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模具失效形式及机理.

常见模具失效形式及机理.


●磨损对断裂及塑性变形的促进作用
●塑性变形对磨损和断裂的促进作用

冷作模具的服役条件及失效形式
冷作模具是指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压力加工或其他 加工所使用的模具。 冷冲裁模 冷拉深模 冷挤压模 冷镦模 冷作模具都是在常温下对工件材料施力,使其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成品或半 成品件。
粘着磨损机理示意图
粘着磨损分类
磨 损 严 重 程 度
轻微粘着磨损(氧化磨损) 涂抹
严重粘着磨损 擦伤 撕脱 咬死
影响粘着磨损的因素
●表面压力
●材料性质 ●材料硬度
提高粘着磨损的措施 ●合理选择润滑剂
●进行表面强化处理
(三) 疲劳磨损
什么叫疲劳磨损?
两接触面相对运动时,在循环(交变)应力(机械应力与热应 力)的作用下,使表层金属脱落的现象。
油轮断裂和北极星导 弹发动机壳体爆炸与材 料中存在缺陷有关。
裂纹扩展的基本形式
1943年美国T-2油轮发生断裂
北 极 星 导 弹
断裂的分类及其特征
晶体结构的几个基本概念 空间点阵: (Lattice)
为了便于研究晶体中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排列情况,近 似的将晶体看成无错排的理想晶体,忽视其物质性抽 象排列于空间的无数集合点,这些点代表原子(分子或 离子)的中心,也可是彼此等同的原子群或分子群的中 心,各点的周围环境相同,这些点的空间排列称为空间 点阵,简称点阵
(一) 磨粒磨损 磨料磨损形成机理 磨料磨损与其他磨损形式在形成机制方面有 显著的不同,发生磨料磨损时,材料首先受磨料 切削,并发生塑变和疲劳现象,形成切削,最终 从表面除去。
(一) 磨粒磨损
(1)高应力凿削磨损:所谓高应力是指磨料在 与工件接触时产生的应力已经超过了磨料本身的 破断强度。在此情况下,磨粒接触处集中的压应 力,使金属表面受到切削并产生塑性变形和疲劳 以及硬质相的开裂而造成材料磨损。 (2)低应力划伤磨损:是指磨料本身的强度超 过磨料与工件之间的接触应力,在磨损过程中磨 料不发生破碎的情况。磨料一般沿工件表面平移, 金属表面被划伤,但由于正向压力较低,划痕较 浅。
疲劳磨损机理
表面或亚表面经外力反 复作用一定周期 表面产生局部的塑性 变形和加工硬化 某些组织不均匀处由于 应力集中产生裂纹源
磨损剥落
裂纹源扩展到表面或 与纵向裂纹相交
影响疲劳磨损的因素
●材质
●硬度
●表面粗糙度 在无外加机械应力的条件下,由于外部温度的涨落使零件内部产 生循环应变,由此导致的裂纹和断裂叫做热疲劳失效。在热疲劳条 件下,有两种方式可使零件产生循环应变: (1) 受热循环的零件因相邻零件的约束而不能自由的膨胀或收 缩。 (2) 零件在壁厚或长度方向因快速加热或冷却而产生温度差, 高温区的膨胀受低温区的约束,反之亦然。
模具的塑性变形
凹模模口胀大
冲头弯曲
冲头镦粗
凹模的塌陷
塑性变形失效机理
模具某部位所受的应力超过了当时温度下模具材料的屈服 强度,会以滑移、孪晶、晶界滑移等方式产生塑性变形, 造成模具失效。
产生塑性变形的主导因素:
●室温下,机械负荷和模具的室温强度 ●高温下,模具的工作温度和材料的高温强度
(二) 多种失效形式的交互作用
模具刃口的损伤过程 ①初期磨损阶段(局部塑变) ②稳定磨损阶段(塑变强化) ③急剧磨损阶段(疲劳剥落)
2.冷拉深模
依靠模具使金属坯料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尺 寸、形状的产品。 承受的冲击力不大,受到摩擦力十分强烈。凸模承 受压力和摩擦力;凹模承受径向张力和摩擦力的作 用。 最常见的失效形式是磨损(粘着磨损、磨粒磨损), 有时还会产生咬合、擦伤、变形等失效形式。
依靠模具使金属坯料在强大而均匀的近似静挤压 力的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流动而形成产品 在进行冷挤压加工时,模具承受强大的挤压力(如 正挤压钢材时,挤压力约为2000~2500MPa),同 时产生很大的摩擦力,由于摩擦和变形,模具的局 部表面温度可达400℃以上。此外由于金属坯料不平 整,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不均匀和中心线不一致, 还会偏载或横向弯曲载荷。 主要的失效形式是磨损失效、塑性变形失效、凸模 折断失效、疲劳断裂失效及纵向开裂失效,有时还 会产生胀裂失效(凹模) 。
2、沿晶断裂
裂纹沿晶界面扩展而造成金属材料的脆断。 材料本身的沉淀相 或杂质元素偏聚 环境介质或高温的 促进作用
晶界 弱化
沿晶裂纹
●晶界沿沉淀相造成的沿晶断裂 ●杂质元素偏聚造成的沿晶断裂
(二) 疲劳断裂
疲劳断裂:
模具在循环载荷的作用下服役一段时间后所引起的断裂。
疲劳裂纹的萌生
●表面不均匀变形萌生裂纹 ●沿晶界萌生裂纹
1、表面损伤失效
由于表面的相对运动,从接触表面逐渐失 去物质的现象称为磨损。 当磨损使模具的尺寸发生变化或改变了模 具表面状态使其不能继续服役时,称为磨损 失效。
(一) 磨粒磨损
什么叫磨粒磨损?
外来硬质颗粒存在工件与模具接触表面之间,刮擦模具表 面,引起模具表面脱落的现象。
磨粒磨损机理示意图
估计模具承载能力
利用探伤手段测得裂纹尺寸后,利用公式根据材料性能, 可求出相应的临界应力
c K1C ac
估计模具剩余寿命
ac a0 Ny (da / dN )
指导修模工艺
(四) 影响断裂失效的主要因素
模具表面形状 模具材料
3 模具的过量变形失效
1.过量弹性变形失效
腐蚀磨损分类
小结
磨损是机械零件常见的一种失效形式,总是从零 件表面开始发生。各种磨损的过程和机理不同, 因此其预防措施也不同。 提高零件表面硬度,合理设计减小压应力,以及 提高表面光洁度等对降低磨损都有利。
2 断裂失效
断裂失效
模具出现大裂纹或分离为两部分和属部分,丧失服
役能力时,称为断裂失效。
模具失效形式及机理
1、磨损失效 2、断裂失效 3、塑性变形失效及多种失效形式的交互作用
失效的分类
研究失效的目的不同,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两种:按 经济法观点分类和按失效的形式及失效机理分类 1. 按经济法观点分类 正常损耗失效 产品缺陷失效 失效 误用失效 受累性失效
按失效的形式及失效机理分类
过量弹性变形失效 过量变形失效 过量塑性变形失效,模具的塑性变形 蠕变超限 失 效 韧性断裂 蠕变断裂
二 热作模具的服役条件及失效形式
热作模具是指将金属坯料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压力加 工的模具。
锤锻模 压力机锻模 热作模具 热挤压模 热冲裁模 压铸模
锤锻模在服役时不仅要承受冲击力和摩擦力的作用,还要承 受很大的压应力、拉应力和弯曲应力的作用,同时受到交替 的加热和冷却的作用。失效形式比冷作模具复杂。 主要的失效形式是磨损失效、塑性变形失效、冷热疲劳断 裂失效等。
3.冷镦模
冷镦模是在冲击力作用下,凸模使金属棒料在凹模 型腔内镦粗成型的冷作模具,主要用来加工各种形 状的螺钉、铆钉、螺栓和螺母等的毛坯。
在室温条件下工作,塑性变形大,工作环境差,凸 模承受巨大的冲击力和摩擦力;凹模承受胀力和摩 擦力的作用。
最常见的失效形式是磨损失效和疲劳断裂失效。
4.冷挤压模
晶体结构
晶体点阵(晶格)
点缺陷
线缺陷(位错)
从原子点看位错运动
从线角度看位错运动
(一) 一次性断裂
1、穿晶断裂
因拉力作用而引起的解理断裂(沿特定晶面的断裂)。
穿晶断裂原理
●位错塞积理论
σ
●位错反应理论
σ σ c σ
(001)
σ 塞积理论
(101)
σ
体心立方晶体中位错反应示意图
注意:高温下解理裂纹不易形成; 低温下易形成解理裂纹。
脆性断裂 断裂失效 应力腐蚀断裂 模具局部 疲劳断裂 断裂示意 表面磨损失效 图 表面损伤失效 表面腐蚀失效 接触疲劳失效
1、表面损伤失效
实际生产中使用的模具种类繁多,工作状态差 别很大,失效的形式及机理各不相同。 找出失效原因,并提出防护措施
磨粒磨损
表面损伤失效 (磨损失效)
粘着磨损 疲劳磨损 其它磨损 气蚀磨损 冲蚀磨损 腐蚀磨损
●沿夹杂物和第二相萌生微裂纹
在无外加机械应力的条件下,由于外部温度的涨落使零件内部产生循环应 变,由此导致的裂纹和断裂叫做热疲劳失效。在热疲劳条件下,有两种方 式可使零件产生循环应变: (1) 受热循环的零件因相邻零件的约数而不能自由的膨胀或收缩。 (2) 零件在壁厚或长度方向因快速加热或冷却而产生温度差,高温区的 膨胀受低温区的约数,反之亦然。
疲劳裂纹扩展
●裂纹扩展第一阶段 滑移面的取向与拉应力轴呈45º 角,扩展深度一般为几微米 到100微米
●裂纹扩展第二阶段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da C (K ) m dN
A:经一个加载-卸载循环后裂纹向前扩展长度 C、m:材料常数 N:应力循环次数 ΔK:应力强度因子振幅
(三) 断裂力学在模具失效分析中的作用
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弹性变形量超过模具 匹配所允许的数值,使得成型的工件尺寸或成型 精度不能满足要求而不能服役的现象。 2.塑性变形失效
由于发生塑性变形改变了几何形状或尺寸,而不 能通过修复继续服役的现象。
塑性变形失效及多种失效形式的交互作用 (一)塑性变形失效 表现形式为:塌陷、弯曲、镦粗等。
在摩擦过程中,模具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 再加上摩擦力机械作用,引起表层材料脱落的现象。
腐蚀磨损机理
模具表面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
氧化磨损:纯净金属瞬间即与空气中的氧起反应而生 成单分子层的氧化膜,且膜的厚度逐渐增长,增长的 速度随时间以指数规律减小,当形成的氧化膜被磨掉 以后,又很快形成新的氧化膜,可见氧化磨损是由氧 化和机械磨损两个作用相继进行的过程 。 特殊介质腐蚀磨损:在摩擦副与酸、碱、盐等特殊介质 发生化学腐蚀的情况下而产生的磨损,称为殊殊介质腐 蚀磨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