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与保健
3. 学前儿童血管的特点
管径粗,毛细血管丰富。 血管比成人短。 血管壁薄,弹性小。 血压低。
(二) 学前儿童淋巴系统的特点
• 学前儿童淋巴结尚未发育成熟,因此屏障 作用较差,到12、13岁时,淋巴结才发育 完善。
• 小儿的淋巴系统发育较快。淋巴结的防御 和保护机能比较显著。易患扁桃体炎(4-10 岁)。
三、学前儿童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 1.合理营养,从小预防动脉硬化。适当增加含蛋白质、 铁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预防贫血。注意合理的膳食,减 少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2.经常适度锻炼。要避免长时间的剧烈活动及要求憋气 的活动。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结束时做整理活动。剧烈 运动时不可立即停止,以免造成暂时性贫血。剧烈运动后 不宜马上喝大量开水,以免增加心脏的负担。运动时出汗 太多,可喝少量的淡盐水。
• 3. 衣着要宽大舒适。衣服狭小压迫胸廓影响呼吸;狭小的 衣领会压迫颈部的血管,使脑部血液循环受影响;紧束腰 带会压迫腹腔,影响消化器官的血液循环。
• 4. 要预防传染病和意外事故。要关心幼儿的起居和活动, 预防各种传染病,从而避免因各种传染病引起的心脏疾病。 还要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大量出血会影响健康,失血超 过血量的1/3就会有生命危险。
皮肤是感觉器官。 B、皮肤覆盖在人体表面,柔韧而有弹性,是保护
人体的一道防线。 C、调节体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D、皮肤还是排汇器官,随着汗液分泌,一些代谢
的废物被排出体外。 E、皮肤的间接内分泌作用。
二、学前儿童皮肤的特点
1. 皮肤的保护功能差 2. 皮肤调节体温的功能差
散热和保温功能不及成人,皮肤散热多,容易生 冻疮。
niè gōng
点击播放视频
féi jìng
quán
fù zhí zhǐ
• 二、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 (一)骨骼
• 1.骨骼生长迅速。
骨是由骨膜、骨质和骨髓构成。幼儿的骨骼比较柔软,软骨多。骨膜的内层细胞,在幼年时
期能形成新骨,使骨不断地伸长、增粗。大约到20~25 岁左右,骨化过程完成。
• 2.骨骼柔软易弯曲
调节人体生理功能最重要的系统,也是人意识形 成、认识世界、思考问、解决问题的构造,它的 功能的完成通过传导冲动,反对活动来实现。
二、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特点 (一)脑发育非常迅速 (二)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均衡 (三)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 (四)植物性神经发育不完善
三、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保健 (一)提供合理的营养 (二)保证空气新鲜 (三)保证充足的睡眠 (四)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生活制度
调节特点:持久,广泛,缓慢.
甲状腺的功能: 1. 对代谢的作用: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 2.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腺功能低下:表现为身材异常矮小,智力低下.
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在婴幼儿时期具有重要作用.
第八课 皮肤
一、皮肤的功能 皮肤身兼数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 A、感受触觉、压觉、痛觉、温觉、冷觉等,所以
活动前和睡觉前提醒幼儿排尿,养成习惯。
(二)保持会阴部卫生,预防泌尿道感染
1、每晚睡前清洗外阴 2、1岁以后穿封裆裤 3、大便后擦屁股从前往后擦 4、厕所、便盆每天消毒
(三)供给充足的水分
多喝水少生病
第六课 生殖系统
一、什么是生殖系统 • 组成:生殖器官和性腺 • 功能:生殖和形成性别特征
生殖系统视频
课堂讨论
1、为什么要从小教育孩子“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为什么 要注意培养幼儿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2、为什么幼儿不易发生骨折? 3、为什么幼儿骨受伤后,恢复较快? 4、为什么人到一定年龄(20—25岁左右)不再长个子? 5、为什么要让幼儿多到户外活动?你能说出哪些理由? 6、为什么幼儿园没有写字的任务? 7、为何幼儿较易掌握粗大动作,不易掌握精细动作?
(三)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保育要点
(1)培养小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加强适宜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4)严防异物进入呼吸道 (5)教育幼儿以正确的姿势活动和睡眠 (6)保护幼儿声带
• 课堂讨论:
• 为什么不要让幼儿玩扣子、玻璃珠等小物件,更 不能放入口中?
• 幼儿吃果冻时要注意什么? • 为什么国家对果冻的外形尺寸有严格的标准? • 幼儿呼吸道入异物时该如何处理?
(二)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课。
(三)上课期间一律不许使用手机。
(四)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养成主动探索问题的习 惯。
(五)课后及时复习所学内容,有疑难问题及时提出。 (六)认真、独立、按时完成作业。 (七)及时反馈意见及建议。
第一单元 学前儿童生理发育特点与保健
人体从出生至成熟,在解剖生理 方面,有很多明显的变化。人一出生 虽然就已经具有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 理功能,正如俗语所说:“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但幼儿并不是“成人” 的缩影,他们有其独特的生理特征。
输尿管(输尿) 膀胱(贮尿) 尿道(排尿) • 功能:排泄作用
泌尿系统视频
二、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特点 (一)肾脏
发育不完善,浓缩尿及排泄毒物的功能较差。
(二)输尿管
长且弯曲,管壁发育不良,易梗阻,易感染。
(三)膀胱
排尿调节能力差。
(四)尿道
尿道短,黏膜柔嫩,发育不完全,易操作易感染。
三、学前儿童泌尿系统的保健 (一)培养学前儿童及时排尿的习惯
关健词:
一、运动系统 二、呼吸系统 三、循环系统 四、消化系统 五、泌尿系统
六、内分泌系统 七、生殖系统 八、皮肤 九、神经系统 十、感觉器官
第一课 运动系统
一、什么是运动系统 • 运动系统的组成:骨、
骨连接、肌肉 • 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
保护、支持、造血等
全身骨骼(前面观) 全身骨骼(运动观)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
文县职中
钟嘉仪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的学科内容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主要研究保护和增进儿童健 康的一门科学。
• 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 • 研究内容和目的是:研究学前儿童人生理解剖特
点,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儿童的生长发育与教育 活动、教育方法、生活环境的相互关系,制订出 相应的措施,提高符合该年龄儿童的卫生要求, 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口腔中最主要的器官是牙齿,除此之外,还有 许多其他辅助结构,舌、腺体(唾液腺)、咬肌 等,使它们共同完成着:吸吮、咀嚼、吞咽、辨 味、初步消化食物,辅助发音功能
胃是个肌性结构,伸展性大,个体差异大,, 其中粘液细胞分泌的碱性粘液在中和胃酸、润滑胃粘膜、 减少胃炎、胃溃疡的发生中起作用。
(五)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使学前儿童保持愉快 的情绪
(六)安排丰富的活动及适当的体育锻炼
第十课 感觉器官
• 主要的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等, 功能各不相同,功能上的独特,使这些感觉器官 更显示它们的重要性。
• 感觉器官的特性: • 不可取代性; • 相互协同性:为视、听协同增强了对材料的记忆,
不同年龄胃的容积:新生儿 30—60ml 1—3个月 90—150ml 1岁 250—300 ml 3岁 600 ml左右 6岁 900 ml左右
胃排空时间:水: 1—15小时 母乳:2—3小时 蛋白质(Pr): 3—4小时
• 1. 吸收能力强 • 2. 消化能力较差 • 3. 肠的位置固定较差
三、学前儿童消化系统的保健
3. 皮肤渗透性,吸收性强,防止外用药物过量以免 中毒。
4. 触觉、痛觉不及成人敏感,温度觉敏感
三、学前儿童皮肤的保健 (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皮肤清洁 (二)加强锻炼 (三)注意衣着卫生 (四)不用刺激性强的洗涤、护肤品
第九课 神经系统
一、什么是神经系统 组成: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功能:它的快速反应,帮助人体及时完成功能。是
第二课 呼吸系统
一、什么是呼吸系统(点击播放视频) 鼻 咽
1. 呼吸道 喉 气管和支气管 左肺分两叶
2. 肺 右肺分三叶
二、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
(一) 呼吸器官的特点 (二) 呼吸运动的特点
(一) 呼吸器官的特点
1. 鼻腔:相对短小,鼻腔狭窄,黏膜柔嫩,富有血管。 2. 咽:耳咽管较宽、短,而且平直,易并发中耳炎。 3. 喉:喉腔狭窄,黏膜柔嫩,富有血管和淋巴组织。 4. 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管壁和软骨柔软,缺乏弹性 组织,黏膜富于血管,黏液腺分泌黏液少,纤毛运动差易 感染而发炎肿胀,引起呼吸困难。
1. 学前儿童血液的特点
血量相对比成人多,年龄越小,比例越大, 约为体重的9-12%。(成人7-8%)
血浆含水分较多,含凝血物质较少。 白细胞吞噬病菌能力较差,发生感染容易扩散。 血液循环量增加很快,容易发生贫血。
2. 学前儿童心脏的特点
心脏相对大于成人。 心排血量较少。 心率快。新生儿140/min,3-7岁85-105/min。
(一)保护牙齿,注意口腔卫生 1. 定期检查牙齿 2. 培养学前儿童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3. 教育学前儿童不用牙齿咬坚硬的东西 4. 合理营养 5. 纠正某些不良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 (三)饭前饭后不要组织学前儿童进行剧烈运动 (四)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第五课 泌尿系统
一、什么是泌尿系统 • 组成:肾脏(泌尿)
理解。 • 代偿性:当视觉丧失时,听觉、触、摸觉的功能
进一步提高。
一、视觉器官——眼
第四课 消化系统
一、什么是消化系统 消化:通过消化
管和消化液的作用 把食物分解为可吸 收成分的过程。
吸收:经消化的 食物成分通过消化 管壁进入到血液循 环的过程。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胰等
视频: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