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如何提高制度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
制度管人
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要取得工作成效,必须在制度执行力方面加以提高。
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抓好制度执行,是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检验制度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
这些年来,消防部队在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不断探索,推进了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但在制度执行力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根据当前存在的问题,只有针对制度执行力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才能进一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开展。
一、当前存在问题:
一是制度本身的不完善。
针对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的初步开展,反腐倡廉制度的各方面还存在问题。
第一,制度的可行性的不强。
制度的设置必须针对当前出现的问题对制度执行力的各个方面提出根本的、实质性的要求,而不是空洞化的要求,看似健全,却无从执行。
这不但使制度的执行难以进行,而且制度的权威也受到藐视。
第二,制度的设置没有从全局性、长期性进行考虑。
制度在执行时会出现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制度的执行。
因此,制度的设置不但要从当前的问题出发,还要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标准来反馈制度在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从各个方面使制度得以完善。
第三,制度的责任主体缺位。
制度对制度执行者的问题往往集中于制度执行者这一方面,忽略了对制度的制定者、监督者和评价者等各个方面的考虑,从而使其
他各方不能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
第四,制度责任的追究不到位。
制度在对责任的追究往往存在一定的“弹性”,不能很好的体现制度的威信,使制度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二是制度执行者的力度不强。
制度的执行者在执行反腐倡廉制度的过程中,往往出现执行制度不到位的现象。
第一,是由于一些干部的“特权”思想在作怪。
他们认为对制度的执行是对自己权利的削弱,只是在正式场合下表现自己对制度的执行和拥护,然而在平时却对自己执行的制度视而不见,自行其是。
第二,是一些干部认为这不是自己的责任,不必理睬。
他们认为制度的执行不是自己的事,不把制度当一回事,能躲则躲,躲不过则看看能不能打打“擦边球”,怀着“天塌下来有个高的顶着”的思想。
第三,是一些干部对制度的学习不到位。
他们对于制度的知识是知道有这回事即行,浅尝则止,没有深入的去了解。
当真正去执行时,却又由于对制度的不了解而不能对制度的真正执行。
二、提高方法:
一是不断加强对制度的完善。
提高制度的执行力,首先要看制度本身的可行性。
制度本身的完善是制度执行的前提。
第一,制度的规范和约束必须是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进行明确的规定,不能出现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规定,从而使制度得以真正的健全,制度的权威得以存在。
同时,制度的设立必须具有严密性,防止“弹性”的现象出现。
“弹性”是制度的大忌。
“弹性”的出现在制度执行过程中
就有可能被钻空子,使制度不能真正有效的执行。
第二,制度的设立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标准。
在考核评价标准中,必须明确规定评价的目标、要求、内容等项目,做到切实、有效。
第三,制度对于各个方面的责任主体必须明确他们的职责,并提出相关的要求,使制度得以不断完善。
第四,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在反腐倡廉的工作中,对违反其职责的相关责任人必须予以严厉的惩罚,绝不姑息迁就。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制度的权威性,切实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水平。
二是不断加强干部的学习力度。
自觉执行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根本。
制度只有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之上,执行才有最深厚的根基,这也是提高制度执行力的根本所在。
要提高反腐倡廉制度的执行力,最重要的是提高干部执行制度的自觉性。
第一,要增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只有在理论的成熟上,才能使干部在政治上保持清醒的头脑。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发生,使制度得以执行,进而推进制度执行力的提高。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使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
从中扫除“特权”思想和打“擦边球”的思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自身的责任意识。
第二,要增强对制度知识的学习。
在新的制度下来的时候,尤其是“一把手”应该重视制度的学习,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而不是只注重学习的形式。
在干部工作的实践中,对相关问题可以有效的执行。
第三,增强自律的意识。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消防部队应该营造一个“自律”的良好环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确保干部队伍的光辉形象。
三是严格监督检查机制。
监督检查是保障制度执行的重要手段,
也是制度得以执行的重要保证。
在监督检查的过程中,要做到责任的
清晰化,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落实,确保制度执行的
监察到位。
同时把监督检查与考核评价体系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制度
执行考评体系,确保制度执行平稳、有效的开展。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
同时加强新闻媒体、人民群众对制度执行的监督效果。
而且在监察中
营造一个“督查严格、违者必究”的监督检查环境,推动制度的执行,
使制度得到更好的落实。
提高制度执行力,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不仅需要党员领导干部的自觉自律,还需要完善的制度。
我们必须建
立制度运行的长效机制,注重制度的创新,才能确保各级机关对各项
制度、政策的有效执行。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员工录用管理制度
为规范试用期员工的管理和辅导工作,创造良好的试用期工作环境,加速试用员工的成长和进步,特制定目标责任制制度。
一、员工试用期规定
1、自员工报到之日起至人力资源部确认转正之日起。
2、员工试用期限为3个月,公司根据试用期员工具体表现提前或推迟转正。
(一)、福利待遇
1、试用期员工工资根据所聘的岗位确定,核算时间从到岗工作之日起计算,日工资为:月工资÷(本月天数-休假天数)
2、过节费按正式员工的1/2发放。
3、按正式员工标准发放劳动保护用品。
(二)、休假
1、试用期内累计事假不能超过3天,如果特殊情况超过3天需报董事长批准。
2、可持相关证明请病假,请病假程序和天数与正式员工要样。
3、可请丧假,请假程序和天数与正式员工要样。
4、不享受探亲假、婚假。
二、员工入职准备
1、身份证复印件一份,原件待查。
2、学历证明复印件一份,原件待查。
3、县级以上人民医院的体检报告。
4、4张一寸照片
5、部分职位(如出纳、收银员、司机、仓管)试用期员工还须须准备房产证明、户口本、直系亲属身份证复印件等。
三、行政手续
1、试用人员手续办理完毕后,由行政部向试用期人员发放办公相关用品。
2、发放工作牌,办理考勤卡。
3、试用期人员需要食宿的、由行政部安排住宿和就餐。
4、将试用期人员带入用人部门。
四、用人部门指引
1、试用员工的直接上级是“入职指引人”。
2、带领试用期员工熟悉本部门及其他部门,向其介绍今后工作中要紧密配合的部门及员工,同时介绍公司内公共场所
的位置,包括会议室、停车场、洗手间等。
3、与试用期员工进入面谈,商讨入职后的工作安排,并向试用期员工描述其工作的部门架构,岗位名称,职务,岗位职责等。
简单介绍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前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
4、教会试用期员工使用生产工具或办公用具。
5、公司有活动要及时告知试用期限人员。
6、与试用期人员进行正面沟通,引导其工作,及时了解试用期
员工在工作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