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二.项目概况1、塘栖嬉水乐园2、旅游观光长廊3、高山峡谷漂流第二章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一.项目与相关规划的关系二.项目与相关产业政策的关系三.项目与相关行业准入标准的关系第三章项目选址及土地利用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二.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三.地质灾害影响分析第四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一.资源开发方案二.资源利用方案三.建筑节能方案第五章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第六章环境和生态影响分析第七章经济效益一. 塘栖嬉水乐园1、商业接待2、度假宾馆二.旅游观光长廊1、旅游文化长廊2、生态农业观光三.高山峡谷漂流1、峡谷漂流2、森林公园第八章社会效益分析一.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二.项目与所在地适应性分析三.社会风险分析四.社会评价结论第九章其它内容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的其它内容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1、广西明东投资有限公司广西明东投资有限公司是以广西星耀木业有限公司、防城港华鸿混凝土有限公司为基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的投资有限公司,公司注册投资1000万元,法人代表熊伟明,公司总部驻地南宁市青秀区开泰路63号。
公司原发展方向以速生经济林种植加工销售、商品混凝土搅拌销售为主,经过近10年的艰苦创业,已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目前资产近2亿元。
防城港华鸿混凝土有限公司资产4500万元;在上林县及广西区内开发经营有25000亩速生经济林种植、加工项目,其中主要林场有:上林三里2600亩、明亮2900亩、大丰2800亩、西燕3000亩、白圩3500亩,宾阳廖平3600亩,南宁市区安吉1200亩、苏圩3300亩,防城港2600亩。
2、广西上林县大丰镇拥军村委会广西上林县大丰镇拥军村为区定贫困村,地处大明山脚下,距离县城约10公里,全村11个村民小组,目前还有大部分群众住在山上,只有塘栖、坝头两个庄通水泥路,其他庄只有简单的砂石路甚至是还没有路。
同时,该村的生活用水主要是以户为单位,各自从山里引水接到家中,没有集中供水。
因此,该村主要面临行路难、饮水难等问题。
据统计,该村亟需修建的道路约14.3公里,人畜饮水工程4处,还需修建村级娱乐场所、文化室等公共设施。
辖区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2700人,居住着汉、壮、瑶等民族。
大丰镇拥军村有5个自然庄318户1816人,长期分散居住在大明山深处,其中塘栖庄至樊家庄路程全长7公里,行路难是两庄群众最渴望解决的问题。
七、八公里的路程,得走近两个小时的崎岖小山径,群众生活生产运输全靠肩挑马驮,长期闭塞的交通状况制约着樊家庄的经济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樊家庄首要的任务是抓住得到上级有关部门扶助的有利时机,尽早修建通往山外的村级公路,切实解决交通难这一制约樊家庄经济发展的“瓶颈”。
其次是积极调整传统的产业结构,樊家庄要做活、写好靠山吃山的文章。
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充分利用大明山高海拔独特的自然景观,沟谷幽深,溪流纵横,林木茂盛,负氧离子丰富,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整合本庄现有各种资源,逐步把全庄打造成为集休闲、避暑、观光、养生为一体的旅游小天堂。
3、广西上林县大丰镇(云城村委会、三联村委会、里丹村委会)大丰镇是上林县城所在地,辖区总面积176平方公里,辖9个村委会,4个社区居委会,72个自然庄,246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万人,居住着汉、壮、瑶等民族。
全镇耕地面积2.47万亩,以种植水稻为主,是上林县三大优质米基地之一,经济作物有桑、蔬菜、糖蔗、玉米、黄豆等,山林面积45000多亩,盛产八角、杉木、竹子、鲜笋、香菇、木耳、茶叶,素有八角之乡的美誉。
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大明山龙头风景区、金莲湖生态园、下水源庄农家乐、大明山天然游泳池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县、区内外游客。
2008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02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亿元,增长23.46%;完成农业总产值1.604亿元,增长7%;完成工业总产值2.1亿元,增长40.4%;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366元,增收306元,增长10%。
大丰镇坚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总抓手,在保持粮食生产面积的情况下,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大力发展生态、优质、高效农业。
2008年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达25056亩(两造),其中推广超级稻面积5100亩;甘蔗种植面积达5300亩;桑园面积发展至8800亩;发展无公害蔬菜种植达11000亩,蔬菜产量9500吨。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以云城村、里丹村桑蚕;三联村、高秋社区水田养蛙;云蒙、云里村甘蔗;云温村、大丰社区蔬菜;岽春村八角等为主的“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格局。
抓好畜牧生产,全镇2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户达67户,年存栏生猪达2.1万头,存栏肉牛2300头,家禽3.7万只,禽蛋产量90.5吨,水产品产量1321吨。
二.项目概况广西上林县大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明山天水游乐园》拟选择在大明山东麓上林县大丰镇拥军村和云城村委会、三联村委会部分自然村庄区域内建设。
《明山天水游乐园》项目初步概算投资26800万元,主要建设塘栖嬉水乐园、旅游观光长廊、高山峡谷漂流,景区内各景点接待服务站和场馆等建筑面积㎡。
涉及大丰镇拥军村、云城村、三联村等三个行政村的9个自然屯,人口5000人(其中在景区内居住人口465人),项目区域约10000亩,其中:利用原有农村宅基用地亩,荒山坡地2000亩(项目建设综合用地600亩),农田旱地2000亩、林地5800亩。
项目建成,日接纳旅游观光、漂流、度假游乐人士3000人以上,安排就业人员1350人;生产无公害蔬菜20000吨;辐射带动5000户农户发展生态型养牛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农户年均增收10000元以上。
把当地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1、塘栖嬉水乐园2012年计划投资7000万元,在塘栖庄建设塘栖嬉水乐园。
主要建设园区内水电、路网、水坝、桥、天然游泳池、娱乐场、休闲长廊、接待服务中心、停车场和度假宾馆,以及一期配套的排污设施等,其中:景区内水电、路网(1.05公里)、水坝、风雨桥、停车场计划投资1440万元;建设浅水嬉水池1250平方米(可容纳250人),计划投资162.5万元;天然游泳池1500平方米(可容纳300人),计划投资175万元;娱乐场所1000平方米(可容纳200人),计划投资500万元;接待服务中心(餐厅在内)3000平方米(可容纳300人),计划投资750万元;休闲长廊、度假宾馆(竹木结构的特色四合院)20000平方米(可入住800人),计划投资3472.5万元。
2、旅游观光长廊2013年计划投资8400万元,建设旅游观光长廊。
主要在拥军村和云城村委会、三联村委会部分自然村庄区域内建设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林与旅游文化长廊。
其中:从宾马二级路三联村桥头至乌龟山大龙湖水渠,沿着大龙湖水渠河堤、塘栖山谷河道到塘栖庄建设一条五公里长的与防洪堤坝相结合的景观滨江大道,计划投资2500万元;沿路依山傍水,山景秀丽,配套建设以壮乡传统文化为缩影的旅游观光文化长廊,开发竹筏漂流和集休闲度假、观光游乐、购物于一体的风情小街,计划投资2500万元;沿边建设生态农业旅游基地——2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农业观光园林,计划投资3000万元。
生态农业与观光园林。
上林全县总面积1890平方公里,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5万亩。
可养殖水域面积6万亩,牧草面积94万多亩,林业用地4.5万公顷,甘蔗种植面积10多万亩。
辖区内有大量的甘蔗尾叶、甘蔗渣、玉米杆、稻草、花生藤等桔杆饲料,再大规模推广种植皇竹草,有发展养牛的区位优势。
广西上林县大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可利用拥军村和云城村委会、三联村委会、里丹村委会的农林牧草用地,建设杂交肉牛养殖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观光园林。
主要建设肉牛育肥场、农田水利、道路、景观、休息设施等。
生态农业与观光园林,不仅可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生态、优质、高效农业。
还可以为旅游度假人士提供一个充满田园风光的可互动参与的农业活动的场所,感受春华秋实的欢乐,提高身体素质,丰富生活情趣。
3、高山峡谷漂流2014年计划投资11400万元,在塘栖庄至樊家庄峡谷河畔开发建设峡谷漂流、森林公园子项目。
主要对塘栖庄至樊家庄原有的山区道路进行改造,以满足漂流筏回空运输的需要,同时,建设漂流的下达庄起点、塘栖庄终点码头及其配套设施,对漂流河段进行河床疏炸、建造滑道等设施确保漂流活动安全,配套建设森林公园等。
其中:对塘栖庄至樊家庄原有的山区道路进行改造建设7公里四级道路,配套停车场,工程计划投资1000万元;峡谷漂流蓄水堤坝、拦河坝、河道疏通工程、码头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蓄水库10-50万立方米,漂流河道4公里,落差300米),计划投资3500万元;气象水文监测、安全防护设施,计划投资500万元;漂流器材装备(配气垫船250套,接纳漂流游客1000人/日)等,计划投资1000万元;漂流游客服务中心、商业、洗浴用房(接纳漂流游客1500人/日)等,计划投资3000万元;建设森林公园(漂流项目配套休闲游乐运动场所)休闲设施、便道,登山、草地运动基础设施计划投资1000万元;塘栖庄上去樊家庄建登大明山登山便道、景观、观光安全设施,以便于登上大明山中心景区,计划投资1000万元。
详见附表一:《明山天水游乐园》项目投资计划表第二章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及行业准入一.项目与相关规划的关系拟建的广西上林县大丰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明山天水游乐园》,符合广西《环大明山旅游带总体规划》和广西南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环大明山旅游带总体规划》以南宁城市为依托,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按照区域旅游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提出了环大明山区域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战略格局,明确了目标客源市场、客源结构和市场形象,构筑了以大明山旅游品牌为中心的特色旅游产品体系,阐明了资源整合、品牌打造、政府主导、市场推进、区域和产业联动发展等思想和措施,对重点景区和项目进行了创意策划和概念规划,对旅游基础配套服务设施作了系统的安排,强调了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旅游开发与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有机联系,体现了统筹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该规划根据旅游带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和质量,从旅游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各县区社会经济状况,确定旅游带的旅游总体发展架构为“一环一中心六区”:一环,环大明山旅游圈:南宁——武鸣——马山——上林——宾阳——南宁旅游圈;一中心,旅游带中心旅游区:大明山景区;六区,六个特色功能区:武鸣壮乡园林旅游区、马山民俗文化旅游区、上林乡村休闲旅游区、宾阳历史人文旅游区、昆仑关抗战文化旅游区和九曲湾休闲度假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