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年产20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与年产600万套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项目环评报告表

年产20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与年产600万套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项目环评报告表

固废环境影响专题评价报告项目名称:200万套/年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与600万套/年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项目一期工程--100万套/年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项目建设单位(盖章):山东元丰橡胶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津宜兰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二〇一九年八月目录1总则 (1)1.1项目由来 (1)1.2编制依据 (4)1.3基本原则 (5)1.4评价重点 (6)1.5评价标准 (6)2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 (7)2.1项目概况 (7)2.1.1基本情况 (7)2.1.2平面布局 (8)2.1.3建设内容 (8)2.2工程分析 (9)2.2.1生产工艺流程 (9)2.2.2原辅材料情况 (16)2.2.3主要生产设备 (16)2.2.4项目产污环节及防治措施 (19)2.3固废产排情况 (21)2.3.1原环评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21)2.3.2实际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21)2.3.3满负荷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24)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26)3.1贮存场所(设施)污染防治措施 (26)3.1.1已采取防治措施 (26)3.1.2包装相容性分析 (30)3.2运输过程的污染防治措施 (31)3.3处置方式的污染防治措施 (34)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36)4.1贮存场所(设施)环境影响分析 (36)4.1.1选址合理性分析 (36)4.1.2贮存能力分析 (37)4.1.3环境影响分析 (38)4.2运输过程环境影响分析 (39)4.3委托处置环境影响分析 (40)4.4污染防治措施评述 (41)5环境风险评价 (42)5.1环境风险识别 (42)5.1.1物质风险分析 (42)5.1.2风险源项识别 (43)5.2源项分析 (43)5.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44)5.3.1已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 (44)5.3.2建议需要加强的风险防范措施 (46)5.4事故应急预案 (46)5.4.1编制目的 (46)5.4.2应急组织指挥体系 (46)5.4.3事故预防与预警 (48)5.4.4应急响应 (50)5.4.5事故后的恢复 (54)5.4.6应急预案演练 (54)5.5环境风险评价评述 (54)6固体废物环境管理 (55)6.1《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对应情况分析 (55)6.2环境管理要求 (57)7结论与建议 (58)7.1结论 (58)7.2建议 (59)附表危险废物产生明细表 (60)附件:1、委托书及合同;2、200万套/年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与600万套/年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项目审批意见;3、200万套/年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与600万套/年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项目环评批复及一期100万套/年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项目验收意见和批复;4、危险废物委托处置合同;5、危险废物转移联单;6、无汞灯管证明;7、废油桶回收证明;1总则1.1项目由来山东元丰橡胶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6月23日,位于高密市醴泉街道醴泉工业园西环城路以西,潍胶路以南,厂区占地面积396767m2。

厂区东侧为山东汉泰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侧为大屯村;西侧为畅通路桥西外环拌合站;北侧为潍胶路,隔路为空地。

公司目前拥有100万套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生产线1条,车间总建筑面积69419.75 m2(480.48m×144.48m),包括密炼车间、预备车间、成型车间、硫化车间等。

主要生产设备包括密炼机、内置热炼机、成型机、硫化机等。

公司200万套/年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与600万套/年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项目于2014年5月15日通过潍坊市环境保护局环评批复(批复文号:潍环审[2014]40号),并于2018年5月24日完成了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本次评价仅针对一期工程:100万套/年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项目,全厂环保手续履行情况具体见表1.1-1。

表1.1-1全厂环保手续履行情况一览表项目名称主要建设内容产品及产能环评批复环评验收产品设计产能实际产能200万套/年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与600万套/年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项目建设200万套/年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与600万套/年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生产线各一条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与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200万套/年;高性能轿车子午线轮胎600万套/年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100万套/年潍环审[2014]40号2018.5.24山东元丰橡胶科技有限公司100万套/年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项目投产后,由于在实际运行中固体废物产生种类、数量发生重大变化,无法满足现有的环保管理要求。

根据《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鲁环办函〔2016〕141号)相关要求:“建设项目在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后,发现危险废物实际产生种类、数量或利用、处置方式发生重大变化的,应编制固废环境影响专题报告,报有审批权环保部门的环评、固废管理科(处)和项目所在地环境监察、固废管理机构备案”。

上述“重大变化”包括如下情形:一是危险废物实际产生种类在原项目环评中漏评的;二是危险废物实际产生数量超过原项目环评预计的百分之二十或者少于预计的百分之五十的;三是危险废物自行利用处置的设备或工艺发生变化的。

为此,建设单位委托青岛津宜兰环境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固废环境影响专题报告编制工作。

我公司在现场踏勘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山东元丰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固废环境影响专题报告》。

公司实际生产中固体废物产生情况发生了如下变化:(1)原环评未分析废油桶,企业实际生产过程中油桶由厂家回收用于原始用途,不作为固废处置。

(2)原环评分析粉状硫磺包装袋由厂家回收,实际生产过程中粉状硫磺包装袋厂家无法回收,需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3)原环评分析废润滑油、液压油、废机油由危废处置单位处置。

实际企业产生的废润滑油、液压油、废机油可作为芳烃油掺混回用于密炼工序,掺混比例为千分之五。

危废量与原环评相比,处置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4)废过滤棉实际更换频次低于原环评预期,产生量有所变化。

(5)原环评未分析废UV灯管。

公司固体废物产生情况详见表1.1-2。

山东元丰橡胶科技有限公司固废环境影响专题报告3表1.1-2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置情况序号废物名称产生工段环评危废编号实际危废编号原环评产生量(t/a )实际产生量(t/a )产生周期变化量(t/a )环评处置方式实际处置方式及单位变化情况废物量处置方式废物类别1化工小料包装袋、太空包等生产过程—— 6.4 3.8每天-2.6厂家回收厂家回收2废胶料密炼——50.942每天-8.9回用密炼回用密炼炭黑尘料密炼——73.640每天-33.6回用密炼回用密炼3废带胶帘布预备——13592每天-43外售综合利用外售综合利用废胶料预备——223152每天-71外售综合利用外售综合利用4废胶料成型——356226每天-130外售综合利用外售综合利用5次品轮胎、废胶囊硫化——17.513每天-4.5外售综合利用外售综合利用7粉状硫磺包装袋密炼—HW4900.1每天+0.1厂家回收有资质公司处置0.1有资质公司处置6废机油硫化—HW081 1.5每半年+0.5有资质公司处置有资质公司处置0混入芳烃油7废润滑油密炼—HW081 3.1每半年+2.1有资质公司处置有资质公司处置0混入芳烃油8废液压油密炼—HW081 3.2每半年+2.2有资质公司处置有资质公司处置混入芳烃油9废过滤棉UV 光解设备—HW490.10.02检修时0.08有资质公司处置有资质公司处置10UV 灯管UV 光解设备——00.018检修时+0.018无混入生活垃圾11含油抹布生产过程—HW490.10.1每天0混入生活垃圾12生活垃圾——120100每天-20环卫清运环卫清运不变不变不变注:1、上表数据根据企业提供2018年资料进行核算。

1.2编制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修正);(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施行);(5)《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办法》(2018年1月23日修正);(6)《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原国家环保总局令第5号,1995年10月1日施行);(7)《关于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65号,2016年11月24日实施);(8)《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环发〔2015〕4号,2015年1月8日施行);(9)《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鲁环办函〔2016〕141号,2016年9月30日);(10)《山东省“十三五”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17年7月29日);(11)《山东省“十三五”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办法》(鲁环发〔2018〕51号,2018年2月14日)。

技术导则与规范:(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2007);(2)《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3)《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4)《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修改单(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5)《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修改单(环保部公告2013年第36号);(6)《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12)《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13)《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298-2007);(14)《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2015);(15)《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16)《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4〕75号);(17)《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环办〔2015〕99号);(18)《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43号)。

1.3基本原则(1)科学估算原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