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燃气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2V190系列燃气发电机组由12V190系列发动机、1FC6发 电机两部分组成,并配备控制屏、TEM电子管理系统等
发动机 发电机
控制柜
底盘
发电机组的定义 1、发动机的定义: 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输出的动力装置。 2、发电机的定义: 发电机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输出的动力装置。

配气机构工作示意图
发动机的配气机构能够控制 发动机的进气过程和排气过程。 其工作过程为: 曲轴通过齿轮的传动,带动 凸轮轴运转。当凸轮轴上的凸轮 凸尖和滚轮摇臂接触时,滚轮摇 臂带动挺杆上移,将力传递给气 门摇臂,气门摇臂下压摇臂横桥, 摇臂横桥克服气门弹簧弹力(气 门弹簧压缩)迫使两个进气门 (或排气门)同时打开;当凸轮 轴上的凸轮凸尖脱离和滚轮摇臂 接触时,气门在弹簧的弹力作用 下恢复到关闭状态。
大循环 机油泵2把机油压送到机油泵支架出口2从机体右侧经单向减压 阀,流过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然后经机体油道进入主油道内。 进入主油道的机油通过机体内部油道分别送到曲轴主轴承、凸轮轴 轴承、摇臂轴轴承和气缸盖上的气门机构。

4、离心滤清器 工作原理: 机油经管接4和转子中 间孔道进入密闭的转子组 内腔。 在一定的机油压力作 用下,充满转子组内腔的 机油经集油管从底部喷嘴 上的小孔高速喷出。 • 由于喷射的反作用力 矩作用,使转子组带动内 部机油高速旋转,在离心 力的作用下,机油中的杂 质被甩向转子体内部,而 清洁的机油则不断地经喷 孔喷出,流回油底壳。
2、配气机构及进排气系统
1、配气机构的作用: 驱动气缸盖上气门摇臂,控制进、排气门的开启与关闭,保证 新鲜空气及时充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及时排出。 2、配气机构的构造:
配气机构工作示意图
1-气门;
2-气门导管;
3-气门弹簧;
5-摇臂横桥;
4-拨叉;
6-横桥调整螺钉;

7-摇臂调整螺钉;8-气门摇臂; 9-挺杆; 11-摇臂轴; 10-滚轮摇臂; 12-凸轮轴
(1)凸轮轴 凸轮轴由前段凸轮轴和后段凸轮轴两部分组成,两轴通过锥度 • 过盈配合连接在一起,并用销钉固牢。 所有凸轮及轴颈表面均经高频淬火,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凸轮轴所有支承轴颈表面,均由机体内部润滑油路进行润滑; 各凸轮表面通过滚轮摇臂处流出的机油润滑。
(2)滚轮摇臂组件 ①滚轮摇臂轴:带油槽的中空圆柱轴,由三段完全相同的轴组 成,每段轴的两端由螺堵将中空油道密封。轴的中部有油孔,由主 油道送来的机油,沿孔进入轴的空腔内,又通过各滚轮摇臂所对应 的油孔,将机油送往各滚轮摇臂。
3、润滑系统
1、功用: 向发动机各摩擦表面提供充足的润滑油(机油),以减少其 磨损,保证其正常工作。同时,还具有冷却、清洁、密封、防蚀 的作用。 • (1)减摩作用——减轻零件表面之间摩擦,减少零件的磨损 和摩擦功率损失。 (2)冷却作用——通过润滑油的循环过程,带走零件所吸收 的部分热量。 (3)清洁作用——润滑油循环过程中不断带走因零件损失所 产生的金属细屑和其他杂质。 (4)密封作用——利用润滑油的粘性,附着零件表面,从而 提高零件的密封效果。 (5)防锈作用——润滑油附着零件表面,防止运动零件表面 2018/8/18 与水分、空气接触而发生氧化。
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可燃气体由进气道经 气门进入气缸,活塞由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通过 连杆的带动,曲轴(飞轮/齿圈)旋转半圈。
(2)压缩冲程 排气门关闭,进气门关闭,活塞由下止点运 动到上止点,将可燃气体压缩,通过连杆的带动, 曲轴(飞轮/齿圈)旋转半圈。
(3)做功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关闭,火花塞点火,气缸 内的可燃气体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推动活塞由 上止点运动到下止点,(此时,燃料的化学能被释 放,燃料作功。)通过连杆的带动,曲轴(飞轮/ 齿圈)旋转半圈。
3、电控混合器 混合器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主要作用是:控制混合 气进入发动机的量,以适应负荷的变化;保证燃气和空气混合均 匀;控制混合气的浓度,以满足燃烧和发动机性能的要求。 (1)真空膜片混合器
6、增压器 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量,驱动涡轮旋转,带动 同轴的增压叶轮高速旋转,将气体经过扩压,送到发动机的气缸, 增加了气缸的冲气量,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 增压器在高速、高温、下工作,涡轮进口温度可高达650°左 右,标定转速27500r/min,使用中特别注意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1)新启用或维修后的增压器,装机前应用手拨动转子检查转 子转动情况,正常情况下,转子应轻快、灵活、无卡滞和异常声响; (2)接好润滑管路,保持润滑油路畅通,采用浮动轴承,对润 滑油要求较高,正常工作时,机油压力应保持在300-500kPa之间, 发动机怠速时,增压器的进油压力应不低于80kPa; (3)发动机启动后,注意观察增压器进油口压力,3秒内必须 有压力显示。否则增压器因缺少润滑油而烧坏; (4)增压器涡轮壳为高温部位,操作人员应注意避免高温烫伤。 (5)调压阀的调节,逆时针旋转,压力减小,顺时针旋转,压 力增大。
齿轮系的主要作用是将曲轴的旋转运动,按一定的方向和传动 比,传递到发动机各辅助系统,用以驱动凸轮轴、机油泵、水泵、 磁电机等附件工作。 凸轮轴 凸轮轴中间轮 正时齿轮 40个齿 84个齿 主齿轮 42个齿 机油泵中间轮 62个齿 机油泵传动轮 (左右各一) 31个齿
水泵中间轮 (左右各一) 42个齿
2、润滑方式及相关参数: 采用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相结合的润滑方式。 机油泵压力:784kPa 主油道压力为0.4-0.8MPa。 增压器正常工作油压:0.3-0.5MPa
3、机油泵、机油泵支架 机组内机油分为“小循环”和“大循环” 。 小循环 机油泵1把机油压送到机油泵支架出口1, 机油从机体左侧(面向输出端)经离心滤清 器管将机油送入离心滤清器内,机油经滤清 器净化后,仍流回油底壳内。
曲轴是用优质合金钢全纤维挤压锻造而成。 轴颈表面精加工后经氮化处理,具有较高的疲劳强度和耐磨性。
曲轴
主 齿 轮
连接套
减 振 器 座
主轴颈 连杆轴颈
平衡块
主轴颈和连杆轴颈均为中空结构,其两端均用油堵密封。每个 曲柄臂中间加工有油道,将主轴颈和连杆轴颈连通在一起,构成曲 轴内部油道。 平 衡 块 连 杆 轴 主 颈 轴 颈
每个活塞上共有4道环, 其中3道气环,1道油环。 安装活塞环时应注意带 标记一侧应朝向活塞顶。
活塞连杆组在装配时采用热装法,即,将活 塞放入烘箱均匀加热到150-170℃,取出后,将 连杆小头插入活塞中间开裆处,使连杆小头孔与 活塞销座孔对正,迅速将活塞销推入。 在电站现场装配或拆卸活塞连杆组时,可用 机油代替烘箱将活塞连杆组加热。
3、发电机组的定义:
发电机组是一种将燃料的热能转换为电能输出的动力装置。
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 发动机每一个气缸的工作循环,都是由吸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冲
程组成的。发动机每一个气缸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循环,活塞往复运动两次 ,曲轴旋转两周。
吸气冲程
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
排气冲程
1、冲程分析
(1)吸气冲程
下 瓦
2、减振器的位置 发动机自由端装有硅油阻尼减振器。 减 振

减振器在曲轴上的 安装位置 2、减振器的作用 对曲轴的扭转振动产生一定阻尼,控制曲轴扭振振幅在允许范 围内。
3、减振器的结构
减振器结构图
4、减振器的使用维护注意事项: (1)注意保护减振器外壳,防止磕碰变形; (2)经常检查减振器壳体与盖板结合处有无硅油泄露现象 (硅油为粘度很大的透明胶状物); (3)当发现有硅油泄漏现象或外壳被磕碰变形时,则应及时 拆检。 (4)正常使用情况下不需要进行保养。
1-6缸连杆 输 右侧两个连杆螺栓朝下 自 出 由 7-12缸连杆 端 端 左侧两个连杆螺栓朝下
输 出 端
自 由 端
连杆螺母是自锁型,上端铣有几道窄槽,利用其弹性作用,防 止螺母自行松脱。连杆螺栓应按照50、120 、245-265N.m的扭紧力 矩,分三次均匀旋紧。 连杆上、下瓦不可互换。上瓦内表面是光滑的、加工有一圆油 孔;下瓦内表面加工有油槽。上、下瓦一侧各有一个定位唇,安装 时应对正。 上 瓦 定 位 唇
油堵 曲轴部件作为一高速旋转运动件,在装配好后必须进行动平衡 调试,其不平衡度误差控制在150g.cm之内。调试合格后,每块平 衡块侧面和相应位置曲柄臂上,分别打有装配标记。使用中一般情 况下不要拆动平衡块,若确需拆装,必需按相应标记位置安装,不 得随意调换。

1-气环(3道) 2-组合油环(1道) 3-活塞 4-活塞销 5-挡圈 6-定位销 7-连杆盖 8-连杆轴瓦(上瓦、下瓦) 9-连杆螺栓 10-连杆螺母 11-连杆体 12-小头衬套
水泵传动轮 (左右各一) 21个齿
天然气发动机进、排气系统工作流程图
1、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有普通型和沙漠型两种。不同类型的机组选配不 同类型的空气滤清器。
空气滤清器使用不当、保养不及时,会造成滤清器过早损坏, 并导致活塞和气缸套磨损加剧。特别是当空气滤清器污堵严重、 阻力过大时,会造成增压器漏油、发动机排温升高、功率下降、 机油耗量增加等故障。因此,空气滤清器的正确使用与维护, 直接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Va Vh Vc Vh = 1 Vc Vc Vc
式中:Va Vh Vc
- 气缸总容积; - 气缸工作容积; - 燃烧室容积。
(9)发动机排量— — 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 容积的总和VL。 VL=Vh×I 其中, Vh—气缸工作容积; I—气缸数目。
二、12V190系列燃气机的构造
(6)燃烧室容积—— 活塞位于上止点时活塞 顶面以上与气缸盖底面 以下之间形成的容积Vc。 (7)气缸总容积—— 气缸工作容积和燃烧室 容积之和Va。 Va=Vc+Vh 。 (8)压缩比——气体压缩前的容积与气体压缩后的容积之比值, 即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ε。压缩比是发动机中一个非常重 要的概念,它表示了气体的压缩程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