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述1.1建设项目的特点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靖边能源化工园区一期启动项目是延长石油集团依托靖边县资源优势,按照煤气油综合利用、一体化开发的要求建成的大型化工项目。
主要以煤、气、渣油为原料,建设180 万吨/年甲醇(全部为中间产品、不外销)、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150 万吨/年渣油催化裂解、2×30 万吨/年聚乙烯(30万吨/年LLDPE 装置和30万吨/年HDPE装置)、2×30 万吨/年聚丙烯(30万吨/年PP1线、30万吨/年PP 2线)、9 万吨/年MTBE 和4 万吨/年丁烯-1联合装置等8 套主装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设施、辅助工程设施、环保设施等。
项目占地面积约为4km2,工程投资273亿元。
现有一期启动项目DCC装置在实际操作中,乙烯、丙烯产品产量未能达到原设计产能,乙烯产量减少约17%,丙烯产量减少约13%,此现状造成DCC装置分离单元操作偏离、局部系统产生瓶颈的同时;下游聚乙烯产品装置长期低负荷运行,且其中乙烯产量短缺问题尤为突出,针对次现状进行了填平补齐工程。
陕西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7年2月编制了《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靖边能化园区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启动项目填平补齐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填平补齐工程中建设内容主要为建设180万吨/年甲醇及下游60万吨/年DMTO、30万吨/年LDPE/EV A,30万吨/年PP,配套建设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于2017年6月27日以陕环批复[2017]283号文予以该项目进行了批复。
由于填平补齐工程目前刚开始建设,预计于2021年下半年投入试运行期,2022年下半年正式投运生产,在填平补齐工程投运前的这几年期间(2018年~2022年)下游聚烯烃产品装置仍处于长期低负荷运行。
导致企业DCC装置及下游聚烯烃装置不但系统波动大、不利于生产的长周期平稳运行,不能充分利用现有投资使效益最大化。
鉴于这种状况,建设单位根据目前市场情况,本次拟以外购费托石脑油等为原料,新增1台裂解炉,裂解规模为11.7万吨/年,裂解气并入现有DCC装置分离单元进行处理,同时将现有DCC装置重质渣油原料由150万吨/年下降为142.5万吨/年以保证后续分离单元的正常运行,调整后提高乙烯、丙烯产量,可以弥补目前下游聚烯烃装置原料的缺口,提高企业收益,同时提高现有投资的利用率,达到聚乙烯、聚丙烯收益的目的。
待填平补齐工程正式建成投运后,DCC装置根据市场原料(重质渣油或费托石脑油)价格波动优化调整DCC进料组成,因受制于DCC分离单元及下游聚烯烃装置处理,一期启动项目不得增加乙烯、丙烯总产能。
2018年2月26日,靖边县发展和改革局予以项目备案,主要建设内容:轻烃综合利用项目采用蒸汽裂解+油急冷工艺技术,裂解产生的气体经急冷油洗后并入现有DCC 装置分离单元进行处理。
项目按4万吨/年乙烯产能进行设计,综合增产能力为2.95万吨/年乙烯和0.24万吨/丙烯,改建后项目总产品方案不得超过原设计规模。
本次仅对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轻烃综合利用项目进行评价。
1.2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本)》等有关规定,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2018年3月,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委托宁夏回族自治区石油化工环境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单位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并对厂址周围的自然环境状况进行了详细调研考察和资料收集,根据当地环境特征和项目工艺特点,对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因素做了初步的识别和筛选,确定了评价工作的基本原则、内容、评价重点及方法,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作了工程分析、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等,编制完成了《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轻烃综合利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稿)》。
1.3分析判定相关情况⑴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的相符性对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项目属允许类,符合产业政策。
⑵与榆林市“多规合一”符合性分析项目与榆林市“多规合一”符合性分析见表1.3-1,“多规合一”控制线检测报告见附件。
项目与榆林市“多规合一”符合性分析项目符合榆林市“多规合一”要求,满足生态红线管控要求,不属于禁止建设类别。
⑶与靖边县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的相符性①规划环评陕西省环境保护厅于2017年5月16日以陕环函[2017]318号文对《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修编)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出具了审查意见。
②规划环评结论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方案指导思想、总体发展目标基本合理;规划方案与《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陕西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和《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2016-2030)》等规划内容基本协调一致;区域水、煤炭、土地等资源可满足规划实施需求。
规划区占地不涉及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不在生态红线范围内,规划方案选址、产业链设置、规划区布局及产业规模基本合理。
规划实施会对区域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环境空气、声环境和生态环境,在采取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生态综合防护与恢复措施后,不利影响会得到削减或减缓。
在采取环评建议的各种环保措施和方案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规划基本可行。
③规划环评审查意见根据陕西省环境保护厅陕环函[2017]318号“关于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修编)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函”中要求:(一)详细规划并优先实施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
能源化工区内企业内部自建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废水全部回用不外排。
(二)园区针对固体废物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利用和处置。
园区内一般固体废物积极寻求综合利用途径,无法利用时依托渣场;危险废物应交有资质单位处置。
项目与靖边县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的符合性对照分析见表1.3-2。
项目与靖边县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符合性对照一览表表1.3-2由表1.3-2对比分析可得,项目位于靖边县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能源化工区,属园区内改建项目,位于现有项目厂区内,同时项目采取了一系列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后,污染物可实现达标排放,且污废水不外排。
因此,项目符合靖边县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规划、规划环评及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要求。
⑷环境可行性分析①项目位于靖边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内,场址远离县城和水源。
②项目属改建项目,原料来源方便,产品可直接作为厂区下游生产原料,有利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③项目在采取相应的污染物防治措施,风险防范措施后,运行期间各类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对环境影响较小,项目风险可以接受。
综上所述,改建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符合榆林市“多规合一”要求,满足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符合靖边县能源化工综合利用产业园区规划及规划环评要求,项目建设可行。
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⑴裂解炉烟气、储罐大小呼吸废气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⑵急冷水塔产生废水、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⑶风机、泵类等设备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⑷废焦炭、生活垃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⑸费托石脑油储罐发生泄漏、火灾、爆炸,风险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影响。
1.5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项目在现有厂区预留用地建设,已经取得靖边县发改局备案。
项目在采取相应的污染物防治、风险防范措施后,运行期间各类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外环境影响较小,从满足环境质量目标要求分析,项目建设可行。
报告书编制工作中,得到了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靖边县环境保护局、榆林市评估中心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衷心地感谢!2 总则2.1 编制依据2.1.1 法律、法规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015年1月1日;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修订),2016年9月1日;⑶《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6月27日);⑸《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修订),2016年11月7日;⑹《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⑺《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修订),2012年7月1日;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修订),2011年3月1日;⑼《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修订),2016年7月2日;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
2.1.2 国家与行业政策、规章⑴《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82号令,2017年7月16日;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年),2018年4月28日;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21号令;⑸《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国务院国发[2015]17号;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3),国务院国发[2013]37号;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国务院国发[2016]31号;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1年修订)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年12月;⑼《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版),2016年8月1日;⑽《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199号),2001年12月;⑾《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保部(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⑿《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⒀《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环境保护部(环发[2015]162号),2015年12月10日;⒁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发(2014)197号,2014年12月。
⒂《关于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环评[2016]150号),2016年10月26日。
2.1.3 地方法规、政策⑴《陕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陕政发[2015]60号);⑵《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7年修正版);⑶《陕西省地下水条例》,2015年11月19日;⑷《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5年11月19日;⑸《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2013年7月26日;⑹陕西省环保厅关于重新修订印发《陕西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办法》的通知,陕环发[2014]61号;⑺《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生态功能区划的通知》陕政发[2004]115号,2004年11月;⑻《关于印发陕西省加强陕北地区环境保护若干意见的函》陕西省环保局(陕环函[2006]402号),2006年11月;⑼《行业用水定额》(DB61/T943-2014),2014年12月;⑽《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陕西省环境保护局、陕西省建设厅(陕环发[2008]14号),2008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