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厂余热制冷冷库经济效益分析

电厂余热制冷冷库经济效益分析

电厂发电余热氨水吸收制冷5万吨冷库经济可行性分析1、项目的提出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对能源梯级利用的日益重视,冷热电联产提到重要日程,现结合泰安华能制冷有限公司热、电产品和吸收式制冷产品的优势,模拟一5万吨规模冷库采用不同制冷方式的运营成本,并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

其中冷间温度为0~2℃的高温库和冷间温度为-15~-18℃的低温库各占一半。

计划采用电厂的抽汽余热资源,利用氨水吸收制冷技术进行制冷作为冷库冷源,以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节约能源。

2、冷量估算
1)冷库高温库贮存水果、蔬菜、饮品;低温库贮存肉类、冰淇淋、水饺。

库容50000吨(高低温库各储存25000吨)。

2)制冷负荷概算
由于目前冷库土建结构尚未设计,日进出货量未知,精确的冷库负荷计算需要在土建和保温结构、日进出货量给定后才能进行。

故只能根据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进行估算。

冷库冷负荷概算指标
肉、禽、水产品
水果、蔬菜
表中,冷却设备负荷是指冷库内制冷剂蒸发负荷(冷负荷);机械负荷是指考虑
了管道冷损失后的制冷机制冷功率。

按给定的冷藏容量各为25000吨计,取适当的蒸发器换热温差,则低温库需要蒸发温度为-22℃的冷负荷1750kW。

压缩制冷机功率为875kW;高温库需要蒸发温度为-5℃的冷负荷5250kW。

在采用压缩制冷情况下,压缩制冷机功率1750kW。

两库总计需要冷负荷7000kW。

在采用压缩制冷情况下,制冷压缩机总功率2625kW。

3、方案技术经济评价
50000吨级冷库制冷设备可选的技术方案有2种:
1)采用消耗电力的以氨或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压缩式制冷系统。

2)利用低压蒸气为热源的单级氨水吸收制冷系统。

现对上述2种备选方案进行初步的技术经济评价。

其中,取折算的制冷设备满功率运行时间系数为0.65,即制冷设备每天按满功率运行15.6小时,每年满功率运行运行时间为5694小时。

电价=0.7元/kWh,蒸汽为余热,并且系电厂自用,不计费。

(1)压缩制冷方案
a.压缩制冷机组购置费
目前冷库用压缩制冷机组单位制冷量售价约为0.1万元/kW,7000kW制冷量的压缩制冷机组购置费用700万元。

b.运行费用
压缩制冷机组实际满功率运行功率为2625kW,满功率运行时每小时耗电2625 kWh,电价按0.70元/度计算,则每小时电费1837.5
元/h。

年运行5694小时计,则年运行电费为1046.3万元/年。

c.设备维修、维护费用
由于制冷压缩机内运动机械的摩擦作用,部分零部件需要定期更
换,机组需要定期保养和维修。

因此,设备的年保养和维修费用较高。

压缩制冷系统年维护费约为总购置费的15%,为105万元/年。

(2)蒸汽驱动的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方案
冷工作原理单级循
环是吸收式制冷循环
的基础, 其工作流程
如图1所示。

该循环主
要由发生/精馏、冷
凝、节流、蒸发、吸
收过程组成。

氨含量
从吸收器中流出, 送入泵中获得高压后进入精馏塔和发生器。

对发生器中的浓溶液进行加热,浓溶液就被分离为氨含量较低的溶液(稀溶液)和含水分的氨气。

含水分的氨气经精馏塔后可得到纯度很高的氨气(99.5%以上)。

高温高压的稀溶液经溶液热交换器降温并减压后,流回吸收器,吸收从蒸发器来的氨气。

另外, 从精馏塔顶出来的高纯度氨气在冷凝器内冷却为氨液, 流过节流阀节流降压成为低温汽液混合物, 进入蒸发器内吸收低温热量, 产生制冷效应。

完成制冷后的
氨蒸汽流回吸收器被贫液吸收, 并冷却到环境温度。

采用单级氨水吸收制冷系统的条件见图2。

从图中可见,当蒸发温度为-22℃,冷却水温度为30℃时,单级氨水吸收制冷系统需要的最低热源温度为145℃,
0.4Mpa(G)以上的饱和蒸汽即能满足单
级氨水吸收制冷要求。

单级
吸收制冷循环主要设备有:发生器、精馏塔、冷凝器、蒸发器、吸收器、溶液泵、过冷器、溶液热交换器、冷却水系统和控制系统。

a.单级氨水吸收制冷机组购置费
大型单级氨水吸收制冷机组单位制冷量售价约为
0.18万元/kW ,7000kW 制冷量的单级吸收制冷机组购置费用为1260万元。

b.运行费用
从图3中可以看到,当蒸发温度为-22℃,年平均冷却水温度为30℃时,单级余热制冷机组的热力系数约为0.47。

蒸发温度为-5℃,年平均冷却水温度为30℃时,单级余热制冷机组的热力系
图2 单级氨水吸收制冷最低热源温度
图3 单级氨水吸收制冷热力系数
数约为0.55,机组平均热力系数为0.51。

压力0.4MPa(G),温度151.85℃)蒸汽比焓为 2748.5kJ/kg,设计出制冷机的冷凝水温度为145℃,比焓为612.3 kJ/kg,则每公斤蒸汽放热量为2136.2 kJ/kg,7000kW冷负荷需要消耗的蒸汽量为7000÷0.51÷2136.2=6.42 kg/s=23.1t/h
单级余热制冷系统大约要消耗压缩制冷所消耗电量10%的电力,需要电费为183.75元/h,年运行5694小时,运行费104.6万元/年。

c.设备维修、维护费用
氨水吸收制冷系统内运转的设备只有溶液泵,其余均为换热设备。

设备的年维护费用较低,取为10万元/年。

4、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汇总
以上为2种制冷方案技术经济评价。

汇总如表1
表1 2种制冷方案技术经济评价单位万元
*建、安费的差别在于压缩制冷机需要专用机房,而氨水吸收制冷机为露天安放增额投资回收期(年)=投资额差/年运行费用差的绝对值
全额投资回收期(年)=投资总额/年运行费用差的绝对值
相关数据:
a.50000吨冷库的建筑面积约4.8万㎡
b.冷藏库平均造价:1800元/㎡(含土建、保温、制冷终端)
5、结论
通过2种制冷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可以看到,采用余热制冷技术可以取得长期较好的经济效益。

国家《“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规定,余热余压利用符合节能减排政策,电厂的热、电、冷联产可以大大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使电厂的效益大大提高,燃料的利用效率可以由原来的31%,提高到60%以上。

氨水吸收制冷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回收工业生产环节中的大量余热,制冷用于冷库可以取代压缩机,并且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