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粒状镶嵌结构
• 矿物颗呈近等轴的粒状, 彼此以直线镶嵌接触。理 想的情况是,在三矿物接 触处界线平直,三个交角 均为120°。
部分熔融结构
是橄榄岩在源区经历过部 分熔融的证据,表现为单斜 辉石中出现无光性的深色物 质麻点或周边出现海绵边。 海绵边是由细小的辉石、橄 榄石和空腔组成的,是熔融 时发生的破裂所致。部分熔 融进一步发展,在岩石中可 形成熔融囊体。
蛇纹石
滑石
菱镁矿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2、金伯利岩
6 32.95 2.37 3.69 7 27.31 0.28 3.80 8 26.33 1.89 5.09
7.53 1.64 0.15 0.16 29.65 6.91 0.09 0.25 11.02 1.40 0.50 1.26 0.29
3.30
3.16
0.20
0.11 16.43 21.78 0.25
4 42.50 -
1.04 1.92 7.54 0.26 0.15 44.56 1.81 0.20 0.01 0.72 0.31 -
- 0.22
5 49.54 0.26 4.59 3.03 5.71 0.08 1.55 23.21 8.53 0.60 0.20 2.53 - 0.03 0.07 0.35
橄榄岩——苦橄岩类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一、 一般特征 化学成分:SiO2含量<45%,K2O和Na2O含量
极少(<1%),CaO和Al2O3含量也很少,富含FeO, MgO。
矿物成分:铁镁矿物含量>90%
铁镁矿物占绝对优势——Ol,Py,Am 长石——不含或很少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表1-7 超基性侵入岩的化学成分
2 40.32 0.88 3.65 8.01 4.47 - 0.03 26.41 7.01 0.50 0.03 7.42 0.71 - 0.81 0.04
3 39.09 -
0.79 7.11 2.20 0.30 0.05 36.71 0.32 0.25 0.03 11.97 1.19 0.05 0.42 0.10
橄榄石
蛇纹石
水镁石
例2:水化和硅化
3Mg2SiO4+SiO2+4H2O = 2Mg3Si2O5(OH)4
橄榄石
蛇纹石
例3:碳酸盐化——形成碳酸盐矿物
2Mg2SiO4+ 2H2O + CO2 = Mg3Si2O5(OH)4+ MgCO3
橄榄石
蛇纹石
菱镁矿
2Mg3Si2O5(OH)4+ 3CO2 = Mg3Si4O10(OH)2+ 3MgCO3 + 3H2O
90-75 10-25
75-40 25-60
40-10 60-90
10-0 90-100
岩石名称 纯橄岩 辉橄岩 橄榄岩 橄辉岩 辉石岩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1、橄榄岩 颜色:黑色、暗绿色、深色。 主要矿物:橄榄石、辉石(Ol+Py) 次要矿物:角闪石,基性斜长石、黑云母。 副矿物:磁铁矿、钛铁矿、尖晶石、铬铁矿等 结构:粗中粒镶嵌结构,包含结构、网状结构。 构造:块状构造、带状构造、流动构造等。 次生变化:透闪石化、蛇纹石化、石棉化、滑石菱镁矿化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纯橄榄岩
透闪石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透闪石化辉石橄榄岩
不等粒状辉石橄榄岩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蛇纹石化辉石橄榄岩 发育网环结构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蛇纹石化橄榄岩 发育网环结构
蛇纹石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超基性侵入岩中最常见的变化:蛇纹石化、透闪石 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等。
第六章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6.2 辉长岩——玄武岩类 6.3 闪长岩——安山岩类 6.4 正长岩——粗面岩类 6.5 花岗岩——流纹岩类
超镁铁质岩(Ultramafic rock):暗色矿物含量(色率) 大于90%的岩石, SiO2含量可以大于45%,主要矿物为 橄榄石和辉石,其次有角闪石、黑云母和斜长石,副矿物 有尖晶石、铬铁矿、石榴石、钛铁矿、磁铁矿和磷灰石。
0.12
4.96
0.77
0.19
16.6 4
பைடு நூலகம்
0.22
7.43 3.40 - 0.10 26.63 6.78 0.37 2.43 7.25 - 0.66 1.64 -
6.1 橄榄岩-苦橄岩类
二、 侵入岩的主要类型 深成侵入岩为橄榄岩类、辉石岩类、角闪岩类
、黑云母岩类。代表岩石为橄榄岩。
橄榄石 辉石
100-90 0-10
蛇纹石化:橄榄石和辉石被蛇纹石交代了。 原因:可能由于超基性岩浆期后热液引致的自变质作用,
或是其他的热液作用引起的它变质作用产生的。 交代作用的性质:水化、硅化、碳酸盐化。
次生变化的本质:由于H2O、CO2、SiO2等组分的加入,使得 原来新鲜的岩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矿物。
例1:水化
2Mg2SiO4+3H2O = Mg3Si2O5(OH)4+ Mg(OH)2
超基性岩(Ultrabasic rock):SiO2含量小于45%的岩 石,是一个常用的化学名称,其矿物组成以橄榄石为主。
超基性岩
超镁铁岩
镁铁质岩(Mafic rocks):暗色矿物含量(色率)40-90%, SiO2含量45%-53%,主要矿物为辉石和斜长石,其次有 角闪石、黑云母、橄榄石等,副矿物有钛铁矿、磁铁矿、 钒钛磁铁矿和磷灰石。
等。
海 绵 状 矿 石
• 在较大的矿物颗粒中 包含有许多较小的另 一种矿物颗粒,称为 包含结构或嵌晶结构。 在该结构中被包裹的 矿物结晶较早,而包 裹它的矿物结晶较晚, 可作为分析岩浆中矿 物结晶顺序的证据。
包含结构
原生粒状结构
• 粗粒(主要矿物粒 径>4mm),颗粒 之间呈曲线接触, 橄榄石中有少量的 扭折带。岩石中局 部地方发生了重结 晶作用,大的颗粒 发生了多角化,小 的颗粒重结晶具接 近相同的方位,在 受到重结晶的这部 分矿物集合体,矿 物颗粒具直线边缘, 具镶嵌结构。
SiO2 TiO2 Al2O3 Fe2O3 FeO NiO MnO MgO CaO Na2O K2O H2O+ H2O+ P2O5 CO2 Cr2O3
1 33.1 0.07 0.80 5.28 2.10 0.18 0.11 42.65 0.60 0.02 0.02 14.63 0.46 -
- 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