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王远【篇一:模电资料】术基础是高等院校电气、信息类(包括原自动化、电气类、电子类)专业知识平台重要核心课程,是学生在电子技术入门阶段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涉及模拟信号的产生、传输及处理等方面的内容,工程实践性很强。
课程任务是使学生获得适应信息时代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分析方法。
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电子电路计算机分析、设计能力。
课程学习完成能为学生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两方面的基础;其一是正确使用电子电路特别是集成电路的基础;其二是为将来进一步学习设计集成电路专用芯片打好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气电子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其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获得低频电子线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课程在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础上,重点要求掌握放大器的各种基本单元电路、放大器中的负反馈、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直流电源等低频电子线路电路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analog electronics二、学时与学分本课程学时:60 学时(课内) 本课程学分: 3.5 学分三、授课对象电类本科生、专科生四、先修课程电路理论、电路测试与实验技术五、教学目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子类等专业入门性质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
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应用电子技术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六、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数 2第二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数 4第三章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数18第四章场效应管放大电路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数 4第五章功率放大电路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数 4第六章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数 6第七章反馈放大电路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学时数8第八章信号的运算与处理电路主要内容基本要求【篇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标准】t>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院)课程教学标准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类型理论+实践授课对象三年制大专学生课程学分 4 总学时722009 年12 月《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标准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课时:72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汽车电子技术1.课程定位模拟电子技术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岗位能力课程,是培养生产一线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硬件能力的基本入门课程,是十分强调应用实践的工程性质的课程,对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要以《高等数学》和《电工技术》的学习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高频电路》、《电视原理》、《电气自动控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应用现代电子技术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电子技术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达到如下能力目标:1.具备电子技术应用的初级能力初级能力包括:(1)电子电路分析能力、测试能力,电路安装、调试、检修、制作能力,检索资料、看参数、查手册能力等。
(2)达到“四会”“四会”:“会看、会算、会选、会用”2.具备一定的电子产品设计和开发创新能力能应用所学知识以及新技术、新器件,结合电路cad 软件,设计开发电子产品。
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 4.1 教材选用建议本课程是电子类专业开设的一门基本课程,教材繁多,建议选用优秀的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优先选用按照项目式教学组编的教材。
参考教材:(1)黄军辉等主编的《电子技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1 世纪高职高专电子技术规划教材。
(2)王远主编的《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3)江晓安、董秀峰编著的《模拟电子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4.2 教学评价建议本课程教学评价建议采用过程性评价(占30%)与结果性评价(占70%)相结合。
过程性评价建议包括学生平时课堂表现、作业(含实训报告)完成情况、考勤情况、单元测试成绩等。
结果性评价由期末考核评定,可采用笔试方式,全面考核本课程所学知识与技能。
4.3 教学建议(1)建议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利用图形、图像、动画和ewb 仿真软件,使教学内容直观形象。
(2)对于难度较大的内容,建议采取化大为小,化繁为易,各个击破的方法。
(3)建议加强对器件外特性的认识而淡化对其内部物理机理的分析。
(4)为了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建议采用讨论课、练习课、提问课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5)建议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强调理论学习,更重视实践作用。
通过为学生提供课外实践的场所并给予一定的指导,使他们掌握常用元器件的使用方法、电路原理图和pcb 的设计以及对常用原理图的仿真分析等,从而加深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篇三:811 电子技术】s=txt>1. 考试内容电子技术考试内容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两部分。
2. 考试要求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1)理解普通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特性和主要参数。
(2)理解双极型晶体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特性和主要参数;理解双极型晶体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参数的分析方法。
(3)理解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其特性和主要参数;理解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参数分析方法。
(4)了解直接耦合、阻容耦合、变压器耦合和光电耦合的特点;掌握多级放大电路静态及动态参数的分析方法;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差分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参数的分析方法。
(5)了解典型集成运放的特点,掌握其电压传输特性和主要参数。
(6)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类型及特点;掌握功率放大电路主要参数的分析计算方法。
(7)掌握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有关概念;掌握单管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理解多级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分析方法。
(8)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及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根据需要在放大电路中引入反馈的方法。
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中的自激振荡及其消除方法。
(9)掌握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的分析方法;掌握模拟乘法器在运算电路中的应用;了解典型有源滤波电路的组成,掌握其特点。
(10)掌握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了解lc正弦波振荡电路和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掌握lc振荡电路能否振荡的分析方法;掌握电压比较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参数分析方法;掌握非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和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
(11)掌握单相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了解典型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掌握线性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掌握线性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了解开关式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1)了解数字信号的基本特点、表示方法,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功能及其应用。
(2)掌握常用的二-十进制编码;掌握逻辑代数中的基本定律和定理;掌握逻辑函数常用的描述方法及其相互转换;掌握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3)了解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和mos管的开关特性;了解ttl、cmos门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典型ttl、cmos门电路的逻辑功能、电气特性、主要参数和使用方法。
(4)掌握组合电路的特点、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掌握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数据选择器和数值比较器等常用组合电路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了解组合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及其消除方法。
(5)掌握触发器逻辑功能的描述方法;掌握基本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及动态特性;了解典型时钟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特点;理解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相互转换。
(6)掌握时序电路的特点、描述方法和分析方法;掌握计数器、寄存器、顺序脉冲发生器、序列发生器等常用时序电路的工作原理、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
(7)了解脉冲信号参数的定义;理解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参数的分析方法及应用;掌握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