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鹧鸪的人工孵化经验

鹧鸪的人工孵化经验


保持在65%~70%。
• 翻蛋 为使种蛋受热均匀,使胚胎发育正 常,必须通过人工或自然翻蛋,从入孵的 第二天起,一般2~3小时翻一次,第二十
• 天即可停止。
• 照蛋 种蛋孵化5~7天即可首次照蛋,正
常蛋可发现胚胎上的眼点,蛋内颜色发红
并带有血丝;蛋黄扩大,偏于一侧。无精 蛋无任何变化,蛋黄完整,蛋清透明,要 及时将其取出。照蛋次数应根据具体情况
• 而定,主要检查胚胎的发育情况,并及时
取出死胚蛋。
• 晾蛋。在孵化期间,要注意进行晾蛋,每
次晾到32℃~33℃即可。孵化中期,每次晾 蛋时间是10分钟~15分钟;后期及天热时, 每天晾蛋30分钟;23天~24天后,可不再进
• 行晾蛋。
• 照蛋。孵化期间要进行两次照蛋,第1次照
蛋要在入孵后7天~8天进行;第2次照蛋要
• 的孵化出雏率。
• 出雏和出雏后的管理出雏后,要把绒毛已

干的雏鹧鸪捡出,放在盛雏箱内,盛雏箱
底部要垫上松软的干垫草或软纸。对已啄 壳但无力出壳的胚雏,可进行人工助产, 但助产要待雏鸪的尿囊血管干枯后进行,
• 不可助产过早,导致雏鸪死亡。
鹧鸪的人工孵化经验
• 选蛋 尽量利用产下两周以内的种蛋,并 剔出双黄蛋和畸形蛋。选好以后用30℃的 温水加0.1%的高锰酸钾溶液将种蛋浸泡3分 种,取出后晾干即可入孵。 • 温度 孵化成败的关键在于温度,在孵化 前期1~7天,机温保持在37.8℃,8~20天
• 保持在37.5℃,21~24天(出壳)保持在
37.2℃。
• 湿度 湿度的大小要根据胚胎发育的各个
阶段进行调整,孵化前期相对湿度应保持 在60%~65%,中期55%~60%,到了孵 化后期,为了使空气中的水分与二氧化碳
鹧鸪养殖网/zg/
• 共同作用于蛋壳,使碳酸钠变为碳酸钙,
使蛋壳变脆,以利于雏鸪啄壳,应将湿度
在入孵后的20天进行。 • 出雏前的准备在第2次照蛋时,要把发育正 常的蛋转到出雏器内,继续进行孵化到出
• 雏。出雏用的蛋盘要放平,防止挤压,否
则会影响出雏率和出雏质量。在出雏盘上
要加盖网片,以免鹧鸪出壳后逃脱。出雏
箱的温度要比孵化器的温度低0.5℃~1℃,
落盘后要注意出雏器的通风量,适当增加
水盘,提高湿度,以利于出壳,提高鹧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