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岩浆岩

岩浆岩


第三节
一、 矿物成分:
岩浆岩的物质成分
矿物成分反映岩石的化学成分、成因、特征,也是岩浆岩的分 类依据。 常见造岩矿物有十几种,大多数岩石中以石英、长石分布最广。
(一)含量分类:
1 .主要矿物:> 10% ,划分大类依据,如花岗
岩中的石英、钾长石。 2 .次要矿物:< 10% ,确定种属,如花岗岩中 黑云母、角闪石等。 3.副矿物:<1% ,偶尔可达5%,磷灰石,锆石,
根据SiO2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 超基性岩( SiO2 <45%) 基性岩 ( SiO2 :45-52%) 中性岩( SiO2 :52-65%) 酸性岩( SiO2 :>65%) 而且各类岩浆岩中的氧化物含 量变化是有规律的。
三、岩浆岩的矿物共生组合规律以及化学成分的关系 (一)一般关系
(二)酸度
第二节
岩浆岩
岩浆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就是岩浆岩。 成分上不同于岩浆,主要是含挥发分极少或无, 可根 据活动方式(冷凝固结环境),将岩浆岩分为: 喷出岩: 熔岩,非晶质,结晶细。 火山碎屑岩。 侵入岩: 深成岩:结晶粗大。 浅成岩:结晶中 - 细。 次火山岩: 细 - 隐晶。 各类岩浆岩均占有一定空间位置,构成复杂的岩浆岩 体。为一定的历史时期,一定构造发展阶段的产物。应将 各类岩浆岩作为地质体来研究。
(一)结构要素 1 .结晶程度:岩石中矿物晶体与玻璃物质间的含量比。 全晶质结构:全部由晶体组成,结晶时间长,深成 岩。 半晶质结构:部分结晶,火山岩,次火山岩。
玻璃质结构:未结晶,火山岩(多为酸性),玻璃 常可派生出一些脱玻化的结构;
雏晶→霏细(长英质,有光性显示,但无晶形,模糊) →晶骸→球粒。 雏晶、霏细等结构也可通过岩浆快速冷却直接形成。
斜长石环带结构
(二)影响岩石结构的主要因素 1.冷却速度: 泰曼曲线三根线表示 ①晶体生长。 ②晶体中心形成。 ③总结晶能力。 a.区:冷却缓慢,过冷程度低,结 晶中心少,生长快,相当于深成岩, 全晶质,粗粒。 b 区:冷却略快,过冷略强,细晶, 浅成岩。 c 区:冷却较快,过冷程度高,喷 出岩或次火山岩,细晶,隐晶。 d 区:冷却快,过冷程度很高,喷 出,主要形成玻璃质。 先a后 c .d 区,深-喷出,半晶质, 斑状,似斑状,两个世代。
M=90~100 为超镁铁岩,在依暗色矿物种类进一步 细分,使用另一套图。
M<90 ,使用双三角图。 Q:石英。 A:碱性长石(正、微斜、条纹、歪,钠……)
P:斜长石(An;5~100),方柱石。
F:似长石(白榴石、霞石、方钠石……)
2. 计算相对含量。 使 Q+A+P=100 or :A+P+F=100 3.将换算结果投影: 举例:M=15% Q=20% P=30% A=35% (1)M=15% <90% (2)换算: Q=20/20+30+35 =24% P= =35% A= = 41% P’=35/35+41=46% 。 投影为第三区,b, (属二 长花岗岩) 闪正花
岩石中硅酸的量比, SiO2 的含量,据酸度可将岩浆岩 分为: 硅酸过饱和岩石:含石英(硅酸过饱和矿物),如花 岗岩、石英闪长岩; 硅酸饱和岩石: 不含石英,亦不含不饱和矿物,如 辉长岩,部分中性岩; 硅酸不饱和岩石:SiO2低,出现硅酸不饱和矿物(霞 石、白榴石、镁橄榄石等),如纯橄岩、碱性岩等。 (三)碱度
二、岩浆的成分和性质
(一)成分:
1 .硅酸盐物质,硅氧四面体的络阴离子团, (远程有序),偶见碳酸盐岩浆、氧化铁矿浆。 2.挥发分:(H2O , CO2 , CO , SO2 , HCl , H2S , N2……),含量少, 但在岩浆过程中意义很大。 在地下溶于岩浆,喷出地表,会急速逸出,形 成火山喷气。
第二篇
岩浆岩
第一章
第一节
一、岩浆的概念:




通过对火山的研究,人们认识到岩浆的存在。 岩浆:产生于上地幔和地球深处,含挥发分的高温粘 稠的主要成分为硅酸盐的熔融物质。 岩浆不等于熔岩,由于挥发组分的散失,形成熔岩时 其物质成分也不同于岩浆。 岩浆活动,岩浆作用:自岩浆的产生、上升到岩浆冷 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
( 2)反应结构: 早期矿物与残浆反应,不完全时,晶体 外围反应成新矿物。 反应边结构:早形成的矿物外围包围另一种新矿物,如 橄榄石外围形成辉石、角闪石。
反应边结构
环带结构:与反应边类似,但反应矿物与残余 者为同种矿物;如斜长石环带,中间为基性, 向外趋于酸性(正环带),反之为反环带。
角闪石环带
2.颗粒大小: (1)绝对大小:
显晶质:
粗 >5mm
中 细 微 5 ~ 1 mm 1~ 0.1 mm <0.1 mm
隐晶质:颗粒细小, 须在镜下观察,肉眼仅可定 性观察断口(瓷状),有时与玻璃无法区分。进一 步可分为显微隐晶质,(镜下也分不出晶形,但有 光性显示)和显微显晶质。
(2)相对大小: 等粒结构:(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相近。
4.相互关系: 矿物与矿物,或与其它物质的空间分布关系。 (1)交生结构,彼此嵌生。 文象结构:碱性长石与石英有规律连生,石英呈楔状、 棱角状嵌于长石中,象形文字,低共结,交代。 蠕虫结构:酸性斜长石中含细小蠕虫状石英,交代,固 溶体出溶,共结结晶。
条纹结构:钾长石、钠长石条纹状交生。一般钾长石 为主晶,钠长石为客晶。反之为反条纹。交代,固溶 体出溶 。 出 溶 条 纹 结 构 交 代 条 纹 结 构
二、侵入岩 — 橄榄岩类
橄榄岩色深(黑、暗绿、黄绿、绿),多蚀变,侵入岩 多与基性岩、碱性岩伴生。常产于岩体(床、基)底部,向 上过渡为基性岩。 (一)矿物成分: 1.橄榄石:镁橄榄石、贵橄榄石,自形粒状,浑圆溶蚀 状。易被蛇纹石、滑石、绿泥石等交代。可被包含(裹)于 辉石、角闪石中。 2 .辉石:多为斜方辉石(古铜、顽火、紫苏)和单斜 (普通、透)形成晚于橄榄石,可作为包含橄榄石之主晶, 也可作为反应边。 3.角闪石:原生褐色普通角闪石,形成更晚,可次变。 4.黑云母:富镁金云母。 此外还可有少量斜长石,副矿物:磁铁矿、铬铁矿、钛 铁矿、磁黄铁矿,自然铂、金、磷辉石、石榴石、尖晶石。
第六节
岩浆岩的分类和命名
一、岩浆岩的分类
(一)化学成分分类: 分类依据主要为: 1.SiO2 ,分为超基……酸性岩。 2.K2O+Na2O , 综合δ=(Na2O+K2O)2/SiO2-43 分为:钙碱性( <3.3 ), 碱性( 3.3~9 ), 过碱性( >9 )。
(二)矿物成分分类:地科联推荐方案,分类步骤如下; 1.据M(铁镁矿物,……)
连续不等粒结构:(同种)主要矿物颗粒大小 不等,粒度连续变化。
斑状、似斑状结构:颗粒大小分为截然的两类, 大者称为斑晶,小的为基质。中间一般无过渡的粒 度大小。 似斑状结构中基质为显晶质,而斑状结 构中基质一般为玻璃或隐晶质。
3.颗粒形状:
( 1 )外形;取决于矿物的结晶习性及结晶时的空间限 制:粒、柱、针、片、板、纤维状、放射状集合体。 镜下观察要注意其空间概念。 (2)自形程度: 自形晶:晶形发育完整,结晶时有空间,结晶能力强。 全由自形晶组成的结构称全自形粒状结构。 半自形晶:仅有部分完整晶面,部分则为不规则的轮 廓。由于晶体生长有先有后,或多种矿物同时生长,条 件不充分造成的。如果岩石全是由其组成即为半自形粒 状结构。 他形晶:所有晶面都不发育,一般多充填于其它晶隙 之间。结晶最晚,呈他形填隙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岩浆岩的构造:
指不同矿物集合体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其它组成部分 之间的排列充填空间方式。较为宏观。 主要的构造类型有: 1.块状构造:均匀分布。 2.斑杂构造:分布不均(矿物组分和结构)。 3.带状构造:断面上呈带状(层状)。 4.气孔、杏仁构造:喷出岩中发育,顶部,气体聚集, 未及逸出,岩浆冷凝后留下气体所占据的空间。气孔内 若充填有石英、方解石、绿泥石,则成为杏仁构造。 5.枕状构造:水下喷溢的基性熔岩,核部致密,边缘常 呈玻璃质,可含气孔。 6.流纹构造:拉长的颜色、条纹及气孔。流纹岩、英安 岩常见,可指示流动方向。 7.原生片麻构造:侵入体边缘,半凝岩浆受机械挤压。
2 .进一步细分(种属):矿物(次要)少前多后, 颜色、结构、构造有时也可参加命名。 3.次火山岩命名:可按浅成岩具斑状结构者; 斑岩:斑晶为石英,碱性长石,似长石。
玢岩:斑晶为斜长时,暗色矿物。
第二章
一、一般特征:


第一节 橄榄岩 - 苦橄岩类
1.化学成分: SiO2含量低,<45% (超基性岩),硅酸不饱和。 Al2O3(1~6%)、 CaO(3 ~ 8%)低 FeO+Fe2O3(10 ~ 20%)、 MgO(可达20 ~ 40%)高。 K2O+Na2O (<3.5% 多数<1%)低。 2.矿物成分: 铁镁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金云母)占绝对优势。 硅铝矿物一般不含(少量钙长石<10%),不含石英。 故可称超镁铁岩。 色率>70,色深。 密度大,分布不广,占岩浆岩分布面积0.4%。
岩石中碱质(Na2O , K2O)的量比,一般情况下受酸 度制约,但在某些情况下, 其含量可以很高,出现富含 碱质组分的矿物组合,碱性岩石系列。
第四节
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
岩浆岩的结构构造可反映的形成过程,从而是研究 其成因的重要依据。
一、岩浆岩结构:
包括岩石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矿物形状,组成 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四要素)。
榍石,一般不参加命名,但可指示成因及矿产,重
矿物,可指示沉积物来源。
(二)成因分类: 按形成阶段及形成条件可分为: 1 .岩浆矿物:岩浆冷凝过程中形成的原生矿物,可分为: ① 正岩浆矿物 ② 反应矿物 ③ 残余矿物 2 .岩浆期后矿物:岩浆主体冷凝成岩后,残余流体(气 液)影响下形成一些矿物,可交代岩浆矿物或充填于矿物空 隙中。可为气成的电气石、萤石、黄玉, 也可为自变质的 蛇纹石、钠长石、黝帘石、绿泥石等。 3 .成岩矿物:完全凝固成岩后,外界条件变化,原矿物 向稳定方向发展,β 石英→α 石英、透长石→正长石。 4 .它生矿物:同化混染过程中形成的,一般不易从岩浆 中结晶,如铁铝榴石、堇青石、红柱石等。 5.次生(表生)矿物:表生矿物, 长石 — 高岭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