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边坡设计规范

建筑边坡设计规范

建筑边坡设计规范篇一: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及条文说明一,单选题,本题型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1. 静止岩土压力标准值的英文简称是(A) A. eokB. eakC. epkD. ehk 2. 宜在不同结构单元处和地层性状变化处设置()。

A. 沉降缝B. 伸缩缝C. 变形缝D. 以上都不正确3. 本规范适用的建筑边坡高度,岩质边坡为()以下,土质边坡为15m以下。

超过上述高度的边坡工程、地质和环境条件很复杂的边坡工程应进行特殊设计。

A.30 B. 25C. 15D. 104. 当锚杆承载力设计值低于()kN时,采用?、?级钢筋能满足设计要求,其构造简单,施工方便。

A. 5001B. 400C. 300D. 200 5. 经过防腐蚀处理后,非预应力锚杆的自由段外端应埋入钢筋混凝土构件内()mm以上。

A. 70B. 50C. 30D. 206. 喷射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A. C30B. C25C. C20D. C157. 永久性边坡是指使用年限超过()年的边坡。

A. 8B. 6C. 4D. 28. 采用“()、分阶施工、跳槽开挖、及时支护”的逆施工法是成功经验的总结,应根据边坡的稳定条件选择安全的开挖方案。

A. 至下而上B. 至高到底C. 至低到高D. 至上而下9. 验收试验锚杆的数量取每种类型锚杆总数的5,(自由段位于?、?或?类岩石内时取总数的3,),且均不得少于2()根。

A. 7 B. 5 C. 4D. 310. 对于张开度小于1mm,胶结良好,无充填;张开度1,3mm,硅质或铁质胶结,属于()。

A. 结合好B. 结合一般C. 结合差D. 结合很差11. 泄水孔边长或直径不宜小于100mm,外倾坡度不宜小于()。

A. 15% B. 12% C. 10%D. 5%二,多选题,本题型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其中至少有2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粘性土的状态分为()A. 坚硬B. 硬塑C. 可塑D. 软塑 2. 下列边坡宜采用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A. 位于滑坡区或切坡后可能引发滑坡的边坡B.切坡后可能沿外倾软弱结构面滑动,破坏后果严重的边坡 C. 高度较大、稳定性较差的土质边坡3D. 边坡塌滑区内有重要建筑物基础的?类岩质边坡和土质边坡 3. 锚杆总长度应为()的长度之和。

A. 锚固段B. 自由段C. 外锚段D. 内锚段 4. 对边坡变形有较高要求的边坡工程,主要有以下几类:()A. 重要建(构)筑物基础位于边坡塌滑区;B. 建(构)筑物主体结构对地基变形敏感,不允许地基有较大变形时;C.预估变形值较大、设计需要控制变形的高大土质边坡;D. 稳定性差的边坡。

5. 下列情况下锚杆应进行基本试验,并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A. 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的锚杆B. 无锚固工程经验的岩土层内的锚杆C. 一级边坡工程的锚杆D. 边坡变形控制要求严格时6. 边坡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A. 检测点分布图;B. 检测方法与仪器设备型号;C.4检测资料整理和分析;D. 检测结论7. 土质边坡的土压力计算应考虑的因素有:()A. 土的物理力学性质(重力密度、抗剪强度、墙与土之间的摩擦系数等);B. 土的应力历史和应力路径;C. 支护结构相对土体位移的方向、大小;D. 地面坡度、地面超载和邻近基础荷载。

8. 下列边坡不应采用坡率法:()A. 放坡开挖对拟建或相邻建(构)筑物有不利影响的边坡B. 地下水发育的边坡C. 稳定性差的边坡D. 高度较大、稳定性较差的土质边坡9. 边坡变形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

A. 工程行为引发的边坡过量变形和地下水的变化不应造成坡顶建(构)筑物开裂及其基础沉降差超过允许值;B. 支护结构基础置于土层地基时,地基变形不应造成邻近建(构)筑物开裂和影响基础桩的正常使用;C. 应考虑施工因素对支护结构变形的影响,变形产生的附加应力不得危及支护结构安全5;D. 以上都不正确。

三,判断题,本题型每题题干有2个答案,只有一个选择,正确或错误。

1. 计算挡墙整体稳定性和立板内力时,可不考虑挡墙前底板以上土体的影响;在计算墙趾板内力时,不计算底板以上填土的自重。

对错 2. 挡墙地基纵向坡度大于5,时,基底应做成台阶形。

对错 3. 在边坡的施工期和使用期,应控制不利于边坡稳定的因素产生和发展。

不应随意开挖坡脚,防止坡顶超载。

对错 4. 立柱、挡板和格构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对错 5. 当锚固段岩体破碎、渗水量大时,宜对岩体作固结灌浆处理。

对篇二:边坡处理设计规范1、“1 总则”“1.0.1 制定本规范的本标准的目的”主要强调设计应“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并充分考虑国内最新技术水平”。

6“1.0.2 规范适用范围”1)适用边坡类型本规范适用的范围,将根据已竣工边坡工程的类型、数量,以及不同类型边坡的覆盖面而定。

按与水利工程安全的关系密切程度可分为边坡、水库边坡和河道边坡:(1)开挖边坡:开挖边坡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人类活动形成的边坡,如隧洞进出口及其附近、溢洪道、坝肩及其附近、船闸、地面电站厂房、枢纽区公路等永久开挖边坡,以及枢纽区建筑物开挖的临时边坡。

这类边坡一般与工程安全有直接关系。

(2)水库边坡:水库蓄水后,水库塌岸是常见现象。

此类边坡失稳是否会威胁工程安全,与距工程的距离远近、规模等有关。

在通航河道所建的水利水电工程中,边坡失稳还可能对航运安全形成威胁。

一座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库边坡,往往数量多、规模大,处理工作量和费用均可能很大。

(3)河道边坡:此类边坡的失稳由此引起的灾害划为自然灾害更为合适。

一般而言,与是否修建了水利水电工程没有直接关系。

河道边坡与是否修建了水利水电工程没有直接关系。

工程开挖边坡一般与水利工程关系较密切。

不容忽视的水利水电工程中经常遇到的古滑坡,这种滑坡7可以出现在上述各类边坡中。

按边坡岩性,可分为岩石边坡、土质边坡和土石混合边坡。

按2001年12月24,27日大纲审议意见,规范规定适用范围时不区分边坡类型,统称为“适用于水利水电工程边坡”。

顾名思义“水利水电工程边坡”主要指与工程关系密切的岩石、土以及岩土混合边坡。

2) 适用边坡级别按2001年12月24,27日大纲审议意见,适用于1、2、3级边坡。

边坡级别的划分见第3章。

3) 适用用边坡高度条文中给出恰当的边坡计算高度的定义。

初步考虑按以下方法计算边坡高度:(1)对于工程开挖边坡,按其开挖面坡顶底最大高差计算边坡高度;(2)对于自然边坡,按最危险滑动面上、下沿高差计算边坡高度。

在规范编制过程中,根据收集的边坡情况,研究是否需要修正边坡高度的计算方法。

最大和最小适用高度,有待于对已建工程边坡高度统计后确定。

确定适用高度的原则为:(1)边坡高度统计样品尽量多;(2)在统计范围内,其中5%,10%的高边坡或高于某一高8度的超高边坡专门研究。

(3)在统计范围内,其中5%,10%左右的低边坡或低于某一高度的低边坡不包含在规范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内。

(4)在统计范围内,其中80%,90%左右的工程经验较多的边坡包含在规范规定的范围适用之内。

边坡的高度划分见第3章。

2、“2 主要术语”根据规范内容确定术语条目,术语定义按照有关术语标准,并同时考虑国内使用惯例和与国际专业术语定义接轨的因素。

3、“3 基本规定”“3.1 边坡级别”划分边坡级别的目的是:1)按不同级别确定安全系数标准;2)加固处理的要求严格程度有所区别边坡级别划分的初步设想:1)与工程和主要建筑物安全有直接关系的边坡主要指工程开挖初步考虑其级别与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一致。

2)与工程和主要建筑物安全没有直接关系的边坡不划分边坡级别,安全标准参照1)和工程类比确定。

4)按边坡失事后,遭受的损失大小对边坡级别进行修正。

9“3.2 边坡类型划分”边坡的可能失稳破坏模式、稳定计算方法的选用、最小稳定安全标准确定,以及加固处理措施选用等均与边坡类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规范中需要划分边坡类型。

初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边坡类型划分:1)按成因划分(1)工程开挖边坡(2)自然边坡(古滑坡)2)按组成物质划分(1)岩石边坡(2)土质边坡除一般均质土坡外,还包含黄土边坡、膨胀性土边坡。

但后面有关章节中,对特殊土质的土坡的计算和处理需进行专门规定。

(3)土石混合边坡包含上部堆积体可能沿与基岩接触面滑动的边坡、花岗岩残积边坡。

3)按高度划分根据统计的117个边坡工程,高度统计结果如下坡高h(m) <50 50,100 100,200 200工程边坡 2 11 23 6水库边坡 1 1 8 3610河岸边坡 --- 2 5 22合计 3 14 36 64初步考虑按大坝高度拟定,30m以下为低边坡,30,70m中等高度边坡,70m以上为高边坡。

最终还需根据实际工程中边坡高度分布情况、高度对稳定性和加固处理措施、工程量,以及加固处理的实际工程经验等影响进行调整。

“3.3 边坡工作条件”初步考虑划分为以下几种:1)正常工作条件(1)对于不挡水边坡,工程竣工后的正常运用期。

(2)对于挡水边坡,正常运用水位及其经常性变化和降落。

2)非常工作条件?(1)各种边坡的施工期;(2)挡水边坡的非常性的水位降落。

3)非常工作条件?正常工作条件遇地震。

“3.4 最小稳定安全系数标准”初步计划主要规定滑动稳定安全系数标准,对于崩塌和蠕变(指倾倒、溃屈和侧向张裂)等失稳情况,则根据工程实际经验和规范条文操作性,决定是否规定稳定安全系数标准。

先按边坡级别、工作条件规定出基本的最小稳定安全系数标准。

最小稳定安全系数标11准应在大量工程实际采用情况的统计基础上,尽量与国内其他行业、国外技术标准相协调,同时考虑水利水电行业边坡工程特点,以及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等确定。

在确定了基本最小安全系数标准的基础上,再根据边坡类型、稳定计算方法等不同因素分别做出补充规定。

比如土坡稳定分析,当采用不考虑条间作用力的方法时,最小稳定安全系数标准应有所区别。

确定最小稳定安全系数标准中,根据规范专题研究成果,考虑与国外同类技术标准接轨,适当引入风险分析的内容,结合工程失事所造成的危害,提出对安全标准的修正条款。

4、“4 边坡岩土抗剪强度指标的确定”“4.1 边坡坡体质量评价”本节主要规定评定岩石边坡质量,规定评价岩体质量需要进行的地质工作。

规定需要采用的一种或(和)几种岩体质量评价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相关技术标准已有具体的方法,本规范仅列出该规范名称和编号,本规范新规定的方法,在“附录A 边坡岩体评价及抗剪强度确定”作出具体规定。

在规定岩体质量评价方法中,应在GB 50287-99规定的基础上,根据边坡工程实际需要,以及评价方法可操作性和普及难度等情况,选择与国际接轨又便于推广的方法,规定的详细程度和深度应仔细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