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管理
1.施工管理
1) 项目管理的核心任务: 项目的目标控制。
2)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师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 指的是项目的实施期。
3) 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
4) 投资方、开发方和由咨询公司提供的代表业主利益的项目管理服务都属于业主方的项目管理。
5) 业主方的项目管理工作涉及项目实施期的全过程。
6) 施工总承包管理方不承担施工任务。
不与分包方和供货方直接签订施工合同。
施工总承包管理方都承担分包方的管理。
7) 建设工程总承包的主要意义是为了给项目建设增值。
8) 系统的目标决定了系统的组织, 而组织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决定性因素。
9) 控制项目目标的主要措施: 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 其中组织措施是最重要的措施。
10) 组织结构模式反映的是指令关系, 用单项箭线表示。
合同结构图反映的是合同关系, 用双向箭线表示。
项目结构图用直线表示。
11) 组织结构模式和组织分工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组织关系。
工作流程组织反映的则是一种动态关系。
12) 项目结构分解没有统一的模式。
但应考虑以下因素: 1、考虑项目进展的总体部署2、考虑项目的组成3、有利于项目的实施任务4、有利于项目目标的控制5、结合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等。
13) 项目结构编码是由符号和数字组成, 编码工作是信息处理的一项重要的
基础工作。
14) 职能组织结构有多个指令源; 线性组织结构: 唯一的指令源; 矩阵组织结构: 横向、纵向两个指令源。
适用于大的组织系统。
15) 业主方和项目各参与方都应该编制各自的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
16) 在编制项目管理任务分工表前, 应先对项目管理任务进行分解。
17) 施工管理工作的工作流程: 管理工作流程组织、信息处理工作流程组织、物质流程组织
18) 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工程概况、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平面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先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 再编制资源需求量计划。
19) 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工作程序: 准备工作、过程中动态控制。
20) 施工方项目经理的任务: 贯彻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严格财务制度、执行合同中的各种条款、对工程项目施工进行有效控制。
项目经理在工程项目中处于中心地位, 对工程项目施工负有全面管理责任。
21) 编制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的依据: 项目合同文件、组织的管理制度、项目管理规划大纲、组织的经营方针和目标
22) 风险管理包括: 策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施工风险管理过程: 风险识别、评估、响应、控制。
风险响应对策有: 风险规避、减轻、自留、转移
23) 建设工程监理是一种高智能的有偿技术服务任务。
监理应该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的形式。
监理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承担监理责任。
24) 对中型及中型以上或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 监理机构应编制工程建设监理实施细则。
25) 旁站监理是对关键部位、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实施全过程现场跟班的监督活动。
施工企业应在前24小时书面通知监理机构。
26) 旁站监理发现施工企业有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行为的, 能够责令施工单位整改; 其施工活动已经危及工程质量时, 应该报告监理工程师或总监, 总监下达局部停工指令。
施工成本控制
1)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组成: 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税金包括: 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
2) 材料费包括: 材料原价、运杂费、运输损耗费、采购及保管费、检验试验费。
3) 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需费用。
4) 工程量清单的作用: 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依据、投标报价的依据、进行工程款支付和合同价款调整的依据、工程索赔和编制竣工结算的依据。
5) 工程量清单的组成: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它项目清单、规费项目清单、税金项目清单。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5个统一: 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
工程量清单提供的工程量是按照施工图图示尺寸计算得到的工程量净量。
6) 工程量清单报价的三种形式: 工料单价法、综合单价法、全费用综合单价法
综合单价中包含投标人承担的风险。
7) 措施项目分为通用措施项目和专业措施项目措施项目费用一般按参数法和分包法计算, 参数法计价是按照一定的基数乘以系数进行计算。
系数高低直接反映投标人的施工水平。
8) 暂列金额在设计已经成熟的时候预留工程总造价的3-5%, 设计的初步阶段预留总造价的10%。
9) 施工定额属于企业定额的性质, 是建设工程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
10) 人工定额中有效的工作时间包括: 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和结束工作时间。
11) 拟定正常的施工条件包括: 拟定施工作业的内容; 拟定作业作业的方法; 拟定施工作业地点的组织; 拟定施工作业人员的组织等。
12) 定额中的周转材料消耗量指标表示用一次使用量和摊销量表示。
13)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包括: 直接成本、间接成本。
14) 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包括: 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
施工成本计划是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 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
施工成本计划的三个指标: 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效益指标。
15)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贯穿于项目从投标阶段开始直至竣工验收的全过程, 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进度报告和工程变更与索赔材料是成本控制过程中的动态资料。
施工项目核算所提供的各种成本信息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各个环节的依据。
施工成本一般以单位工程为成本核算对象。
16) 形象进度、产值设计、实际成本归集三同步, 即三者的取值范围应是一致的。
17) 施工成本分析贯穿于施工成本管理的全过程。
成本偏差的控制, 分析是关键, 纠偏是核心。
18) 施工成本考核时衡量成本降低的实际成果。
19) 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 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的目标的具体化。
20) 施工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 按施工成本组成编制; 按项目组成编制施; 按工程进度编制
21) 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 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成本计划、进度报告、工程变更
22) 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 比较、分析( 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核心) 、预测、纠偏、检查
23) 施工成本控制中偏差分析的方法: 横道图法、表格法、曲线法
横道图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表格法信息量大;
24) 施工成本分析的依据: 会计核算、业务核算、统计核算
施工分析的方法: 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差额计算法、比率法
25) 采用合同中工程量清单的单价或价格的几种情况: 直接套用、间接套用、部分套用
26) 索赔费用的计算方法: 实际费用法、总费用法、修正的总费用法
27)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主要结算方式: 按月结算、竣工后一次结算、分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