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控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控

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控
成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活动永恒的主题,其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助力企业达成战略目标。

在全球经济发展低迷,产能过剩,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加的情况下,对处于产业链末端的施工企业而言,面临施工任务不足,中标项目利润空间变窄,成本开支居高不下的巨大压力。

工程项目管理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市场需求与竞争风险进一步加剧。

如何通过降本增效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是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仅以LJ公司为例。

基于价值链管控成本的重要性
成本管控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LJ公司自1995年实施成本管理体系,2007年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将以前用后算的粗放管理逐步转变为算后用的管理理念,在提高公司综合管理水平,降本增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体系运行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长期以来,公司成本管理的主要责权在项目部。

这样的管理模式,存在管理片面、脱节,不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导致项目预算推行不顺畅,进而影响全面预算体系运行。

由于项目执行受到内、外部诸多因素影响,成本开支、经营成果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受投标影响,部分项目先天不足,中标价格不理想或最低价中标;受合同签订影响,存在部分合同条款苛刻,取费不足,资金不到位,垫资成本增加的情况。

项目执行过程中,大型项目施工周期长,结算滞后,合同关闭时间长,设计变更签证困难,造成项目施工成本增加,与预算差异大。

受客户影响,由于业主对项目管理要求(特别是HSE要求)越来越高,管理难度加大,造成施工成本增加。

受供应商(合作伙伴)影响,由于承包商素质参差不齐,影响施工进度,迫使公司临时抽调管理及施工力量,增加人工成本。

部分项目经理以此为借口,片面强调项目成本管控困难,找各种借口不编制项目预算,使项目成本缺乏预算约束。

即使编制了项目预算,但编制基础由于是基
于定额、历史或经验数据,基于财务核算口径,与实际情况脱节,也无对应的预算变更机制,在执行过程中难以适应项目变化,造成预算流于形式。

部分项目经理成本意识淡薄,对预算控制置之不理,不计成本赶进度;或者施工方案不科学造成人工、机械长时间窝工,增加成本。

项目成本无法做到事前策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考核,极易造成成本失控。

以点带面,画龙点睛。

以上分析表明,影响项目执行的因素,既包含项目部,又涵盖企业内、外部相关方,即企业内、外部价值链相关环节。

因此,项目成本管控不仅仅是项目执行环节,更是从项目投标开始到结束售后服务的全价值链业务活动。

从施工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其成本涵盖的基本价值活动主要是投标合同签订项目执行售后服务。

辅助价值活动主要包含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技术开发等。

从施工企业外部价值链分析,影响项目成本的相关方主要包含客户(业主或甲方)供应商合作伙伴(承包商)其他相关方(监理方)等。

因此,应推行基于价值链的全面预算管理,通过企业价值链要素形成有效整体联动,避免管理脱节。

进一步明确成本管理责权利。

将以往成本管理的主要责权由项目部扩展到从项目投标开始到结束售后服务的各业务单元,各司其职,避免推诿责任。

在此基础上,抓关键环节项目执行,科学管理项目。

全面预算推动项目成本管控
公司以合同管理为主线,通过项目预算管理、流程优化管理方法推动降本增效,并取得较好效果。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营造良好的全面预算管理氛围。

公司领导层达成共识,要带企业平稳度过难关,必须狠抓成本控制,切实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尤其是项目预算管理。

通过年度工作会、职代会报告将全面预算管理(项目预算管理)工作纳入当年重点工作。

通过总经理办公会,明确预算管理具体要求,要求相关部门完善相关文件制度,制
定工作方案,细化具体措施,列出各项工作节点时间表。

利用周例会、部门会议、项目检查等督促检查预算管理工作节点推进情况。

加大预算宣贯培训力度,由公司机关主责部门分层级有针对性开展成本管理体系,预算管理体系培训。

重点对项目经理进行培训,采用集中培训和专项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案例分析,项目预算执行过程培训,再由其组织项目人员培训。

制度规范,纲举目张。

只有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才能有效规范和指导预算管理工作。

公司预算管理体系由《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办法》、《工程项目费用预算编制及管理规定》及各项实施细则组成。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办法》,规范了预算组织机构及管理职责、预算管理体系、预算编制、执行、控制与调整、预算的考核与激励。

预算组织机构包含公司预算管理委员会、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预算办)、项目部及下级单位预算管理机构。

预算管理委员会是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最高管理机构,由公司最高管理层和专家组成。

负责预算管理相关制度及重大项目预算的审批,决定重大预算变更调整,指导公司预算管理办公室开展日常工作。

预算办是预算管理委员会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制定预算管理制度和政策,对各单位/项目部上报的预算进行审核和下达,对公司重点项目预算的编制、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推广成功经验,提出改进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项目部及下级单位预算管理机构负责编制工程项目、本单位收支预算,监督控制预算运行情况,向预算办提交预算执行差量分析报告。

预算办在《全面预算管理办法》框架下,细化了《工程项目费用预算编制及管理规定》。

规范项目预算(含正式预算、临时预算)的编制、审批、下达、执行和变更程序。

将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纳入公用办公平台进行业务处理,将预算开支通过预算管理平台进行控制。

二是优化预算管控机制,加大成本否决、效益否决力度,健全封顶保底、以丰补欠规定,强化预算执行力。

为解决项目预算考核缺失,项目经理成本意识淡薄的问题,配套制定了《公司工程项目经营承包管理办法》、《亏损项目问责实施细则》。

完善项目预算考核,对项目预算进行跟踪分析,每年对项目进行一次预算费用考核,奖优罚劣。

对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