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导向标识系统的的分类
导视标识系统根据服务的目的,可分为公共导向和商业导向,而交通导向一般都为公共导向。
1. 机场导视标识系统
当今,出行选用乘坐飞机的人越来越多,跨海、跨国的旅行已屡见不鲜。
全世界有几百种语言,再加上传统习俗的差异,人们的“沟通”是一个大问题。
国际化的特点需要机场有更多的能被一致认同的符号来帮助人们跨越语言文字的障碍。
大多数乘客在机场的主要目的大体上分为3种:1)国际出发或到达,2) 国内出发或到达,3)过境中转。
旅客需要办理登机、托运行李、检验检疫、海关、安检、候机、登机等手续,标识设计中应把主要的流程线路作为导向的主线,最大限度地给予乘客方便。
因此,在导视标识系统设计中,信息应该更加层次分明,易读易懂,做到在没有机场服务人员指引的情况下,完成对人流的合理配置。
2.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导视标识系统
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是公益性很强的交通设施。
火车站、地铁站在很大程度上又被城市居民视作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而在这些场所中,人的流动性大,集合性高,以“通过”行为为主,“滞留”行为为辅,这些特点决定了车站是一个流动的,高效的空间。
车站空间内的导向标示应指明:列车运行方向、站点,进出站方向,站内的换乘通道(轨道交通系统内部各条线路之间的换乘以及与其它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停车场的位置等重要的公共设施等是交通导视标识系统设计的重点,清楚地表达上述内容对于车站乘客的有序流动和疏散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火车站、地铁站,导视标识系统不仅是指向和换乘的手段,而且是整体空间的延伸。
导视标识系统的设计不再是完工后的再拼凑,而是建设初期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我国近年新建成的地铁,如深圳地铁、天津地铁、南京地铁等已经考虑到这些问题并着手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城市公共交通导视标识系统
城市公共交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出门乘车已成为市民的必须。
公共汽车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城市的环境和整体面貌。
所以有评价说: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从该城市的公共交通流动的状况和人们的候车环境即可看出。
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节点设施,如何保障公共汽车顺利停靠和乘车人能够安全上下车至关重要。
同时,公交车站还应该给人们提供大量必要的公交线路信息和其它交通方式的相关信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帮助。
因此,公共汽车站的导视标识系统信息不仅要便于乘客的瞬间识别,而且图形、内容,安装的位置都需要精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