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模具失效?
答:模具零件在服役中产生了过量变形、断裂破坏、表面损伤等现象后,将丧失原有功能,达不到预期要求,或变的不安全不可靠,以致不能正常的服役,这种现象称为模具失效。
2、什么是模具损伤?
答:模具在制造和使用中产生了某些缺陷,如表面轻度磨损、微裂纹等,但还没有丧失规定的功能而仍可继续服役,那么,这些缺陷就称为模具的损伤。
4、什么是模具的早期失效?其主要是因为什么引发的?特点为何?
答:模具未达到一定工业技术水平公认的使用寿命就不能服役时,称为模具的早期失效。
早期失效发生在模具的使用初期,主要是由于模具设计和制造上的缺陷一经使用就显露出来,进而诱发失效。
这一阶段的失效几率甚高,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迅速减低。
5、什么是模具的随机失效?该种失效有何特点并如何防止?
答:模具经过使用初期的考验而未发生失效,就进入了随机失效阶段。
由于环境的偶然变化,操作者的人为差错,或者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某些损伤,仍可能导致失效。
特点:这种失效几率很低,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其增长也很缓慢,呈随机分布。
防止措施:对模具的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
6、什么是耗损失效?如何拖延耗损失效期的到来?
答:模具经过了长期使用,由于损伤的大量积累,致使发生的几率急剧增加,从而进入耗损失效阶段,即到了模具寿命的终止期。
在模具使用过程中,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可延迟耗损失效期的到来。
7、按经济法观点对失效分类,可将失效分为哪四种情况?
答:正常耗损失效、产品缺陷失效、误用失效、受累性失效
8、按失效形式及失效机理分类,失效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答:过量变形、断裂、表面损伤
9、模具失效原因的分析和防护措施的提出,可以从哪几方面入手?
答:合理选材、合理结构设计、合理加工与装配、合理使用与保养、严格质量控制、表面强化。
10、以断裂失效形式为例,简要说明失效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答:现场调查和模具断裂件的处理、模具制造工艺和服役历史的调查及质量检验、模具工件条件和断裂状况分析、断口分析、断裂原因的判定、提出防护措施
12、什么是一次刃磨寿命?
答:两次刃磨之间模具服役的时间或冲裁次数,称为一次刃磨寿命。
13、模具在服役过程中磨损可分为哪三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
答:初期磨损、稳定磨损、急剧磨损。
特点:磨损速度较大、磨损速度变缓、模具失效
14、影响模具磨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模具材料和被加工材料的成分、组织及性能,模具和坯料的表面状态及粗糙度,模具的工作条件如冲裁力、冲裁速度、工作温度及润滑条件等。
15、冷挤压模的失效形式主要有哪些?
答:模具冲头承受很大的三向压应力及拉应力、偏载或横向弯曲载荷,因此,冲头的失效形式可能有塑性变形、折断、疲劳断裂、纵向断裂等。
冷挤压凹模的内壁承受均压,易发生胀裂或塑性变形。
冷挤压凸模、凹模,都要经受坯料塑变流动的剧烈摩擦,从而产生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16、冷镦模失效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答:磨损失效和疲劳断裂失效
17、影响冷镦模和冷挤压模寿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由于冷挤压模和冷镦模受力较大,因而模具的结构、加工质量、润滑条件、维护保养以及冷挤压工艺设计等因素对模具的失效和寿命影响很大。
18、冷拉深模的失效形式是什么?影响冷拉深模寿命的因素有哪些?
答:磨粒磨损和粘着磨损。
因素:被拉深板材的强度、厚度、表面状况、材料的成分和组织,均影响模具载荷的轻重和粘着(咬
合)倾向的大小;在冷拉深作业中,润滑条件必不可少,润滑不良或润滑剂的种类不合适则不能有效地防止粘模;模具本身的硬度、耐磨性,型腔的结构、圆角半径和表面粗糙度对其咬合和使用寿命影响很大。
19、锤锻模失效形式主要有哪些?
答:有型腔部分的模壁断裂,型腔表面热疲劳、塑性变形、磨损、燕尾开裂。
20、压力机模失效形式主要有哪些?
答:脆性断裂失效、冷热疲劳失效、塑性变形失效、磨损失效以及模具型腔表面氧化腐蚀失效。
21、热挤压模失效形式主要有哪些?
答:早起脆断、疲劳断裂、热疲劳、型腔堆塌、塑性变形、磨损。
22、热冲裁模失效形式主要有哪些?
答:热磨损、崩刃和断裂。
23、塑料模失效形式主要有哪些?
答:磨损、腐蚀、塑性变形、断裂、疲劳、热疲劳。
24、塑料模具型腔表面的磨损和腐蚀是有哪些因素造成的?
答:模具型腔与塑料接触,经受其压力、温度、摩擦和腐蚀等作用,型腔表面承受摩擦和腐蚀的剧烈程度更是取决于塑料的种类及其填充物的性质。
25、影响模具脆性断裂的因素有哪些?
答:材料的性质和健全度、应力状态、工作温度、加载速度、环境介质。
26、模具疲劳断裂的特点有哪些?
答:失效抗力低、疲劳断裂不论是对韧性材料还是脆性材料,均表现为突然脆性断裂,断口无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对材料表面及内部的缺陷高度敏感、塑性变形的高度局部性和不均匀性、试验数据分散、疲劳断口有明显特征。
27、影响模具疲劳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应力集中的影响、表面状态的影响、尺寸因素的影响、材料本身的影响。
28、模具中的腐蚀磨损主要包括哪些?
答:氧化磨损、微动磨损、气蚀磨损。
1、影响模具寿命的几何形状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答:模具的圆角半径、凸模端面形状、凹模锥角和凹模截面变化的大小等。
2、试举例说明模具的圆角半径是如何影响模具寿命的?
答:模具半径越大应力分布越均匀,越不容易产生应力集中,拐角为尖角结构时应力最严重。
3、为什么模具结构多采用组合式?
答:组合式模具是把模具在应力集中处分割为两部分或多部分,再组合起来使用的模具,可避免应力集中和裂纹的产生。
4、模具的工作间隙是怎样影响模具寿命的?
答:凸、凹模工作间隙大小决定了模具的生产质量和使用寿命。
5、为保证凸模刚度,在结构设计时因注意哪些因素?
答:1、合理设计凸模的截面形状和尺寸,尽量减小其长径比,使之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抗压稳定性。
2、适当加大凸模柄部的承载面积和固有长度。
3、加大凸模垫板厚度或采用多层淬硬垫板。
4、对细长凸模可设置导向板等辅助支承。
6、提高塑料模具刚度的措施有哪些?
答:采用可靠地导向装置时保证模具刚度的重要措施。
7、热作模具结构设计时因注意哪些要点?
答:避免突出尖角、采用内冷结构、减轻热机械载荷。
8、成形温度对影响模具寿命有何影响?
答:坯料温度越高,模具材料强度下降越厉害,温度应力及热冲击越大,模具寿命越低。
9、设备的精度和刚度对模具寿命有何影响?
答:设备的导向精度越高、刚性越大,模具使用寿命越长。
10、对模具进行润滑的作用有哪些?
答:减少摩擦面之间的摩擦阻力和金属表面之间的磨损,还起到冲洗摩擦面间固体杂质和冷却摩擦表面的作用。
11、模具在使用时因注意哪些问题?
答:开机前应主要的问题、开机时应主要的问题、工作完成后应注意的问题。
12、模具的现场维护包括哪些内容?
答:预热、间歇工作时的保温、停机时的缓冷。
13、模具的非现场维护包括哪些内容?
答:去应力退火、超前修模、模具的管理。
14、模具材料选择原则是什么?
答:模具材料的成分、组织、质量及性能对模具的承载能力、使用寿命及加工精度、制造成本等均有较大的影响。
15、减轻磨粒磨损的注意措施是什么?
答:1>对于低应力磨粒磨损,应选择含碳量高的材料,并经热处理获得回火马氏体组织的材料,提高材料表面硬度。
2)对于重载荷或大冲击载荷下的磨粒磨损,则基体材料组织最好是高硬度、良好韧性的贝氏体,也可以选择良好韧性的材料,再通过热处理提高表面硬度。
3)采用合金钢时,通过热处理工艺控制和改变碳化物数量、分布和形态可提高抗磨粒磨损的能力。
4)对模具表面、润滑油经常进行防尘保养,可减少磨粒磨损。
5)确定材料硬度时,有以Hm=1.3Ha为依据(Hm为模具材料硬度,Ha 为磨粒硬度)。
16、减轻粘着磨损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答:1)尽量选择互溶性少、粘着倾向小的材料配对;选择强度高、不易塑性变形的材料。
2)提高氧化膜的稳定性,提高氧化膜与基体的结合力;减小表面粗糙度,改善润滑条件。
3)采用表面渗硫、渗磷、渗碳等处理工艺,在材料表面形成化合物或非金属层,降低接触层原子间结合力,减小摩擦因数,避免直接接触,以降低磨损量。
17、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有哪些?
答:1)根据使用的具体情况和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耐腐蚀材料2)设计上应尽可能降低热应力,避免流体停滞和聚集、局部过热等3)添加缓蚀剂和除去介质中的有害成分4)采用表面覆盖层把金属和有害介质隔开5)采用电化学保护的方法对金属通以电流进行极化。
18、提高耐热疲劳抗力的措施有哪些?
答:1)模具不可避免地存在圆角、孔等应力集中因素,在不影响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选择最佳结构,使截面圆滑过渡,避免或降低应力集中。
2)选择优良的抗热疲劳的材料,是决定零件具有优良抗疲劳应力的重要因素。
3)采用表面强化工艺4)对于低周疲劳和热疲劳失效,可通过改善材料塑性来改善失效抗力。
19、模具的工作条件可近似分为哪四种工况?
答:室温载荷较小的工况、室温载荷较大的工况、高温载荷较小的工况、高温载荷较大的工况
20、模具热处理的一般缺陷包括哪些?
答:过热和过烧、氧化和脱碳、热处理裂纹、硬度不足或软点、黑白断口、脆性、表面腐蚀、热处理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