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通过控制计划的制定、实施和管理,确保产品制造过程处于受控状态、生产出符合顾客要求的产品。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产品的样件试制、小批量试产和批量生产所用的控制计划。
3权责
3.1APQP跨功能小组:负责样件试制所用的控制计划的制定。
3.2技术部:主导小批量试产、批量生产的控制计划制作。
3.3品质部:协助技术部制定控制计划。
4定义:无
5作业程序
5.1控制计划表的格式
5.1.1如顾客未书面规定,控制计划采用APQP手册规定格式。
5.1.2如顾客未要求提供控制计划,则一个单一的控制计划可以适用于相同过程、相同原材料生
产出来的同一个系列的产品。
当顾客有要求时,则须提供一份单一的控制计划。
5.2控制计划的制作:
5.2.1样件、试生产、生产:选择控制计划分类,根据所加工产品的不同过程时期的控制计划,
在分类前的方框内打上“√”符号。
5.2.2控制计划编号:填入控制计划编号。
5.2.3零件号/最新更改等级:填入被控制产品的图号;如有更改,可填入于图样规范的最近修
改时间。
5.2.4零件名称/描述:填入被控制产品零件的名称及控制过程的名称。
5.2.5供方/工厂:填入制定计划的公司名称。
5.2.6供方代号:填入由顾客给定的识别码。
若顾客没有给定,则不填。
5.2.7主要联系人/电话:填入负责制定控制计划的主要联系人姓名和其电话号码。
5.2.8核心小组:填入负责制定控制计划最终版本的所有人员的姓名,部门和联系电话号码如非
必要可不填,若填不下,可附页。
5.2.9日期(编制):填入首次编制控制计划的日期。
5.2.10日期(修订)填入最近修订控制计划的日期。
5.2.11供方/工厂批准/日期:控制计划由副总经理批准,并填入姓名批准日期;顾客要求时,由顾客工程部门批准填入。
5.2.12顾客质量批准日期:顾客要求时,由顾客质量部门批准填入。
5.2.13其它批准日期:如有其它要求时,则由其它人员批准填入。
5.2.14需件/过程编号:填入加工过程序号。
5.2.15过程描述:填入加工过程名称。
5.2.16生产设备:每一过程所用的生产设备和重要的工装夹具或工具。
5.2.17特性编号:对每一过程中的产品特性和过程特性分别按顺序编号。
5.2.18产品特性:填写技术文件(包括标准、检验规范)中所规定的产品检测项目。
5.2.19过程特性:列出影响产品特性的所有重要过程参数(如扳手扭矩、转速等)。
5.2.20特殊特性分类:填入顾客指定的特性符号和公司规定的特殊特性符号。
此处公司指定所有特殊特性符号为“▼”。
5.2.21产品/过程规范/公差:对于单款产品的控制计划,该栏填入具体的技术要求。
若对于一个系列的控制计划而言,允许填入共性的技术要求,具体的数值可不填。
5.2.22评价/技术测量:标明测量所使用的通用量具、专用检具等,在使用前应作稳定性和精度分析、评价、改进,以不断适应本过程质量要求。
5.2.23样本容量/频率:当需要取样时,列出相应的样本大小和控制的频次。
5.2.24控制方法:描述对操作应怎样进行控制的方法,通过对过程的有效分析可采用统计技术如:控制图,检验(首检、自检、巡检)记录等来对操作进行控制。
如果用复杂的控过程序,在该栏中填入控制文件编号。
5.2.25反应计划:规定为避免生产不合格品或操作失控所需要的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一般由操作人员、检验人员执行。
对预防措施应作文件化的规定。
在所有情况下,可疑或不合格的产品应清晰标识,并隔离和处理。
5.3控制计划的实施和管理
5.3.1控制计划制定完成经批准后,按《工程图纸/技术文件管理作业指导》的分发规定分发给
品质部、技术部、生产部、PMC课等相关部门。
5.3.2对于系列产品的控制计划在发生下述情况时,技术部应评审和更新控制计划,其更改办法
按《工程变更控制程序》执行。
⏹作业过程有变更时,
⏹检验方法、频次等修订,
⏹过程不稳定时,
⏹过程能力不足时,
⏹顾客方或市场出现投诉和退货时,
⏹出现新的失效模式时,
⏹对于单一产品的控制计划,除在以上情况下需对控制计划进行评审和更新外,在产品有更
改时也需要对控制计划进行评审和更新。
6相关文件
6.1《工程变更控制程序》
6.2《工程图纸/技术文件管理作业指导书》
7使用表单
7.1《控制计划》
7.2《控制计划检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