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学基础知识一、人体的构造七、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二、皮肤概论八、皮肤的分类三、皮肤的外观九、常见异常皮肤四、皮肤的结构十、肤质变化的原因五、皮肤的生理功能十一、季节与肌肤的关系六、皮肤的PH值一、人体的构造❖人体最基本的单位:细胞❖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二、皮肤概论❖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是包裹在身体外面的一层保护膜❖面积:1.5-2.0平方米❖重量:占体重的15%❖厚度:0.5-4.5豪米,手掌、足底处皮肤最厚约1-3毫米,眼睑处皮肤最薄约0.5毫米。
❖皮肤会随着年龄、季节、性别、部位不同而异。
三、皮肤的外观❖皮沟:皮肤上纵横交错的纹理线。
(是由真皮中纤维束的排列和牵拉所引起的)❖皮丘:被皮沟包围伏突起来的菱形部分。
❖毛孔:皮沟交汇处有很小的孔穴,毛发由此处延伸出来.❖汗孔:于皮丘中点的一个个小孔。
❖皮嵴:皮沟将皮肤划分为细长、较平行、略隆起的部分(指纹即由皮沟和皮嵴所组成)❖人体皮肤解剖构造(图示)四、皮肤的结构❖皮肤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表皮组织真皮组织皮下组织(一)表皮组织(上皮组织)❖是皮肤的最外层,平均厚度为0.07-2.0毫米,表皮内无血管,划伤表皮后不会出血,但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以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的事物。
❖表皮与真皮之间以波浪结构连接,表皮伸入真皮中的部分称表皮突,真皮伸入表皮中的部分称真皮乳头。
表皮分五层(图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有棘层❖基底层脸部及身体各处除手掌、足底外无透明层表皮的各层实际是由处于角化过程的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
1、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由20-30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呈鱗片狀❖主要成份:角质蛋白,具有较强的吸水性,通常含水量保持在15%-20%之间,使皮肤柔软,不发生干燥、皲裂现象。
角质层是表皮层最重要的屏障,能耐受一定的物理性、化学性、机械性伤害,并能吸收一定量的紫外线,对内部组织起保护作用。
皮肤第一道防护层.2、透明层❖數层融化成一层,扁平无核的透明死细胞构成,呈无色透明狀,光线可以透过。
❖主要成份是:晶样角母素-折射光线❖只有手掌、足底等角质层厚的部位皮肤才有此层。
有汗腺无皮脂腺.3、颗粒层❖由3-5层棱形状有核活细胞组成。
❖主要成份:晶样角质-折射光线,含有一种称为透明角质的颗粒得名,其透明颗粒为人体抵抗光线的主要物质。
皮肤第一道紫外线防护层.4、有棘层❖由8-12层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多边形细胞组成,为表皮层中的最厚一层,细胞间隙中有淋巴液相通,其主要功能:☐吸收淋巴液中的营养成分☐供给基底层养分。
☐协助基底层细胞分裂。
5、基底层❖为表皮的最内一层,是圆柱形细胞。
❖是表皮的最下层,与真皮波浪式相接。
❖由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构成。
基底细胞具有分裂繁殖能力,是表皮各层细胞的生化之源,故又称生发层,当皮肤受外伤时,如果基底细胞未遭破坏,经一段时间,皮肤可以完全恢复正常,而且不会留疤痕。
每10个细胞中有一个黑色素细胞,有分泌黑色颗粒的功能,可吸收阻挡紫外线,起保护作用。
若黑色顆粒代谢不良,会导致色素沉淀产生斑。
表皮的角化过程❖表皮细胞由基底层开始分裂,逐渐向上推移生长,到表皮的最外层,最后形成角化脱落的过程称表皮的角化,简言之就是角脘细胞的分化过程。
当角化的同時,在表皮层的角质片,会渐渐的被分解,称为角解❖皮肤的新陈代谢❖新陈代谢=角化14天+角解14天❖基底层新生细胞14天颗粒层14 天角质层表皮细胞更替时间28天为一周期。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老化,18岁以后,皮肤的代谢周期,大致为年龄加上10天左右。
新陈代谢=年龄+10天基底膜–介于表皮与真皮之间❖位于表皮的下突部份,和真皮層乳頭互相連接,呈波浪起伏狀。
❖功能:1、通透屏障作用2、对表皮的支撑作用3、表真皮的黏附作用(二)、真皮层(结缔组织)❖为皮肤的第二大层。
❖真皮位于表皮之下,与表皮呈波浪状牢固相连,其厚度约为表皮的10倍,由大量纤维、细胞和基质构成,并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腺体、立毛肌等。
❖乳头层:1、与表皮紧密连接2、含细小的圓锥形突出物,呈乳头状,朝向表皮。
3、含毛細血管、神经、淋巴管、毛囊、皮脂腺、汗腺。
❖网状层:与乳头层无明显的界限,主要由结合纤维所构成,赋予皮肤弹性与韧性。
内含: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真皮的功能1、缓和来自体外的物理刺激。
2、皮肤富延展性及弹性。
真皮层三大细胞1、肥大細胞:是结缔组织中的一种单核性大細胞形狀:細胞大、可呈圓形、斜方形、菱形或星形等不同形态。
功能:1、免疫作用2、纤维化和疤痕形成之修复3、防止血栓形成2、纤维細胞:又称纤维母細胞为真皮层中分布最多的細胞。
3、组织細胞:又称网状內皮細胞,为吞噬細胞,具吞噬作用。
真皮的功能1、缓和来自体外的物理刺激。
2、皮肤富延展性及弹性。
(三)、皮下组织❖由大量的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
❖内含丰富的小动脉、小静脉、淋巴管、神经网。
❖其厚度因体表部位、年龄、性别、内分泌、营养和健康状态等有明显差异,女性胸部、臀部皮下脂肪较多,使身体呈现特有的优美曲线。
皮下组织主要功能1、对外来冲击起衬垫作用,以缓冲冲击对身体的伤害。
2、是热的不良导体和绝缘带,以防寒和保温。
3、高能量物质合成、储存和供应的场所。
4、特殊的网状内皮组织,参与机体防御反应。
5、塑造形体曲线。
6、美容。
五、皮肤的生理功能人们最了解的当然是皮肤的“表现功能”,就是表现自己的“美丽一面”了。
其实细说起来,皮肤的面子作用只是辅助,实际上,皮肤一共有7种实用功能。
(保护、呼吸、分泌排泄、调节体温、表情、知觉、吸收)分泌排泄作用❖汗腺分布全身皮肤,大约有200万-500万,最多位于腋下、手掌、脚掌、额头。
❖分为小汗腺和大汗腺。
作用:分泌汗水、调节体温。
汗腺(汗水)大汗腺----感知发汗(出汗有感觉)大汗腺(顶浆腺)❖开口:毛囊腔内,及在皮脂的排泄口外方,通过皮肤表面作碱性分泌,易被细菌感染,分泌经感染会产生体臭。
❖分布:腋窝、脐周、乳晕、胸部、外阴和肛周等部位(同一种族,女性大汗腺数目比男性多)。
❖大汗腺也被视为第二性征的一种表现,从青春期开始,显示功能活动(頂漿腺與皮脂腺共同成為體臭的原因之一)。
小汗腺---不感知发汗(出汗没感觉)人体一直都在分泌汗水,通常情况下,肉眼无法看到。
小汗腺(外分泌腺)❖分布:遍布于全身体表。
独立开口,不连接毛囊。
❖主要成分:99%水、无机盐和少量尿酸、尿素等代谢废物。
❖作用:润泽肌肤、调节体温、排泄废物等。
皮肤的附属器---皮脂腺❖与毛发同一开口❖作用:分泌油脂、润泽肌肤开口在毛囊,分泌皮脂;是决定皮肤性质的器官。
❖构成皮脂腺的成分:甘油三脂、游离的脂肪酸、胆固醇、鲨烯、酯类、其他碳水化合物、无机盐类皮脂膜的定义❖皮脂膜是由皮脂腺所分泌的皮脂和汗腺所分泌的汗水、角质细胞所生成的脂质,与空气中的氧气相混合,发生氧化作用,在皮肤表面形成的一层薄膜,呈弱酸性,可以抵抗细菌的侵害叫酸性保护膜。
❖其PH值约围4.5-6.5之间。
皮脂膜的功能❖供给皮肤滋润与光泽。
❖防止细菌繁殖,使皮肤表面清洁、健康。
❖皮脂膜中的油脂,能将多余的角质角解。
❖综合皮肤酸碱度。
❖调节体温,排泄废物。
❖保持皮肤良好的呼吸作用,并能吸收大气中的天然离子。
影响皮脂腺分泌功能的因素1. 季节 5. 内分泌2. 温度 6. 按摩3. 年龄7. 饮食4. 情绪8. 遗传吸收功能皮肤没有主动吸收功能,只有经皮吸收(利用经过特殊的物质或特殊处理过的可以通过电子阻碍层的)哪些物质可以穿透皮肤?界面活性剂肾上腺激素铅、汞、酒精、冰片纳米微球透皮吸收技术:在有效成分纳米化的基础上,以磷酸钙为载体,根据皮肤各层ph值的不同,将皮肤各层所需的营养物质定点释放。
一般护肤品没有解决吸收问题⏹皮肤各层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不同的(图示)影响皮肤吸收功能的因素⏹角质层的厚薄⏹皮肤角质层的含水量多少⏹毛孔状态⏹局部皮肤温度⏹皮肤表面的类脂物越低,渗透力越强。
⏹物理性、化学性的血管扩张,渗透力增强。
⏹皮肤损伤如:烧伤、伤疤,渗透力增强。
⏹活性成分特质保护作用:对外保护作用:1、对机械性外力的保护2、对化学性刺激的保护3、抗菌保护4、抗紫外线保护对内:1、免疫反映2、过敏反映3、免疫保护知觉作用皮肤为五感器官之一,具有触、冷、热、痛等知觉,传至于知觉神经-脊髓-脑干-视床-大脑皮层。
另外,痒也视为痛觉神经引起的。
呼吸作用皮肤也具有吐出二氧化碳,吸收氧气的呼吸作用。
如,把手放进盛水的盆里,盆里会冒泡,皮肤通过毛孔的吸收占肺呼吸的1%调节体温作用周围温度高时,皮肤表面的血管扩张,血流增加,皮肤散热周围温度低时,皮肤血管收缩,防止体温扩散。
表情作用利用皮肤血管的扩张收缩,脸部表情肌肉的牵动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感情变化六、皮肤的PH值❖在4.5-6.5之间,(化学中性7.0),(皮肤的生理中性:5.5)。
表皮中和能❖我们的皮脂膜有时常保持一定酸度的能力,也就是说,我们的皮肤有碱性中和能力,暂时的酸性改变,会因皮脂和汗的混合,而回复为原来的PH4.5-6.5,这种作用,称为表皮中和能。
❖正常的皮肤来说,大约20-30分钟,就可以恢复正常的酸碱度,但如果中和能力低落的皮肤,就比较不容易恢复。
七、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紫外线的优点:1、与皮下胆固醇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代谢,帮助骨骼老化2、具有抑菌杀菌的作用,有助于皮肤病的治疗紫外线的缺点1、促使肌肤干燥2、促使肌肤老化3、产生或加深黑斑和雀斑4、过度的暴晒可能引发皮肤癌5、患有光过敏症的人,受到紫外线照射会引起皮肤炎八、皮肤的分类❖中性皮肤❖油性皮肤❖干性皮肤❖混合性皮肤❖敏感性皮肤❖此外还有微丝血管破裂皮肤,问题型皮肤、衰老性皮肤等辨认皮肤中性皮肤⏹特征:油份与水份平衡⏹辨识:1、毛孔细致2、富有光泽3、富有弹性4、少见皱纹辨认皮肤—油性皮肤⏹特征:油脂分泌过旺⏹辨识:1、满面油光2、毛孔粗大3、易长粉刺、面疱4、皮肤纹理较粗辨认皮肤—干性皮肤⏹特征:缺乏水分且油脂分泌不足⏹辨识:1、有细纹、易长斑2、缺乏光泽3、易脱皮、干裂4、毛孔细致辨认皮肤--混合性皮肤⏹特征:两颊情况良好、T字位油脂旺盛毛孔粗大、有粉刺⏹辨识:1、两颊肤色均匀有光泽2、T字位较易出油3、T字位毛孔粗大4、T字位有粉刺辨认皮肤--敏感性皮肤⏹特征:对外界或内在反应极迅速并可见于任何皮肤类型中⏹辨识:1、两颊易见微血管浮现、皮肤薄2、两颊发红、温度高3、易起红疹、发痒、红肿认识皮肤种类特性油性皮肤:由于油脂分泌旺盛,额头、下颚有油光,毛孔粗大,触手粗糙,经常有黑头,肤质厚硬而稍欠和谐。
↘干性皮肤:细致透明、敏感、有皱纹、很容易起红斑和血管破裂。
由于缺乏油脂和水分,抚摸下会觉得粗糙,但毛孔幼细。
此类皮肤又可分为:缺油性干皮肤和缺水性干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