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原理第七章 统计指数
➢一种专门的对比分析指标,具有相对数形式(%)
➢指数通常是不同时间的现象水平的对比,也可以是不同 空间的现象水平的对比。实际与计划。
2020/5/31
3
(一)指数的概念
• 广义指数:从广义上说,一切比较相对数均可称之为指数。(个体指数) 指一切用以表明所研究事物变化方向及其程度的相对数。如发展速度、 计划完成相对数。
q1/q0 的问题,办法就是引入同度量因素:
件 114.29 单位成本,使其过渡到价值量(总成 本),然后就可以直接相加总。
套
92.86
q1 这是不能直接相加总的
台
110.00
q0
必须引入同度量因素: 单位成本
q1 p ,价值量是可以相加总 的
q0 p
15
商品 类别 甲 乙 丙
2020/5/31
二、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550 500)(0.6 0.7)
555 (5 元)
质量指标指数也是同样的道理:
p1 p0 q1 p1 p0 q0 p1 p0 q1 q0
555 (5 元)
数量指标(产量)和质量指标(单位成本)
互为同度量因素(权数)。
2020/5/31
22
综合指数的编制原则:
➢当指数化指标是数量指标时,同度量 因素(质量指标)的时期固定在基期。 【数 基】
q0 p0
(q1
q0)p0
6(0 元)
Kq
q1 p1 q0 p1
950 895
106.15%;q1 p1
q0 p1
(q1
q0)p1
5(5 元)
Kp
p1q0 p0q0
895 840
106.55%;p1q0
p0q0
(p1
p0)q0
5(5 元)
Kp
p1q1 p0q1
950 900
105.56%;p1q1
2020/5/31
§3、平均数指数
一、加权算术平均指数(以基期总值[∑p0q0])为权数的算术平 均指数最为常用)
⑴为了对复杂现象总体进行对比分析,首先对构 成总体的个别元素计算个体指数,所得到的无量 纲化的相对数是编制总指数的基础;
⑵为了反映个别元素在总体中的重要性的差异, 必须以相应的总值指标作为权数对个体指数进行 加权平均,就得到说明总体现象数量对比关系的 总指数。 平均指数的两个问题:
Kp
p1q0 p0 q0
Kq
q1 p1 q0 p1
Kp
p1q1 p0 q1
2020/5/31
20
同度量因素的权数作用:
K qp
q1 p1 q0 p0
950 840
113.10%;q1 p1
q0 p0
950 840 110(元)
Kq
q1 p0 q0 p0
900 840
107.14%;q1 p0
➢当指数化指标是质量指标时,同度量 因素(数量指标)的时期固定在报告期。 【质 报】
2020/5/31
23
综 合 指 数
2020/5/31
Kq
q1 p0 q0 p0
Kp
p1q1 p0 q1
24
三、综合指数的其他类型:
(一)、马歇尔— 埃奇沃斯指数
(对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进行平均)
Eq
➢ 因为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不能直接相加,三种产 品的个体单位成本指数就不能直接加起来,用简 单算术平均的方法去求解三种产品的综合变动 (或者是平均变动)。
计量 单位
指数(%) ➢ 因为:产量×单位成本 = 总成本 要解决三种产品单位成本不能直接相加总的
p1/p0
问题,办法就是引入同度量因素:产量,使其过
Kp
p1q0 p0q0
895 840
106.55%
p1q0 p0q0 ( p1 p0 )q0 895 840 55(元)
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平均增加了6.55%,
总成本增加了55元。
Kp
p1q1 p0 q1
950 900
105.56%
p1q1 p0q1 (p1 p0)q1 950 900 5( 0 元)
p0q0
p0q0
1.125 280 1.3333 210 0.8571 350 280 210 350
895 106.55%(55元) 840
2020/5/31
28
加权平均指数计算的结果与拉氏指数计算的结果 完全相同。事实上,当个体指数与总值权数之间 存在一一对应关系时,基期加权的算术平均指数 恒等于拉氏指数。即:
– 选择代表规格品
2. 确定权数
– 利用已有的信息构造权数 – 主观权数
3. 计算方法
– 确定适当的方法
总指数编制的基本问题
1. 先综合、后对比的方式,即“综合指数法” 编制综合指数的基本问题是“同度量”问题
2. 先对比、后平均的方式,即“平均指数法” 编制平均指数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合理加权”
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平均增加了5.56%,
总成本增长了50元。
2020/5/31
19
拉氏指数与帕氏指数的比较:
➢ 拉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 都固定在基期。
➢ 拉氏指数是单纯反映指 数化指标的数量变动。
❖ 帕氏指数的同度量因素 都固定在报告期。
❖ 帕氏指数比拉氏指数更 具有现实意义。
Kq
q1 p0 q0 p0
➢同度量因素同时还起到对指数化指标加 权的作用。(权数)
2020/5/31
17
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Kq
q1 p0 q0 p0
400 0.8 650 0.3 550 0.7 350 0.8 700 0.3 500 0.7
900 107.14% 840
q1 p0 q0 p0 q1 q0 p0 900 840 60(元)
p0q1
(p1
p0)q1
5(0 元)
从Kq中可以看出两者的计算结果并不相同,
当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时,单纯反映产量的变动;
当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时,就不仅反映产量的变动,而 且还包括产量与单位成本同时变动的部分。如:
2020/5/31
21
q1 q0 p1 q1 q0 p0 q1 q0 p1 p0 (共变量影响因素) 400 3500.9 0.8 650 7000.4 0.3
K p
➢ 根据总指数的编制方式的不同,分为“综合
个体指数 :反映单一项目的变量变动 如一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变动 总指数 : 反映多个项目变量的综合变动 如多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的综合变动
指数”、“平均指数”和“平均指标对比指 数”。 ➢ 按选择的基期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
数量指数 :反映物量变动水平。如产品产量指数、商 品销售量指数等 质量指数 :反映事物内含数量的变动水平。 如价格指数、产品成本指数等
2020/5/31
第七章 统计指数
2020/5/31
2
第七章 统计指数(Index numbers)
§1、统计指数的概念和分类 一、指数的概念、性质、作用:
➢指数最早起源于测量物价的变动。
➢统计指数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统计指标,可以用来分析许 多社会经济现象。如:生产指数、股价指数、物价指数、 购买力平价指数等。
渡到价值量(总成本),然后就可以直接相加总。
件
112.50
套
133.33
台
85.71
p1 这是不能直接相加总的 p0 必须引入同度量因素: 产量
p1q ,价值量是可以相加总 的 p0q
16
同度量因素:在综合指数的编制中,同度量因素的
引入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就是将“不能同度量的现象”转化为 “同度量的现象”
三种产品的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平均增加了7.14%;总成本增长了60元。
Kq
q1 p1 q0 p1
950 895
106.15%
q1 p1 q0 p1 (q1 q0)p1 950 895 5(5 元)
三种产品的产量报告期比基期平均增加了6.15%;总成本增长了55元。
2020/5/31
18
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14
一、数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商品 类别 甲 乙 丙
2020/5/31
➢ 因为不同使用价值的产品不能直接相加, 三种产品的个体产量指数就不能直接加起
来,用简单算术平均的方法去求解三种产
品的综合变动(或者是平均变动)。
计量
指数 (%)
➢ 因为:产量×单位成本 = 总成本
单位
要解决三种产品产量不能直接相加总
2020/5/31
25
平均指数的概念和特点
(一)平均指数的概念 平均指数是从个体指数出发,并以价值量指标为权数,通
过加权平均计算来测定复杂现象的变动程度,是个体指数的加 权平均数。 (二)平均指数的特点
平均指数编制的基本方法是“先对比,后平均”。所谓“ 先对比”,是指先通过对比计算个体指数;所谓“后平均”, 则是将个体指数赋予适当的权数,加以平均得到总指数。
q1
p0
2
p1
q0
p0
2
p1
q1 p0 p1 q0 p0 p1
E p
p1
q0
2
q1
p0
q0
2
q1
p1 q0 q1 p0 q0 q1
(二)、理想指数(费雪指数)
Fq Fp
q1 p0 q1 p1 q0 p0 q0 p1 p1q0 p1q1 p0 q0 p0 q1
2、引进同度量因素后,为了单纯反映指数化指标的变动,同度 量因素在分子和分母必须固定在同一个时期。
【即选择在报告期或基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