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写作教程-电科大考纲内容

新闻写作教程-电科大考纲内容

第一章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第一节新闻为何要用事实说话一、什么叫用事实说话?通过客观地叙述新闻事实以及背景来体现观点、发表意见。

新闻写作的基本方法离不开两个要素:“事实”“观点”,其特点在于两者的结合。

(藏舌头的艺术)二、为什要用事实说话?(一)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二)事实胜于雄辩(三)事实最符合受众的需要三、是不是所有的新闻报道都在说话?(是)“说话”:有目的的传递信息,通过报道表达某种意见、观点。

(一)传播的目的是说话(二)选择就是在说话(三)新闻与说话无法分家“事实”是客观存在的,“说话”是主观意图,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形成了新闻写作的基本矛盾,“用事实说话”正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

学会用事实说话的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学会用典型事实说话。

一、它必须是鲜活的读者所未知的事实二、它必须具有重要性而且是具体的事实三、接近性可以强化典型事实四、有的放矢也是选择典型事实的一个标准●第二种方法:学会用再现场景说话。

第一人称再现法,也就是由记者直接把读者带入现场,是“再现场景”常用的一种手法。

(P40永不不消失的电波:典型、再现)在批评报道中,通过“场景再现”让事实说话●第三种方法:学会用背景材料说话。

(背景材料:用来说明新闻事实的旧事实)用背景材料说话,通过背景材料表达记者的倾向,是客观报道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

一、善于联想二、善于对比三、不同的背景材料表现不同的观点四、综合立体的使用背景材料加大说话的深度和力度●第四种方法:借助“直接引语”说话直接引语的作用:1、是报道具有现场感,富有变化和人情味2、有助于提高新闻的真实性3、借助直接引语说话直接引语可以是新闻事件中当事人所说的话,也可以是新闻事件之外的某些消息源的话。

(呼啦圈晃动京城P51)课后:1、有无纯客观的报道?是否所有的新闻观点都在说话?2、新闻写作是运用哪几种方法处理观点与材料的关系?3、分析新闻报道在运用事实说话放方面的特点?(澳督告别澳督府)第六章新闻跳笔第一节何惟新闻跳笔?笔法:西方叫叙述学,我们指的是运笔的技巧,行文叙事的方法。

跳笔特点:文体结构上它是多段体;主张“跳”,在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可以有、甚至必须有较大的跳跃。

每一段讲一个事情,节奏明快,干脆利落,每段之间内容跨度大,有着现在进行时的动态节奏。

为什么要用新闻跳笔?一、吸引读者并适合读者快速的阅读习惯(一)段落短,每段讲清楚一件事情(二)跳笔是每一个小段落形成一个新鲜的阅读兴奋点(三)排在报纸的版面上黑白相间疏密有致二、便于记者快速写作并形成明快的新闻文体三、加大新闻信息量的一个手段第二节如何运用新闻跳笔?一、短段落,多分段改写要点:一是把原稿打散,拆分数个新闻事实;二是一段一个意思;三是把这些“预制构件”重新进行段落的排列组合。

二、断裂行文指段落之间不按照时间的顺序、或者事实的原始过程从头排列,不面面俱到,不平铺直叙、不必顾及程序、顺序或者层层推理的逻辑,而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只着力突出读者感兴趣的新闻事实,把他们之间用跳跃的方式连接。

三、借用电影的蒙太奇把通讯中的某些细节情节、场面、细节写成镜头感很强的段落,运用跳笔省略过程的叙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按照镜头的推拉摇移把他们连接起来。

(P120北京有个李素丽)四、加大句与句之间的跨度课后:1、为什么新闻跳笔是新闻写作的主要笔法?如何运用新闻跳笔?第七章新闻语言第一节新闻写作对新闻语言的要求一、什么是新闻语言?新闻学原理: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情,传播具有新闻价值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叫新闻语言。

大众传播学:新闻传播是媒介与受众为传递信息而进行的“对话”,这种“对话”即编码解码的互动,新闻语言就是这种文字符号的编码方式。

二、新闻语言的特征(一)准确、简洁、鲜明、生动(二)要有时代感(三)应有不同的风格1、消息与通讯语言要求不同2、风格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3、取决于人物报道中被访者的语言个性(四)“白描”是新闻语言的主要特征(多用动词)新闻白描:指文字描写的具体方式,既不尚修饰、不用或者少用形容词渲染,以质朴的文笔,力避浮华、做作,简练而直接的勾勒出事物的特征。

有利于把复杂的问题用火简单的方法来处理,进而突出事物的特征。

第二节如何使用白描语言一、多用动词,用准动词二、多用子概念(具体多一些描写,少一些议论)子概念的内涵总比相应的木概念内涵丰富具体,多用子概念容易引起人们的形象思维。

西方人们语言具有“抽绎阶梯”,即它有不同层次的抽绎层次,随着抽绎层次的不断提高,语言越抽象,理解的人越少。

(例:“气温高达38度”比“天气很热”更符合新闻语言)三、多用大白话:指群众语言,老百姓说的话。

口语化不等于地方方言。

课后1、新闻语言的特色是什么?为什么白描是其主要特色?2、分析中国新闻奖消息与通讯类作品的语言特色。

中编消息第八章消息是新闻报道的主要体裁第一节消息体裁的特点一、简括简要概括的反映新闻事实,好似消息区别于其他新闻体裁的本质特点二、消息更加注重用事实说话三、消息有特殊的结构消息的结构是倒叙,即倒金字塔结构。

以反映事物最新变动为主的动态消息尤为典型。

美国将这种方式称为“三度反复”,即对同一新闻时间,从标题到导语,到主体,分三步呈递进式展开叙述。

这种结构方式起源于19世纪中叶美国南北战争。

四、消息有自己外在标志“电头”作用:表明新闻稿发出单位,显示消息身份;承担发表新闻作品的责任,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节消息体裁的优势一、消息适应范围广泛,多用消息可以增加媒体的信息承载量二、消息发稿速度快,是一种灵活快捷的新闻体裁三、消息为不同的读者所接受四、消息的新闻冲击力更强典型做法:对于突发重大事件,一般是消息在前,随后再另发文章详加补充。

课后:1、消息这一体裁的重要特征是什么?2、如何认识消息体裁的优势?3、找一篇长篇通讯改写成消息。

第九章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导语第一节导语的定义与任务一、导语的定义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

(1)它是消息体裁特所特有的(2)出于文章开头(3)它是结果、提要或者高潮二、导语的任务(一)开门见山,尽快的报道新闻事实,传递最新消息,是人一眼便知(二)吸引读者,使人“一见钟情”(三)导语为全篇定音第二节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一、导语必须有实质性内容二、将最有新闻价值、最有吸引力的事实写进导语(一)最新鲜的材料(二)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材料写进导语(三)最有趣、最富有戏剧性和人情味的材料写进导语三、炼字炼句,力求简短第三节导语的大致类型一、概述型导语:以概括的直接陈述的方式写作的导语。

(用得最多、较容易把握)优点:事实信息的传递最为简洁,极易为读者理解。

(一)增强提炼与概括的能力(二)用具体而非抽象的事实概述二、描述型导语:亦描亦述,描述兼有的导语。

特点:消息的开头即出现画面、出现镜头,具有可视可感的效果。

优点:1、有趣,能以形象的画面吸引读者 2、能以情景先感染读者。

描述型导语要求记者:1、采访中捕捉有形画面,让采访者简洁给你提供一些情景。

2、导语所描写的画面必须与事件有内在联系3、用剪影的办法来写三、评述型导语:夹叙夹议、有述有评的导语优点:1、发挥“勾玄”的作用,给人一种启迪2、直截了当的发表议论,能够直接影响舆论写评述型导语注意事项:(一)言人之所未言,深刻而有新意(二)少而精、点到为止(三)为了使导语中的评论更具客观色彩和说服力,为了防止因作者直接评论导致的被动,可以使用引语方式发表意见。

四、橱窗式导语:由典型事例构成的导语。

多用于综合性新闻。

特点:它不是靠描写或者议论,而是靠讲故事吸引读者。

第四节导语修辞技巧一、设问:导语以提问为方式开头,主体部分围绕导语提出的问题展开叙述。

有助于读者把握新闻事实的要点,有助于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

二、拟人:使导语带有感情色彩三、借用:使导语富有情趣四、对比:有助于揭示事物的特点、阐明新闻主题。

五、直呼:导语以第二人称“您”或“你”直接呼读者,又“谈话体”。

优点: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亲切自然。

六、排比:造成震撼效果、造成一种紧迫感。

课后:1、怎么样认识导语在消息中的重要地位?2、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提出这些要求的理由是什么?3、实践:分析消息的导语类型。

第十章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二——主体与结尾第一节主体重任在肩如将导语比作“头”,主体便是“躯干”,消息要有一个精彩的开头以便吸引读者,然而精彩的导语之后,还必须有一个丰满的、文字讲究的主体。

一、展开导语,使之具体化(一)补足导语中尚未出现的新闻要素(二)将导语中导读概括的事实具体化二、补充导语令主体更丰满(一)补充带有因果性质的材料(二)在导语限定的事实之外,补充一些暗示性的情况三、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四、添加“作料”,令读者兴味不减(一)运用“色彩”:色彩的核心是细节(二)打开包袱中的包袱第二节主体的结构方式一、倒金字塔结构:导语与主体之间,主体内部都是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安排材料。

二、纵向结构:主体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结构。

三、横向结构(综合性新闻、会议新闻、经验性新闻、反映成就或问题的新闻)特点:不受事物发展时间顺序的限制,围绕一个主题将同一时空范围的情况有序的组织起来,反映“面”的变化。

四、点面结构:以点带面,点面结合。

第三节消息的结尾一、消息结尾的特点:以事实结尾,事实讲到哪里消息的结尾就在哪里。

二、接种巧妙的结尾方式(一)材料典型、意味隽永(二)首尾关照,巧妙呼应(三)稍加议论,画龙点睛(四)水到渠成,自然抒情课后:1、主体与导语的关系?如何理解的主体任务? 2、写好消息主体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第十一章消息写作的重要环节之三——新闻背景第一节写消息切记交代背景一、何谓新闻背景?狭义定义:指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务或者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二、新闻背景的任务和作用(一)说明、解释,令新闻通俗易懂:解释新闻中的名词术语或者消息中的事实部分(二)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义,唤起社会关注(三)用背景进行对比衬托,突出事物特点、显示变化程度(四)以背景语言加以暗示,表达某种不便言明的观点(五)借背景为新闻注入知识性、趣味性内涵,使其可读(六)用背景材料介绍新闻中的人物,满足读者的好奇心、阐释人物行为的合理性(七)累加同类事实,开阔读者视野:“累加性背景”它是在消息所报道的新闻事实之外,顺带介绍其他一些相同类型的事例或者顺带给出同类事件总发的情况、数字,它是褒贬事物的有力武器第二节精选背景材料一、明确目的,抓住重点:决定背景材料主要因素是事实本身的“疑点”、读者兴趣、主题。

二、注意背景材料的广泛性、多样性三、借用新闻价值标准精选背景材料第三节巧妙穿插一、插入导语(视情况而定)(一)背景本身为一典型事例,插入导语可以用来吸引读者,用来帮助“说话”(二)背景材料极具吸引力,将其作为“定语”,用来修饰导语中的事实或人物(三)用历史性背景材料与新闻事实对比,在导语中造成新旧反差,引起读者注意二、导语之后接背景段(一)导语中出现的关键性人和事、关键性的词语急需解释,否则影响对新闻事实的理解,影响主体进一步展开(二)鉴于思维逻辑和文章过渡需要三、分散插入主体中(一)主题中分散穿插独立的背景段(二)将背景材料化作句子的某种成分揉进主体,使其黏着在新闻事实之上,让读者看不出新闻事实与背景的界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