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焚烧秸秆,危害多多。
有数据表明,焚烧秸秆时,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污染指数达到高峰值,既严重污染空气,又危害人体健康。
同时,秸秆焚烧极易引燃周围的易燃物,危害生命财产安全。
2007年5月新仓镇杉青港村就曾发生过一起焚烧秸秆而引火烧身的惨痛事件。
此外,焚烧秸秆形成的烟雾造成能见度下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焚烧秸秆也使地面温度急剧升高,直接烧死、烫死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破坏土壤结构,造成农田质量下降。
焚烧后所形成的滚滚烟雾、片片焦土,也极大地破坏了城乡形象。
秸秆综合利用的意义
搞好秸秆综合利用,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意义。
从经济方面看,通过机械还田、保护性耕作、堆沤还田等形式利用秸秆,能够有效地改良土壤,提高地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有利于发展绿色农业;通过青贮、微贮和压块加工,把秸秆转化为优质饲料,有利于促进畜牧业发展;通过发展食用菌转化秸秆,有利于促进农民增收;通过沼气和汽化转化秸秆,有利于推进农村新能源建设。
从社会方面看,充分利用秸秆资源,抑制秸秆焚烧,可以有效控制污染,优化环境,保障社会经济生活的有序进行。
从政治方面看,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特别能够促使空气清新,航运和道路畅通,保持社会协调、稳定发展。
以农业废弃物、林业废弃物、城市有机废弃物为原料,生产出可做燃料用的生物质颗粒—秸秆煤化燃料。
这种煤化燃料既可作为一般燃料,也可取代煤炭、燃油用于各类燃烧设备,甚至可以用来发电。
这不仅消除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农业废弃物的污染,实现农业废弃物的肥料化利用,生产有机肥料可以补充土壤养分,提高土壤中营养元素的有效性,并有助于改善土壤质地。
还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有效利用农林废弃物和乡镇生活废弃物,发展农村秸秆煤化燃料等能源工程和生态农业模式,可有效地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减轻对森林资源的破坏,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
依法支持生物质能源在农村利用
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
特别要注重农作物秸秆和林业剩余物等资源,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
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加工发电、汽化和农村沼气,通过这些来解决农村的部分能源问题。
可再生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
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
等。
生物质能包括农作物秸秆、林业剩余物、油料植物、能源作物、生活垃圾和其他有机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