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状》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 不嗛,辄奋击。
嗛(qiàn),通“慊”,满足,快意。
2.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3. 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恭。
4. 出入岐周邠斄间。
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二)词类活用
1.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坏:使动用法,使……坏。
2.晞一营大噪,尽甲。
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
3.乃我困汝。
困: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4.遇不可,必达其志。
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5.裂裳衣疮。
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
6.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使动用法,使……败坏。
(三)省略句、判断句
1. 王子晞为尚书,其领行营节度使,寓军于邠州,其纵士卒无赖。
2. 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于梁木上。
3. 段公,仁信大人也。
(四)状语后置句
1. 请辞于军。
(五)宾语前置句
1. 欲谁归罪。
(六)定语后置句
1. 邠人偷嗜暴恶者。
偷嗜暴恶之邠人。
(八)多义词
1. 状
(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
陈述事实的一种文书。
(2)太尉判状,辞甚巽。
判决书。
(3)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逸事状。
2. 其
(1)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代词,那。
(2)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代词,它的。
3. 注
(1)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
附着。
(2)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敷上。
4. 甲
(1)晞一营大噪,尽甲。
穿上铠甲。
(2)皆解甲。
铠甲。
5. 辞
(1)无伤也,请辞于军。
致辞。
(2)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辞却。
(3)太尉判状,辞甚巽。
言辞。
6. 以
(1)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介词,凭。
(2)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介词,因。
(3)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介词,把。
(4)又以刃刺酒翁。
介词,用。
7. 愧
(1)尚不愧奴隶耶。
愧对,动。
(2)然闻言则大愧。
羞愧,形。
8. 信
(1)仁信大人也。
讲信义。
(2)言信行直。
言语真实。
9. 市
(1)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
集市,名词。
(2)市谷代偿。
买,动词。
10. 固
(1)尚书固负若属耶。
难道,副词。
(2)泚固致大凌三百匹。
坚决,坚持,形容词。
11. 请
(1)请辞于军。
请让我。
(2)请改过。
请求。
(九)异义词
1. 纵士卒无赖。
古义:指横暴。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2.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古义:钱财和货物。
今义:指货物。
3. 折人手足。
古义:指手和脚。
今义:比喻弟兄,或指举动、动作。
4.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古义:①“生民”,避太宗之讳,指老百姓。
②单音词连用。
今义:①陌生人。
②指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正确道理。
5. 请假设草具。
古义:假,借用。
设,置,安排。
今义:姑且认定。
6. 段公,仁信大人也。
古义:指长者。
今义:指成年人,区别于“小孩儿”。
7. 一夕自恨死。
古义:羞愧。
今义:指怨恨。
8. 朱泚幸致货币。
古义:指财物。
今义:指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