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话语流音变08

普通话语流音变08


声调音变训练
(二)“一”、“不”的变调 1.“一”的原声调是阳平55。除了上声字 之外,“一”的变调可以说是最多的。除单 念、序数词或在词语句子末尾时念本调,其 他情况都要发生声调变化。“一”的读法有 四种: (1)、读原声调阴平(55): 万一 唯一 “八一” 安全第一 始终如一 一九九一 数一数二
普通话语流音变
ie→ier 台阶儿 táijiēr 花鞋儿huāxiér üe→üer 新月儿 xīnyuèr 丑角儿chǒujúer u→ur 露珠儿 lùzhūr 糨糊儿jiànghúr ao→aor 花招儿 huāzhāor 草帽儿cǎomàor ou→our 起头儿 qǐtóur 纽扣儿nǐukòr iao→iaor 纸条儿 zhǐtiáor 小鸟儿xiǎoniǎor iou→iour 加油儿 jiāyóur 气球儿qì qiúr
普通话语流音变
(三)儿化韵母的发音 一些方言没有“儿化韵”,在练习“儿化韵” 的发音时,容易简单地在韵母音节后面加上 一个“儿”字音。如把“面条儿”读成“面 条”+“儿”,这是不对的。“儿化韵”里的 “儿”不是一个单独的音节,而是在一个音 节的末尾音上附加的卷舌动作,是那个音节 因儿化而发生音变。其规律如下:
普通话语流音变
四、“啊”的音变训练 普通话中的“啊”,是一个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 音。当作为叹词用在句首时,仍念“a”的声音,它 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种声调,这是跟说话 人的思想感情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的。例如: 啊(á),你说什么? 啊(ǎ),原来是这么回 事! 啊(à),你来啦! 但是,当“啊”作为语气助词处在句子末尾时, 由于受前面那个音节末尾因素的影响,读音常发生 变化,出现音变现象。语气词“啊”的音变的音变 规律是:
例如:(1)两个上声字相连: 水桶 奖赏 首长 反省 旅美 美好 领导 了解 小姐 许久 (2)三个上声字相连:可以根据词语含义适 当分组,有的前两个上声变成近似阳平 (35),有的第一个上声也可以变成半上 (211)。这要依据词语的搭配和习惯读法 而定。词语结构是“双音节+单音节”时,开 头、当中的上声音节调值变为35.
普通话语流音变
3. 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头的字以及夹在重叠 动词中间的“一”或“不”等。 例:爸爸 姐姐 姑姑 娃娃 听听 劝劝 跑一跑 去不去 研究研究 拾掇拾掇 4. 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上、 下、里、边、面等。 例:桌子上 床底下 村子里 左边 后面 5. 名词和代词的后缀:子、头、儿、么等。 例:凳子 箱子 馒头 木头 那儿 什么
声调音变训练
一、声调音变训练 我们的语言常是音节与音节相连的。在 语流中,音节连续发音时,由于邻近音节声调 的相互影响,有些音节的声调起了一定的变 化,而与单字调值不同,这种变化就叫做 “变调”。 例如“组”“长”连着念,听起来像是 “族长”,变调多数是受后一个音节声调影 响引起的。普通话里最常见的变调现象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轻声
二、轻声的发音训练 (一)轻声的概念及性质:普通话的每一个音节都有 它自己独立的声调,可是在语流中,许多词或句子 中的音节发生了音变,整个音节弱化,失去了原有 的声调而读成了一个又短又轻的调子,这种现象就 叫轻声。一般地说,任何一种声调的字,在一定的 条件下,都可以失去原来的声调,变读轻声。 例如,“萝卜、馒头、说过”这些词语里的“卜、 头、过”,它们单独念时分别读阳平、阴平、阳平、 去声,可是在这些词语里都读得既短又轻,我们把 这些读轻声的字,叫轻声字。
普通话语流音变
2、韵尾是i的韵母儿化,失落韵尾,变成主要元 音加上卷舌动作。例: ai→ar 一块儿 yí kuàr 小孩儿 xiǎohár ei→er 香味儿 xiāngwèr 刀背儿 dāobèir 3、收-n的(除in,ün外)韵母儿化,失落韵 尾-n ,主要元音卷舌。例: an→ar 心坎儿 xīnkǎr 花瓣儿huābàr ian→iar 一点儿 yǐdiǎr 一点儿yīdiǎr üan→üar 菜园儿 càiyuár 泳圈儿yǒngquār uen→uer 没准儿 méizhuěr 没准儿méizhǔr
普通话语流音变
1、韵腹或韵尾是 a、o、e、ê、u(包括ao、 iao中的o[u])的韵母儿化 ,韵母直接卷舌。 例如: a→ar 打岔儿 dǎchàr 马扎儿 mǎzhār ia→iar 豆芽儿 dòuyár 脚丫儿jiǎoyār ua→uar 浪花儿 lànghuār 牙刷儿 yáshuār o→or 山坡儿 shānpōr 锯末儿jǜmòr uo→uor 大伙儿 dàhuǒr 酒窝儿jiǔwōr e→er 秧歌儿 yānggēr 方格儿fānggér
声调音变训练
2.“不”的原声调是去声(51)。它的变调和 “一”基本相同。“不”的读法有三种: (1)在非去声前、单念或在词语、句子末尾 时,读原声调(51): 不多 不行 不朽 不好 不成 不求甚解 不可磨灭 不伦不类
声调音变训练
(2)在去声前,读阳平(35): 不怕 不够 不但 不变 不会 不露马脚 不屑一顾 不必客气 (3)夹在词语中间时,读轻声(次轻音): 开不开 了不起 说不准 差不多 去不去 肯不肯 请不来 好不好
普通话语流音变


韵尾是in、ün的,儿化时去掉韵尾n,加央 e,再加卷舌动作。例: in→ier 脚印儿 jiǎoyièr 背心儿 bèixier ün→üer 人群儿 rénquér 合群儿 héqúer 韵尾是i、ü 的,儿化时后面加卷舌音“er”。 例: i→ier 小鸡儿 xiǎojiēr 眼皮儿 yǎnpiér ü→üer 金鱼儿jīnyuér 凑趣儿 còuquèr
普通话语流音变
2、确定词性的作用。 例:画 huà (动词),画儿 huàr (名词); 盖 gài (动词),盖儿 gàir (名词); 破烂pòlàn (形容词),破烂儿pòlànr(名词); 尖 jiān (形容词),尖儿 jiānr (名词) 3、表示细小、亲切、喜爱或轻蔑、鄙视等多种感 情色彩或语气。 例:小孩儿 宝贝儿 门缝儿 小草儿 一会儿 好玩儿 小皮球儿 火柴棍儿 豆腐丝儿 红嘴唇儿
声调音变训练
(2)在去声前读阳平(35): 一架 一样 一切 一片 一切 一触即发 一见如故 一箭双雕 (3)在非去声(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 (51): 一般 一天 一根 一直 一头 一往情深 一言为定 (4)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次轻音): 想一想 看一看 走一走 跳一跳 拖一拖 谈一谈 管一管 说一说
普通话语流音变
3、韵尾是舌尖元音-i,儿化时变央e 再加上卷舌动作r。例: -i(前)→er 新词儿xīncér 铁丝儿tiěsēr -i(后)→er 没事儿méishèr 树枝儿shùzhēr
普通话语流音变
7、收- ng的韵母儿化,-ng韵尾同前面的主要元音 合成鼻化元音(即发音时口腔鼻腔同时共鸣,称做 “鼻化音”,用 ~ 表示),同时加上卷舌动作。 例: ang→ar 帮忙儿 药方儿 iang→iar 唱腔儿 着凉儿 eng→er 凉风儿 门缝儿 uang→uar 竹筐儿 蛋黄儿 ong→or小虫儿 胡同儿 ing→ier 铜铃儿 大兵儿 iong→ior 狗熊儿
普通话语流音变
普通话语流音变
在交际中,人们说出的话是连续发出的, 一连串的话语便形成了一定的语流,在语流 当中,音素和音素之间,音节和音节之间不 可避免地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引起 语音上的细微变化,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 “语流音变”。 普通话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变调、轻声、 儿化和“啊”的变读四种。
普通话语流音变
(二)儿化的作用:儿化不是一种单纯的语 音现象,它具有区别词义、确定词性以及表 示感情色彩等方面的作用。 1、区别词义的作用。例: 眼 yǎn 眼睛,眼儿 yǎnr 小洞,小窟窿; 头 tóu 脑袋,头儿 tóur 领导,首领,一端; 信 xì 信件,信儿 xì 消息; n nr
声调音变训练
(一)上声的变调:普通话上声字除单 念或在词尾、句尾时声调不变外,其他 情况都要发生变化。可以说上声字声调 的变化最大最多,它在与其他音节结合 时,不是丢掉下降的部分,就是失掉上 升的部分。 1.上上相连时,第一个上声,变成近 似阳平(35),即由214变成35。
声调音阳平、去声、轻声)前,变 为半上,调值由214变为211。 例如: (1)在阴平前:北京 统一 首都 奖杯 普通 (2)在阳平前:海洋 祖国 讲台 主持 改革 (3)在去声前:晚饭 感谢 广大 美术 土地 (4)在轻声前:尾巴 里头 脑袋 伙计 老婆
普通话语流音变
11. 一批常用的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 上要读轻声。 例:牡丹 西瓜 玻璃 窗户 算盘 大夫 编辑 扎实 唠叨 应付 招呼 稀罕 便宜 客气 动静 干部 行李 包袱 喜鹊 太阳 萝卜 钥匙 风筝 被窝 胳膊 规矩 阔气 朋友
普通话语流音变
三、儿化的发音训练 (一)儿化的概念 “儿化”是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 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 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这种卷舌化了的 韵母就叫做“儿化韵”。如称“花儿”中的 “花”韵母为儿化韵。
普通话语流音变
1)在a、o、e、 ê 、i、 ü 后面读“呀”: 画啊、真多啊、去啊、对啊 2)、在u、ao、iao后面读“哇”: 多好 啊、快跑啊、真巧啊 3)、在-n后面读“哪”;在-ng后面读 [nga]:小心啊、一样啊、讲啊、行啊 4)、在z、c、s后面读[za];在zhi、chi、 shi后面读[ra]:深思啊、写字啊、是啊、 吃啊
普通话语流音变
6. 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 例:进来 出去 跑上来 走下去 看起来 说出来 夺回来 7. 某些量词:个、头、条等。 例:二个人 三头牛 四条毛巾 8. 动词后面的某些补语常读轻声。 例:打开 站住 关上 9. 人称代词做宾语时,常读轻声。 例:找我 喊你 请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