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夏立新班级:土木1006 学号:1208101625高速铁路的发展与展望夏立新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摘要:2013年10月,中泰两国政府签署协议,明确中国将帮助泰国建设高铁,泰国则以大米等农产品抵偿部分投资,这一合作方式被形象地称为“大米换高铁”。
这是中国继723事故以来,高铁走出国门的重要一步,也意味着中国高铁即将迎来有一个春天。
本文主要讲述中国高铁历年的发展与改革,同时为高铁规划一副蓝图。
关键词:高速铁路;发展;优越性1.中国高铁的现状高速铁路的定义是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
在世界上首先以法律条文明确高速铁路定义的是日本,1970年5月,日本在第71号法律《全国新干线铁路整备法》中规定:“列车在主要区间以200㎞/h以上速度运行的干线铁道称为高速铁路”。
也有一些其它区分,如将最高时速160公里划归为高速铁路,但在众多进入高速铁路时代的各国高速列车,一般最高时速均200公里以上,因此人们又往往习惯于把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干线铁道称作高速铁路。
2008年8月,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铁路开通。
时至今日,中国的高铁总里程已突破1万公里,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45%,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我国铁路系统瞄准世界铁路先进水平,运用后发优势,博采众家之长,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用短短几年时间,推动我国高速铁路技术走在世界最前列。
201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358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2011年高铁预计将建成通车4,715公里,合计13,000公里以上。
新线合计7,901公里,共计98,901公里。
现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引领着世界高铁发展的新潮流。
2.发展高速铁路的优越性高速铁路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在如今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的产业发展面临着转型阶段。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第一和第二产业,尤其来源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不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
在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全球化的冲击,面临种种危机,高速铁路作为一种可以带动第三产业如旅游业发展的工具,有利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更给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大支强心剂。
另一方面,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对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速铁路恰好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行要求也逐渐提高,人们希望走得更远、更快、更舒适,而交通工具和公共交通系统的滞后与此形成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基于我国复杂的地形和广袤的国土,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作为能够贯穿整个中国大陆的经济而高效的交通工具,既满足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又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的交往,有利于民族团结。
另外,在我国发展高速铁路也具有相当的优越性。
首先,我国的客流特点适宜发展高速铁路。
我国的客流特点为量大、集中、行程长,这集中体现在每年春运期间农民工和学生返乡人流以及异地探亲人流等造成的交通拥挤一票难求的状况。
发展高速铁路,将对这一现状有所改善,能缓解我国主要线路如京广线、京沪线、武广线等的运输压力,也使交通环境更为舒适。
其次,铁路客货分线也为发展高速铁路创造了条件。
因此,在我国发展高速铁路是从国情出发最现实的选择;是发展交通运输,优化和提升交通运输结构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交通运输领域贯彻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
综上所述,高铁的优势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点:(1)运送速度快。
高速铁路最高运营速度已超过300㎞/h,旅行速度超过200/h。
(2)安全性好。
高速铁路投入运营几十年来很少有伤亡事故发生。
(3)运行准确性高。
高速铁路与汽车和飞机不同,它严格按照列车运行时刻表运行,不因天气等原因而延误。
(4)能源消耗低。
(5)占地少。
高速铁路的占地只有高速公路的1/3。
(6)环境污染轻。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消除了CO等所造成的污染。
(7)运价低。
高速铁路单位运程客票票价比汽车、飞机的费用都低。
(8)投资省。
(9)效益高。
3.告诉铁路发挥的作用3.1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
高速铁路对于保证城镇人口的大量流动,实现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相邻城市的“同城”效应,具有重要作用。
高速铁路还有利于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
可以大大缩短各区域间和城乡间的时空距离,我国东西间、南北间将不再遥远,中部地区也必定更加通达。
同时,也将促进区域间、城乡间劳动力尤其是人才、信息等要素的快速流动,带动相关产业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的转移,增强农村的“造血”功能。
高速铁路不仅是高新技术的集成,而且产业链很长,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高速铁路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会像青藏铁路那样,带来旅游业的大发展,对于提高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产生重要作用。
高速铁路网建成之后,我国铁路繁忙干线可以实现客货分线运输,把既有线的能力腾出来,发展货物运输,极大地释放既有线货运能力,能够为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充足的货运保障。
3.2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节能减排是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发展高速铁路,可以节省大量土地。
我国高速铁路大量采用“以桥代路”,不仅大大提高了线路基础稳固程度,有效减少了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切割,更重要的是节省了大量土地。
高速铁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首选交通工具。
中国的“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全部采用再生制动,节约了大量能源尤其是宝贵的石油资源。
高速铁路车站均设计了超大面积的玻璃穹顶,在各层地面还做了透光处理,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
有的车站采用了热电冷三联供和污水源热泵技术,可以实现能源的梯级利用。
有的车站采用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充分利用了太阳能,大量减少碳排放。
在高速铁路的设计建设过程中,我们同步实施了桥下植被绿化、边坡绿色防护等措施,既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又绿化美化了沿线环境。
对高速铁路沿线桥梁、站房、雨棚、站区等建筑进行“景观设计”,力求与既有建筑和谐相融。
安装了声屏障,有效降低了噪音污染。
高速列车全部安装了真空式集便装置,实现了污物、污水集中收集和垃圾零排放。
3.3推动了铁路交通在全球的新一轮复兴。
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
铁路自诞生以来,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社会进步和文明进程。
曾几何时,由于忽视了普遍提高行车速度,铁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甚至消失。
速度慢成了阻碍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铁路一度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
高速铁路出现以后,特别是中国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使世界铁路找到了突破口,焕发了青春,出现了新的生机,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
从世界交通运输发展趋势看,铁路正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4.高速铁路的发展前景未来几年,中国高铁建设将进入全面收获期。
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网将初具规模。
邻近省会城市将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省会与周边城市形成半小时至 1小时交通圈。
北京到全国绝大部分省会城市将形成 8小时以内交通圈。
到2015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以上。
其中,新建高速铁路将达到1.6 万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铁路和既有线提速线路,我国铁路快速客运网将达到万公里以上,连接所有省会城市和50 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全国90%以上人口,“人便其行、货畅其流”的目标将成为现实。
高速铁路的发展在面向21世纪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将产生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从2010年起至2040年,用30年的时间,将全国主要省市区连接起来,形成国家网络大框架。
考虑现实,线路东密西疏;照顾西部,站点东疏西密。
所有高铁线路的规划和建设,全部由中央政府集中组织实施,建成后的营运,交中国高铁公司集中管理。
本方案除京广和京沪线外,所有线路建设应采用磁浮悬技术方案。
主要建成五纵六横七连线,即哈沪线、京港线、集昆线、西湛线、沈兰线、青银线、盐西线、沪蓉线、沪昆线、沪南线、杭广线。
5.小结中国高铁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从顺利到走向胜利、从创新到走向成熟的更加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支撑。
中国总理借用访问泰国之机,大力推销中国高铁技术,不仅是向泰国、甚至向世界各国展示中国高速铁路技术的成熟,更关键是中国铁路建设者所带来的正能量,为中国高铁技术领跑世界铁路带来了新的活力。
中国高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是势不可挡的。
目前,中国成为世界上拥有高铁里程最长的国家,中国铁路部门在修建高铁方面已经积累了最丰富、最宝贵的工作经验,也是高铁建设史上一笔财富,中国高铁已经拥有中国的信誉、资金、技术、厂家、劳工等等。
中国高铁积累了先进的高铁建设能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中国显示出积极的合作态度。
中国高铁即将迎来第二春。
参考文献:[1]何邦模.高速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J].世界轨道交通,2004(8):60-61.[2]艾昕.高铁,离地面零英尺的“飞机”?--高铁:世界铁路发展的共同趋势[J].工业设计,2011(4):12-17.[3]刘泽君.浅论高速铁路与可持续发展[J].魅力中国,2010(30):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