无关节肿大病例; ③ 取病死猪脾、淋巴结、肺组织涂片,瑞特氏
a 主要发生于育成牛及犊牛;b 有明显腹泻症状,发
病率高、有死亡;c 肺脏无明显肝变,很少出现胸腔 积液。 ④ 牛支原体肺炎(牛支原体):a 无明显的体温升高; b 无粘膜感染;c 发病率、精神、食欲变化不明显;d
主要感染犊牛及育成牛。
可初步诊断:牛副流行性感冒、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依据: 牛副流行性感冒------又称“运输热”(副粘病毒科,呼吸道
粒; ② 采用地面平养,鸡舍密度过大,通风不良,且在饮 水器周围垫料中发现大量有霉菌污染的结块; ③ 此批雏鸡在10天前发生法氏囊病,但很快控制。 ④ 未接种鸡痘疫苗,但产蛋鸡未见发病。
分析: ① 可能是何病? ② 影响发病的诱因? ③ 如何进一步诊断?
解析: 1.可疑病:鸡痘(粘膜型)、慢性呼吸道病、烟曲霉 菌感染、高致病禽流感 2.初诊:烟曲霉菌病
或吉姆萨染色镜检。观察细胞内外的弓形体速殖
体,呈月牙形或香蕉形,呈蓝色,中央(核)为 红色;或检查有无带荚膜呈2-5个排列的链球菌。
弓形体概述:
分类:真球虫目(order Eucoccidiorida),弓形体科、 属;
形态:速殖子----缓殖子----裂殖体----配子体
寄生:细胞内寄生形原虫,所有温血动物体内 致病:磷脂酶A、毒素
可排除: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① 本病传染快、发病率高、且病死率不低于20%;
② 病程不超1个月;
③ 听诊有胸膜摩擦音,很少流大量鼻液; ④ 剖解呈纤维素性、化脓性、坏死性肺炎;胸膜常粘连。 绵羊肺丝虫病:剖解气管及支气管有大量白色线状虫体。
进一步诊断: ① 肺病变组织支原体培养; ② 肺结节病理切片,观察细胞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