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与反思

三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与反思

第一课身边信息多又多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明白生活、学习中充满着信息,从而领悟信息的含义;2、检索和整理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与同学交流,从别人那里获得"新信息3、按"流程"归纳一下"一日学习与生活",感知信息的影响;过程与方法:通过事例明白信息在生活、学习中的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信息的兴趣,增强求知欲。

教学难点:明白信息的存在,感知信息的作用,领悟信息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检索自己头脑中已有的信息1、观看书上的图片,说说你所接受到的信息有哪些。

在学习中接受的信息;在看电视时接受的信息;在家里家长介绍的信息;放学经过的商业街充满信息;马路上的红绿灯信息;天气信息等等。

二、信息的影响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P1,2的图示,整理一下身边的信息。

2、班内交流、举例说明几条信息,并说明处理方法。

三、信息的重要作用1、生想象和猜测图中的孩子获得了什么具体信息。

2、师归纳总结:信息的定义和种类。

(图形,图符,符号等等)四、信息的感知1、看图P3说出自己得到的信息。

2、师小结,表扬,鼓励多种见解。

五、试一试师生交流,完成p4。

六、课后作业1、从10条不同的渠道收集10条信息,然后用画图地方法将它们分类。

2、看看自己能不能为身边的人(家人,朋友)传播几条信息。

第二课看看电脑是什么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的组成和各部分作用。

2、掌握正确的开关机顺序。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物与讲解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发展探究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计算机的组成、各部分的作用及开机、关机的正确操作。

难点:正确理解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都见过电脑,可是你了解电脑的每一个部分吗?这不,小博士和爸爸一大早就来到电脑城,买了一台电脑回家。

电脑来到新家,兴奋得晚上都睡不着觉了。

他们举行了晚会,还邀请小博士一起参加,其实呀,是想考考小博士对它们了解多少。

大家想不想去看一看?这节课,我们就和小博士一道去参加电脑的晚会,了解信息技术的好帮手——电脑吧!二、分组活动,合作学习1、你能叫出电脑这些部分的名称吗?2、小组内进行交流:比一比,哪些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

3、小游戏:“盲人摸象”。

三、自主探究,展示交流。

1、电脑里得各部分谁得本领最大?请你们也来参加它们的讨论,看看你能不能说服大家。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由分组选择自己要扮演的角色: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裁判。

2、分组活动:学习自己代言的那部分的作用。

3、展示交流:小小辩论赛。

4、小结:将结论写下来四、操作实践,巩固练习独立操作:(1)情感共鸣:了解了电脑,知道它是我们的好朋友,那么在使用它时就应该注意不要伤害了它,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

(2)完成填空(3)完成开关机操作教学后记: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觉得要彻底教会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由于社会日新月异的进步,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可以说,将来学生如果不懂得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帮助自己的学习和生活,那他就是新时代的文盲。

但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这就给老师提出了一个难题。

翻开小学信息技术的课本乍一看都是很简单的内容,一本书看下来也没多少内容。

刚开始恨不得几节课就能上完了。

在教学过程中才发现原来不是我想的那样。

例如我觉得很简单,甚至是常识的问题。

学生们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情,纯粹按照书本的内容教学,发现越来越困难。

课程总是要教下去,学生也要能够学到东西。

那该怎么办?经过一些时间边上课边摸索,我总结出了条经验:学生都是很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

学生都有很高涨的学习热情,我们无论如何都要不让他们失望,但是教师只要讲到具体的操作电脑的方法让他们学习比较枯燥的知识的时候往往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等。

学生的基础不一样。

有些同学家里有电脑,平时对电脑很了解,操作也比较熟练,这样的同学无论听课或者操作都很认真,学习效果也比较好。

基础差点的上课不想听,并且操作的时候动作僵硬。

课堂不是某一个老师个人的,而是学生的,他们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

教师则是引导他们向正确方向思考的主体。

第三课电脑能够做什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电脑有哪些功能,了解电脑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同学们观察生活的习惯。

3、激发同学们自觉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电脑的各种功能。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信息技术的概念,同时也知道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是信息技术里面很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计算机到底有哪些功能。

二、电脑功能的介绍师:计算机又称为电脑。

它的本领可大了。

现在我们来分组讨论,大家来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们所了解的电脑都有哪些功能。

学生以四人为单位,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讨论的结果,老师以板书形式呈现,加以补充和介绍:功能1:存放资料电脑存储设备可以存放大量的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料。

其实电脑的存储容量是很大的。

一张普通光盘可以存放3亿多个汉字。

但视频文件相对于文字来说,会占用更多的空间。

功能2:画漂亮的图用电脑画图可以随意地改变颜色,改变形状。

我们通过电脑可以很方便,快速地画出完美的圆形,能够用复制的方式,快速地画出草地等等。

功能3:听音乐、看电影或动画电脑在我们娱乐中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且现在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接在网络上观看世界各地的电视、电影作品,不需要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还可以通过电脑看电视台的节目。

功能4:上网校、看新闻、收发电子邮件等现在许多学校都通过网络开设了网校,学生通过邮件、QQ、论坛等通讯工具与在异地的老师交流,布置作业和交作业。

网络上的新闻的发布也比电视、报纸都来得快得多。

往往一些重大事件都是最早在网络上分布的。

功能5:制作电脑课件课件分成两种,一种是提供给老师使用,便于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进行教学,也有助于同学们更形象地了解课文内容。

另一种是提供给同学们使用的,这种课件通常用于同学们的自学。

功能6:电脑翻译电脑能够快速地翻译英文单词或句子。

不仅能够进行中英互译,还有许多其他国家的语言,比如:日语、法语、韩语等,现在都可是在网络上找到翻译的工具软件。

功能7:制作数字电影大家特别熟悉的一些动画人物,其实都是通过电脑设计完成的。

而且电脑也在电影制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像一些比较危险的高难度的动作场面,就可以用电脑来制作。

三、练习完成课本第16页的“快乐做”。

教学反思: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时,大家都怀有一种畏惧又好奇的心理,很想知道计算机可以用来干什么,更想切身体会一下操作计算机的乐趣。

学生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的动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

我抓住这一契机先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你见过计算机吗?”、“计算机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己见。

接着我再利用教学演示光盘,向学生展示了一个色彩缤纷的电脑世界,通过观看,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画图、制作动画、编辑声音等工作,它的作用真大”的想法。

这时学生学习兴趣倍增,教学气氛活跃,从而顺利进入了新课的学习。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先读一些少年电脑报上的科幻文章吸引他们,再讲计算机的神奇功能,吸引学生。

接下来就开始讲计算机的组成了。

首先提问:人是怎样处理问题的?然后在黑板上写“2 + 3 =”这道题,你是通过什么知道的呢?我又读"2加3等于几?",你又是怎样知道的呢?告诉学生:1.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将信息输入给大脑;2.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3.通过手写出答案或用口回答。

同样计算机也是这样工作的。

这时马上有学生举手问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是什么呢?我告诉学生:计算机是由五个部分组成的,用键盘和鼠标把信息输到计算机内,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

大脑就是记忆运算部件,也就是我们看见的那个形状象箱子一样的东西,它叫主机。

最后的运算结果就通过显示器(形状象电视机)和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

经过这么一讲,学生明白了,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

接着讲: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CPU。

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简单明了,学生一听就懂,很快都学会了。

第四课桌面图标点开看知识目标:1、认识windows系统桌面。

2、认识各图标的作用。

能力目标:1、能根据自己的喜好个性化自己的桌面背景。

2、打造个性化的个人桌面。

情感目标:1、感受电脑功能的强大。

2、从中受到美的情感体验,彰显学生个性。

教学重点:桌面组成的认识。

教学难点:打造个性化的个人桌面。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

电脑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为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我们要不断地深入了解学习电脑知识,使它能更好地为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服务。

今天我们来认识电脑桌面。

二、新授1、老师出示ppt课件。

让学生认识电脑桌面。

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电脑桌面吗?生:学生观察后回答,※抽学生回答,给学生进行评价后并给出正确的回答。

(Windows 操作系统启动后首先呈现在屏幕上的画面称为“桌面”。

)2、认识电脑桌面的各部分师:请同学们在电脑桌面上找一下有哪些东西,由哪几部份组成的?生:学生观察后回答,(背景、图标、任务栏)※抽学生回答,并做出评价。

让学生找一下相应的位置。

3、认识背景背景好比桌面的桌布,并展示几个桌面背景让学生进行感知。

师:这几个桌面漂亮吗?想不想也打造出自己个性化的桌面?下面老师就教大家来做,先看老师是怎么做的,然后再请同学们自己做一次,看谁做得最漂亮。

师:出示PPT说明方法。

再进行演示一次。

生:学生观察后也试着做一次,老师把做得好的作品给大家展示,正确引导学生审美。

4、认识桌面图标师:摆放在桌面上的各种各样的工具,是系统设置和程序的标志和启动按钮。

是系统文件、设备或系统工具的名片或入门卡,唯一的代表了对应的资源。

系统默认状态自动显示的图标:“我的文档”、“我的电脑”、“网上邻居”、“回收站”、“IE”并讲解其作用。

5、认识任务栏师:桌面上最下面的那一长条,它由开始按钮、快速启动区、应用控制区和状态控制区四部分组成。

生:对每一个按钮进行操作一次。

了解其功能。

※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指导。

三、本课小结教师:刚才我们讲到的方法,也还有很多我们还没有学到的东西,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慢慢地学习,只要大家留心去学习,你会和计算机成为好朋友的。

教学反思:1、学生对感兴趣的事情会很认真的完成。

在平时,为什么学生会很不情愿的去完成任务或是不做教师布置的任务而是偷偷得去干别的,那是因为任务的吸引力不够强大,今天这节课,我充分地感觉到了“兴趣是最好地老师”这句话的含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