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x房产x x住宅项目
二区工程
模
板
施
工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xx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O一三年四月
模板支撑施工方案
一、概述
本工程北1、2、3、4主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1# 2#4#主楼均为9层,地下一层;3#楼为6层。
建筑总面积40568.68平米,其中地上27296.68平米,地下一层13212平米;建筑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耐火等级按一级设计,抗震设防烈度6度,地下室防水等级按底板2级,顶板1级设计,设计抗渗等级为P6;该项目设计±0.000标高为黄海高程145. 700。
二、结构施工分析
(一)承载受力体系
1、梁板荷传力线路:上部荷载→模板→木楞、钢楞→钢管排架→结构。
2、墙柱荷载传力线路混凝土侧压力→模板→钢管对拉螺栓
(二)支撑结构构件连接
1、九夹板与木楞采用铁钉固定
2、钢管之间、钢管与木楞之间采用模板工程中的各连接件连接。
(三)支撑满堂架搭设:架体搭设步距为1.6m,横距为1.00m,纵为1.5m,底下设扫地杆,扫地杆设置为隔一步设一道,梁底沿梁方向满设。
斜撑沿房子短边方向3m~~5m设置一道。
(四)需要材料
1、楼板模板、梁、柱均采用九夹板;
2、支撑材料采用Ф48×3.5mm钢管,钢管无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等现象。
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及钢管材质检验报告。
各杆件的联接采用扣件,扣件的种类有直角、对接和回旋三种。
使用的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材质检验报告,不得使用脆裂、变形或滑丝的扣件。
扣件规格型号与钢筋相匹配。
脚手架的各种杆件、扣件、与螺栓均需经过筛选、除锈、上油、保养。
脚手管及扣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报告。
铜管、扣件必须按批次、数量送检,经检验不合格的
材料禁止使用。
3、由于地下室外剪力墙有防水设计,外剪力墙穿墙螺杆需使用止水螺杆。
三、模板施工工艺
1、安装顺序
墙柱模板安装顺序:
复核柱边线、控制线→放置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水平杆→安装模板→检查垂直度、位置→穿对拉螺栓→安装墙柱模板→全面检查复核→固定。
梁模板安装顺序:
复核梁底标高、检查轴线位置→搭设梁模支架→安装梁模板→绑扎梁钢筋→复核梁模尺寸、位置→与相邻桁架及梁模或柱模连接固定。
楼板模板安装顺序:
搭设排架→安装木楞→调整楼板模板的板底标高→铺设九夹板→检查模板平整度并调平
2、拆模顺序
模板拆除前必须填报申请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按规程拆除。
技术员凭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砼试块报告单和现场砼构件实际情况决定模板的拆除日期,另悬壁构件底模要求砼强度达设计标准的100%方可拆除;构件承重底模拆除时砼强度达到100%设计值。
墙柱及梁侧模板一般在夏天浇筑12小时后,不损坏砼棱角的前提下,即可拆除。
每次浇梁板砼时,均应留置1组拆模试块,当试块试压结构符合规范要求时,应填后拆模申请报告,并与试块报告一同报至监理,经监理签字同意后,方可拆除梁板模板。
当构件上施工荷载超过2KN/M2时,拆模时间还根据结构承载能力进行计算确定。
拆除原则: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拆模时要保护砼构件不受损坏。
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柱子的斜撑,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砼脱离。
楼板、梁模板拆除:先拆除支柱,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旁柱下的支柱使龙骨自由坠落,用钩将模板钩下,将该段的模板全部脱模。
拆下的模板及时运出并清理粘边物,涂刷脱模剂,进行分类堆放。
3、纵横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应交错布置,不应设在同步、同跨内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
4、立杆采用搭接方法,搭接的扣件数量不少于2个,搭接长度不少于1米。
5、搭设完成后,项目部认真进行检验验收。
按照《承重支模架搭设分项检查验收表》要求逐一进行验收扣件拧紧,检查工具必须使用力矩扳手。
顶部大模杆与立杆连接点的扣件应全数检查,其他扣件检查数量不少于10%。
6、经项目部及现场监理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四、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1、楼板模板安装时,先在次梁模板的两侧板外侧弹水平线,水平线的标高应为楼板底标高减去楼板模板厚度及搁栅高度,然后按水平线钉上托木,托木上口与水平线相齐。
再把靠梁模旁的搁栅先摆上,等分搁栅间距,摆中间部分的搁栅。
搁栅采用断面50mm×80mm的方木,间距为≤40mm。
当搁栅的跨度较大时,应在搁栅下面再铺设通长的牵杆,以减少搁栅跨度。
最后在搁栅上铺钉楼板模板。
为了便于拆模,只要模板的端部或接头处钉牢,中间尽量少钉,楼板模板应垂直于搁栅方向铺设,模板采用竹胶板。
组装的模板必须规范要求,模板拼装缝不漏浆。
2、对地下室剪力墙部分,在模板上开启φ14的洞,间距为横向450mm、竖向为600mm,用φ12的止水螺栓进行墙体加固。
3、模板和承重支模体系必须具有足购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顶板梁承重立杆和墙柱支撑连成整体。
承重立杆梁底设二道水平拉杆,扫地杆每隔两根设一道,搭设高度超过4m的设斜撑和剪刀撑以确保支撑体系的稳定。
4、垂直控制:每一根柱相邻两面要挂统高线锤,作垂直校正、固定。
剪力墙每隔2m左右挂统高线锤作垂直校正和固定。
5、轴线、平面位置控制:柱、梁每一区段必须拉统长麻线塑料面等防雨遮盖材料。
6、标高控制:每一根柱都必须进行标高测定,同标高柱必须拉统线进行复
核检查。
每根梁底两端和中间分几点进行标高测定,并拉统线进行复核检查。
板底四周和中间分几点进行标高测定,并拉统线检查板底平整度和用2m长直尺检查板底平整度。
7、梁柱节点模板必须准确计算,精工细作。
避免梁柱节点处模板工度拼接。
若要接长,不应在节点处拼接长度。
模板必须平缝拼接,不得留有缝隙。
钢木不宜混拼,若要混拼或搭接,必须有保证质量措施。
8、安装允许偏差
(1)现浇结构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2)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
五、模板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梁模板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1、现象:
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下挠;梁侧模板胀模;拆模后发现梁身侧面有水
平裂缝、掉角、表面粗糙;局部模板嵌柱梁间,拆除困难。
2、原因分析
(1)模板支设未校直撑牢;
(2)梁底模板未起拱;
(3)侧模拆模过迟;
(4)木模采用黄花松或易变形的木材制作,混凝土浇筑后变形较大,易使混凝土产生裂缝、掉角、和表面毛糙;
(5)木模在混凝土浇筑后吸水膨胀,事先未预留空隙。
3、防治措施
(1)梁侧模应根据梁的高度进行配制,若高度超过60 cm,应回钢管围檩,上口侧用圆钢插入模板上端小孔内;
(2)支梁木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的原则:梁模与柱连接处应考虑模板吸湿后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使混凝土浇筑后不至嵌入柱内;
(3)木模板梁侧模下口必须有夹条木,钉紧在支柱上,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侧模下口不致炸模。
(4)侧梁模上口模横档应用斜撑双面支撑在支柱顶部;如有楼板,则上口横档应放在模板的搁栅下;
(5)梁模用木模昼不采用黄花松或其它易变更的木材制,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充分用水浇透。
柱模板易出现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1、现象
(1)炸模,造成断面尺寸鼓出、漏浆、砼不密实或蜂窝麻面;
(2)偏斜,一排柱子不在同一设计轴上;
(3)柱身扭曲。
2、原因分析
(1)柱箍筋间距太大或不牢,或木模钉子被砼侧压力拔出;
(2)板缝不严密;
(3)成排柱子支模不跟线、不找方,钢筋偏移未扳正就套柱模;
(4)柱模未保护好,支模前已歪扭,未修整好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