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

第六章儿童语言的发展


19
• 汉语拼音z、c、s,zh、ch、sh在普通话 是两组不同的音位,在南方许多方言是同 一组音位。
• 一个音位包含一些不同的音,这些音是音 位的变体。例如普通话“三”字发音是san, 这是标准发音,是音位的“典型”;如果 是一个大舌头的人,他的发音可能是than。 S和th属于同一个音位,这个音位有两个变 体。
第六章 学前儿童语言的发展
2020/11/3
1
•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凡有人类的 地方就会有语言。世界上到底有多少种语 言呢?据东德出版的《语言学及语言交际工 具问题手册》说,现在世界上查明的有 5651种语言。在这些语言中,约有1400多 种还没有被人们承认是独立的语言,或者 是正在衰亡的语言。但儿童都可以在出生 后的几年内掌握这些交流工具。
2020/11/3
2
本章主要内容
• 本章关于语言发展的概述,主要围绕两个 传统的发展问题。其一,是关于典型的语 言发展过程的描述,始于婴儿最早的再认 能力,到儿童最初能使用单词、句子以及 比较复杂的话语。其二,涉及对语言习得 的解释以及相关的研究发现。
2020/11/3
3
• 儿童语言发展又称语言获得,指的是儿童 对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获得。主要指 口头语言中的说话和听话。
2020/11/3
18
• 音位是一个语言系统中能够区分词义的最 小的语音单位。
• 即具有确定这个词之所以是这个词、不是 那个词的作用的单位。 例如,在汉语中,p 与b就是两个不同的音位,因为它们分别是 两个不同的音,能够作为不同的声母与元 音搭配而成不同意义的词,比如“泼”和 “播”。
2020/11/3
• 一、语言产生的准备 • 二、语言理解的准备
2020/11/3
7
一、语言产生的准备(0-1岁)
• 语言产生方面的准备可以粗分为两个小阶 段:
• 反射性发声阶段和牙牙语阶段
2020/11/3
8
• 1.反射性发声阶段:
• 婴儿一出生就大声哭叫,这是最初对环境 的反射性发声。约从第5周始,发出非哭叫的 反射性发声。先是发音器官的偶然动作, 随后以活动自己的发音器官为乐而发出许 多非哭叫的声音。最初发出类似于后元音、 u、等,然后出现辅音h、k、p、m、等。 这些反射性发声对儿童来说并不具有信号 意义。
(妹妹等)。但这时的发音实际上仍是无 意义的、不能被理解的。
2020/11/3
12
• 从牙牙语期开始,儿童在发音方面需经过 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一方面逐步增加符 合本族语的声音;另一方面又需逐步淘汰 环境中用不着的声音,最终达到会说出第 一个能被理解的单词。
2020/11/3
13
• 牙牙语就是类似成人语言中所使用的那些 音节的重复。牙牙语的作用不在于通过牙 牙语掌握特殊的感觉运动技能,也不在于 具体的发某个音以便以后使用,而是通过 牙牙语学会调节和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
• 言语是双向的活动过程,包括对语言的接 受和发出。但是在儿童言语活动发生发展 的过程中,两种过程并不完全是同步的, 感知和理解语言先于语言表达的发生发展。 换句话说,儿童语音知觉发生发展在先, 正确语音发生发展于后。
2020/11/3
4
• 语言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有生理发育正 常的儿童都能在出生后四至五年内未经任何正 式训练而顺利地获得听、说母语的能力,其发 展的速度是其他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所 不能比拟的。
2020/11/3
9
• 2.牙牙语阶段:
• 第1年中期出现与语音极为相似的声音,并能 将辅音和元音结合连续发出,如ba-ba、mama,da-da 等类似“爸爸”、“妈妈”等单 音节语音。其实这些声音对于婴儿来说也是 毫无意义的,他们只是以发音做游戏从而得 到快感。
2020/11/3
10
• 婴儿约自第9个月开始,咿呀语的出现频率达 到高峰,已能重复不同音节的发音,还能 发出同一音节的不同音调。
• 语言发展何以能如此迅速而顺利地进行?受哪 些因素所制约?其发展的过程和一般模式是什 么?这些问题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成为发展 心理学家、心理语言学家所普遍关注和热烈讨 论的问题。
2020/11/3
5
• 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1、通过对儿童语言获得的研究可以为儿童 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提供依据,为思维和 语言关系这个理论问题提供资料;
– 语词理解:8-9个月,因为已经听懂成 人的一些语言,表现对语言作出相应 的反应。如“拍手”。(出现了被动 性的语言)
2020/11/3
16
第二节 语言发展期
语音的发展 词义的发展 句子的发展 语用技能的发展
2020/11/3
17
一、语音的发展
• 语音是指语言的声音。
• 研究发现,儿童是以音位为单位来获得 语言。音位有很多变体,他们通过区别 特征掌握语音。但儿童不是学习个别的、 孤立的单音,而是通过学习词来学习语 音的。
• 此时婴儿能发出的声音很多,不限于本族 语的声音。而且不同种族、不同社会文化 环境下生长的所有婴儿发出的声音都很相 似,甚至聋儿在此时期也能像正常儿童一 样发出咿呀语,只因其缺乏听觉反馈,咿 呀语停止得比正常儿童早些。
2020/11/3
11
• 同时已开始模仿别人的声音,近似于词的 音节增多,如jie -jie(姐姐)、mei-mei
2020/11/3
14
王振宇关于语言发展的准备:
• 第一阶段,简单音节(0-3个月) • 第二阶段,连续音节(4-8个月) • 第三阶段,模仿音节(9-12个月)
2020/11音知觉:几个月的婴儿已具备了语 音范畴知觉能力,即能分辨两个语音 范畴之间的差别。(听准音)
2、语言发展研究的结果还可为幼儿语言教 材的编写和语言教学提供依据,并可用作 诊断儿童个体语言发展速度和水平的指标。
2020/11/3
6
第一节 语言准备期
• 语言发展是从儿童在1岁左右讲出第一个 真正的单词开始的。因此,通常以单词 的出现为界,将整个过程划分为语言准 备期和语言发展期两大阶段。
• 语言准备期也称前语言期。一般把儿童 出生到能够说出的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 词之前这一时期划为前语言时期。具体 可分为产生和理解两个方面的准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