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案例案例1审计人员李宏审查某电扇厂2008年应收帐款帐户时,发现有两个明细帐户有异常情况。
其中(1)市宏达商场明细帐,2008年12月31日借方余额80000元,本年无发生额。
经查,此款是2006年宏达商场向该电扇厂购电扇发生的货款。
(2)市水泥厂明细帐,1999年12月31日贷方余额75000元,本年无发生额。
经查,2007年12月31日仍为贷方余额75000元。
讨论方案:(1)宏达商场明细帐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意见。
(2)市水泥厂明细帐中可能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进一步审查此款的真实性?(3)市水泥厂明细帐中如果存在舞弊,如何审查并进行帐项调整?案例2注册会计师王成在审查某企业的应收帐款帐户时发现:(1)有一笔会计分录为借:应收帐款65000贷:应付工资65000(2)该年12月31日销售产品3000台,以应收帐款600,000元入帐。
经查,当日仓库中没有这么多产品。
(3)12月20日565号转帐凭证的会计分录为:借:应收帐款——A公司800,000贷:产品销售收入800,000转帐凭证下未付原始单据。
问题:(1)该企业可能存在什么问题?(2)王成应如何审查上述帐项?案例3审计人员对某企业的应收帐款进行审计,该企业应收帐款帐户有100户,除有10户应收帐款每户超过10万元以上外,其余90户都在5万元左右。
审计人员首先对应收帐款内部控制进行调查、研究和评价,发现各控制点均有良好的控制。
问题:1.请确定函证的范围和对象,并说明理由2.起草一份肯定式询证函3.假定回函全部收到,但复函中有六户提出如下意见:(1)无法复核(2)所欠余额20000元已于当年12月25日支付(3)大体一致(4)经查,12月30日第456号发票(金额为25000元)系目的地交货,本公司收货日期是此年1月5日,因此询证函所称12月30日欠款之事与事实不符(5)本公司曾于10月份预付款7500元,足以抵付对帐单所列两张发票的金额5000元(6)所购货物从未收到针对上述意见,审计人员应作何种处理?案例4某企业于春节前给职工代购肉,鱼,蔬菜和果品等,货款及运杂费全部由企业垫付。
年货分发完毕后,无人负责向职工收款,上述垫付款长期挂账。
年终决算时,财会部门请示企业领导,职工欠的食品款,是向职工收取还是作坏账损失处理。
经领导研究认为,因职工拖欠的时间太工长,人员又有变动,分发食品的记录也已丢失,不好收取,决定作坏账损失处理。
财会部门根据领导指示,将为职工代购食品垫付款项,以无法收回为由作为坏账损失,进行了转账处进。
会计分录如下:借:管理费用—坏账损失贷:其他应收款讨论方案:(1)审计人员怎样分析上述业务。
(2)审计人员怎样审查上述业务。
案例5某企业由于产品适销对路,企业效益较好,企业领导人为了做到稳中有增,人为地控制利润增长幅度,便授意财会部门将200万元的销售收入不予入账,长期作未达账项处理;将1400万元的销售收入挂在往来帐,长期作预收款处理,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14000000贷:预收账款14000000讨论方案:(1)审计人员怎样分析上述业务。
(2)审计人员怎样审查上述业务。
(提示:应区分收入业务是当年发生的还是以前年度发生的,分别进行处理。
)案例6注册会计师在审查某年的应收账款时,发现12月份的记账凭证中,有如下一张记账凭证:借:管理费用3000贷:应收账款——**公司3000该记账凭证下附一张王会计写的应收账款注销报告,会计科长钱**签的字。
此外,还有10,8,6,4,2各月中发现有类似的会计分录。
讨论方案:(1)审计人员怎样分析上述业务。
(2)审计人员怎样审查上述业务。
案例7大正公司于2008年12月1日委托中正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08年度的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注册会计师张浩任该项目的负责人,决定在决算日前实施某些审计程序,包括对截至2008年11月30日的应收账款进行函证。
复函中有6户顾客提出了以下意见:(1)本公司资料处理系统无法复核贵公司的对账单。
(2)所欠余额20000元于2008年11月10日付讫。
(3)大体一致。
(4)经查贵公司11月30日的第2545号发票(金额为25000元)系目的地交货,本公司收货日期为12月7日,因此询证函所称11月30日欠贵公司账款之事与事实不符。
(5)本公司曾于10月份预付货款7500元,足以抵付对账单中所列两张发票的金额5000元。
(6)所购货物从未收到。
注册会计师针对顾客复函中提出的意见,应当采取何种步骤进行处理?案例81998年11月2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了对成都红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光实业”)管理部门、负责该公司上市前审计及盈利预测审核的蜀都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所、证券承销商、以及相关的其他信息中介机构和有关执业人员进行的行政处罚决定。
以惩罚他们在该公司上市过程中颁布虚假会计信息所犯的错误。
红光实业公司在上市过程中,没有在其财务报表中披露真实的财务信息。
在上市前三年中,红光实业已实现巨额亏损。
如1996年实际亏损金额为1亿多元,1997年上半年亏损6 500万元。
即使在上市后的1997年,全年实际亏损为2.2亿元,而不是其报表上披露的1.9亿元。
但是,为了能得到上市资格,红光实业在股票发行上市的申报材料中,采取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和违规账务处理等手段,将1996年实际亏损1亿多元,虚报为盈利5 400万元。
从已揭露的违规账务处理来看,红光实业主要采取了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的方法来掩盖虚盈实亏的真相。
对于这种在企业界已沿用近70年的假账手法,审计界早已有所防备。
远在1938年,美国的罗宾逊药材公司就是通过虚构销售收入、虚构应收账款以及虚构存货而成为美国证券界轰动一时诈骗案。
为此,当美国在1947年创建公认审计准则时,首当其冲的就是必须对应收账款进行询证,必须对存货进行盘点。
否则的话,就不能对财务报表发表无保留意见。
因为,这两种审计程序是揭露虚构销售收入及虚假存货的最有效的方法。
而且,这两种程序亦成为世界各国审计界最为重视的方法之二。
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也将这两种审计程序列为检查报表的法定方法。
如果会计师事务所在审核上市公司前3年的财务报表时,运用了这两个程序的话,就不可能出现虚构销售收入、存货以及应收账款的现象。
至少,不应当出现如此巨额的虚假利润。
由此可见,注册会计师在审核前3年的财务报表时,在程序上存在过失,以至于没有发现重大差错,不能给报表使用者提供一个合理保证。
对此,注册会计师是难辞其咎的。
其次,在从盈利预测数据与1997年年度报告数据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导致盈利预测与实际完成业绩产生重大差异的主要项目是“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成本”。
原先预计主营业务收入为59 326万元,但实际完成额为27 066万元,实际完成额仅为预计额的45.62%。
与此同时,营业成本却并未按比例的下降,实际发生额与预计额基本持平(实际发生额为36 476万元,预计额为39 184万元)。
也就是说,收入与预计数相比减少了一半多,而成本却并没有减少,这样的话,主营业务利润自然与预计数产生很大的差异,进而导致“净利润”预计数7 055万元与实际完成数一19840万元的重大出入。
对于近2亿元的亏损,“红光实业”在事后的解释是存在两方面主要原因。
其-,行业内的激烈竞争使公司处于非常不利的位置。
由于近几年电视机大幅度降价,作为整机的基础元器件生产厂也遭受了巨大冲击,公司主导产品售价大幅下跌,1997年同1996年相比,44cm的黑白显像管售价下跌51%,彩管玻壳售价下跌33%,跌价损失巨大。
其二,公司产品成本却在加大。
公司彩管玻壳屏炉和锥炉于1990年12月底点火投产,原设计寿命为5年,到1995年12月底满期,满期后,公司对炉子进行了“热修”并获得成功(所谓“热修”,就是边生产,边检修;与之对应的是“冷修”,即停产检修),公司由此相信自己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和经验,通过不断热修保证炉子维持正常生产状态并再安全持续地运转几年,故没有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1997年度中期报告中予以披露。
但到了1997年8月以后,热修已不能解决问题,炉子严重老化,产出大量废品,使产品合格率降低。
生产成本猛增,到1998年2月,炉子全面停火。
综合“红光实业”以上这些风险因素,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许多因素会对“红光实业”的生产经营业绩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原材料价格将上涨;行业竞争激烈,预计产品售价下调,将会有跌价损失;对公司产品的主要客户依赖性过大;主要生产设备超龄使用等。
种种迹象都表明,1997年“红光实业”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但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以及证券承销商等在对“红光实业”前3年财务报麦及1997年盈利预测进行审核时,并未保持应有从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走势可以发现,从1994年~1996年,“红光实业”的经营业绩是在下降的,而在1997年将面临如此多不利因素的前提下,盈利预测中“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预计值却都是上升的。
可见,注册会计师在审核盈利预测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执行业务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贯彻谨慎性原则,致使盈利预测严重失真,给投资者造成了实际损失。
因此,注册会计师对于盈利预测严重失真应该承担责任。
案例1解答:(1)宏达商场货款可能存在的问题有:货款因质量纠纷导致商场全部拒付;货款纯属虚构;可能是记帐错误,应向其他单位收取;可能货款已收回,未及时销帐。
李宏应发询证函,或亲自去宏达商场了解情况。
如果是质量纠纷,应组织双方协商解决;如果是记帐错误,应予以更正,未销帐的也应立即销帐;如果是虚构的货款,应提请被审单位调整有关帐目,提请管理当局予以足够的关注,并严肃处理有关人员。
(2)市水泥厂的货款可能是2007年(或之前)预收的货款,考虑到电扇的性质,一般不可能预收货款一年后仍不发货。
李宏应深入成品仓库审查发售产品的情况,并查阅有关产成品明细帐、产品销售收入明细帐、产品销售成本明细帐等,看是否有货物已发出,未入销售收入帐的情况。
如果存在上述情况,应提请被审计单位调整增加销售收入,计算并补缴增值税和所得税,并进行相应的帐项调整。
案例2解答:(1)该笔分录中贷方科目为“应付工资”,不符合会计制度规定,有可能是企业利用这笔销货款作为奖金发放给职工。
王成应进一步审查产成品明细帐、产品销售收入明细帐,确认该项销售收入的真实性;审查应付工资明细帐,现金明细帐,确认该笔货款发放的真实性;还可询问有关人员、职工等。
(2)仓库中没有这么多产成品,有可能是虚构销售收入。
王成应进一步审查产成品明细帐、应收帐款明细帐、产品销售收入明细帐等,还应检查下年初是否有退货业务,核对退货的入库凭证和退给对方货款取得的收据,以查明问题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