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重庆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测土配方施肥要按照不同土壤供肥性能、不同作物需肥特点及肥料效应,制定出各种配方,由于重庆市有9个土壤大类,37个土属,114个土种,土壤类型多,养分含量差异大,作物种类多,这就需要制定出多种配方,为了切实有效地抓好我市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根据近年来我市对各种土壤分析化验数据以及大量的田间试验结果,将我市土壤按照基本理化性状相似进行分类,制定出主要土壤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作物配方施肥技术方案。
供各地因地制宜选用。
一、重庆市土壤酸碱度及土壤养分含量状况重庆市碱性土壤占26.48%(ph 大于7.5),中性土壤占34.98%(ph6.5-7.5),微酸性土壤30.34%(ph6.5-5.5),酸性土壤8.2%(ph小于5.5)。
我市土壤养分属于中下水平,有机质和氮素水平低,全磷和速效磷均缺,虽然全钾含量较高,但速效钾含量较低。
全市有机质缺乏的土壤占84.43%(有机质含量小于20g/kg);全市全磷含量小于0.620g/kg占96%,速效磷含量中下水平的占土壤94%(有效磷小于10mg/kg属于中下水平),其中严重缺磷土壤占45.42%(小于5mg/kg属于严重缺磷土壤),在94%的土壤上施用磷肥均有增产效果;缺氮的土壤占79.59%(碱介氮小于90mg/kg属缺氮土壤),严重缺氮土壤占21.36%;供钾水平中等的占76.54%,供钾水平高的占16.74%,缺钾土壤占6.72%;我市缺锌土壤占88.74%(土壤有效锌含量小于1mg/kg);缺硼土壤占98.02%(土壤速效硼含量小于0.5mg/kg)严重缺硼土壤占72.2%(速效硼含量小于0.2mg/kg);缺钼土壤占84.22%(土壤有效钼小于0.15 mg/kg);缺锰土壤占32.93%(速效锰小于15 mg/kg);缺铜土壤占26.89%(有效铜小于1 mg/kg);缺铁土壤占12.48%(有效铁含量小于4.5mg/kg)。
根据以上结果分析:不同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差异较大。
这是我们确定不同土壤配方的基本依据。
有机质含量:石灰岩土(平均24.7g/kg)﹥水稻土(平均19.1 g/kg)﹥黄壤(平均16.8g/kg)﹥紫色土(平均13.1 g/kg)﹥新积土(平均12.7 g/kg)﹥红壤(平均8 g/kg)。
在水稻土中,潜育型(平均24.7 g/kg)﹥潴育型(平均18.9 g/kg)﹥淹育型(平均18.2g/kg)。
在紫色土中,中性紫色土(平均13.7 g/kg)﹥石灰性紫色土(平均12 g/kg)﹥酸性紫色土(平均11.2 g/kg)。
土壤氮素含量是石灰岩土(平均109mg/kg)﹥水稻土(平均88mg/kg)﹥黄壤(平均79mg/kg)﹥红壤(平均77mg/kg)﹥紫色土(平均60mg/kg)﹥新积土(平均52mg/kg)。
土壤速效磷含量是水稻土﹥新积土﹥紫色土﹥石灰土﹥黄壤﹥红壤。
土壤速效钾含量是石灰土(平均146mg/kg)﹥紫色土(平均101mg/kg)﹥黄壤(平均99mg/kg)﹥水稻土(平均92mg/kg)﹥红壤(平均87mg/kg)﹥新积土(平均70mg/kg)。
二、测土配方施肥的总体原则从以上结果看出:我市中性土壤仅占1/3,,碱性和微酸性土壤占2/3。
土壤酸碱性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影响大,有机质、氮、磷、钾及某些微量元素在中性土壤上养分有效性高,而在碱性和酸性条件下有效性低,为了保证节肥高效,必须根据土壤酸碱性而配制不同的肥料品种。
在碱性土壤上,要多施酸性肥料,在酸性土壤中,要多施碱性肥料,以提高养分有效性低。
有机肥施用:近年来我市施用化肥氮:磷:钾结构基本保持1:0.35-0.38:0.06-0.07,氮磷化肥基本平衡,钾肥严重不足,中、微量元素缺乏,增施有机肥是补充钾肥,平衡作物营养、培肥地力的重要措施。
因此,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的方针是测土配方施肥必须长期坚持的施肥方针。
我市任何土壤、任何作物都必须注重有机肥的施用,尤其是在有机质含量低的红壤、新积土、紫色土和黄壤上,要增加有机肥施用量,一般每亩每年施用有机肥应该在1500公斤以上,如果水稻土实行稻草全部还田,则可以不另施有机肥,但是潴育型和淹育型水稻土,必须注重有机肥施用。
在紫色土中,酸性和碱性紫色土,要加大有机肥的施用。
氮肥的施用:氮肥必须深施盖土,防止雨水淋失和挥发损失。
氮化肥(如碳酸氢铵、尿素等)不可以与碱性肥料混用,以免造成氮素损失。
凡是碱介氮小于90mg/kg的土壤均为缺氮,根据土壤分析,我市土壤普遍缺氮,施用氮肥均有增产效果。
严重缺氮的土壤是新积土其次是紫色土;缺氮土壤依次是红壤、黄壤和水稻土。
磷肥要集中施在根际,最好与有机肥堆沤后施用,磷肥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降低其有效性。
由于磷肥在淹水状态下其有效性提高,所以要坚持三重三轻(重秧田、轻本田;重旱地,轻水田;重小春、轻大春)的施肥原则,特别要注重喜磷作物(如豆科、十字花科、果树等)和缺磷土壤施用磷肥。
根据田间试验:土壤速效磷小于9mg/kg的土壤为缺磷,速效磷小于5mg/kg 的土壤严重缺磷。
根据土壤分析:我市缺磷土壤为红壤、黄壤、潴育性水稻土、潜育性水稻土、酸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从质地类型看:沙土、沙壤土、轻壤土缺磷,在这些缺磷土壤上注重施用磷肥。
根据土壤分析和田间试验:土壤速效钾小于80mg/kg为缺钾,速效钾小于60mg/kg为严重缺钾。
我市缺钾土壤主要是沙田、沙土、红壤、黄壤、酸性紫色土和潴育性型水稻土。
喜钾作物主要是薯类、果树、豆科、油菜和烟草,有限的化学钾肥应该在缺钾土壤和喜钾作物上施用。
关于中微量元素,一要注重碱性土壤(ph大于7.5)、碳酸盐含量高的土壤、土壤粘重和排水不良、尤其是长期关冬水和泥脚深烂的潜育性水稻土以及玉米、水稻增施锌肥;二要注重钙质紫色土花生、柑橘施铁;三要注重豆科作物,花生,酸性土壤、尤其是酸性土壤上的小麦增施钼肥;四要注重十字花科作物、花生、小麦、玉米和大豆增施硼肥。
三、我市主要土壤和主要作物配方施肥方案多年来,我市肥料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占50%。
近年来,全市化肥施用量已经达到320万吨,肥料投入占农业投资的50%。
化肥氮、磷、钾比例为1:;0.38:0.07左右,化肥结构不合理,氮、磷、钾比例失调,钾化肥严重不足。
农民施肥多半依靠经验施肥,农村普遍存在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磷肥、轻钾肥和微量元素的现象,化肥撒施、表施问题严重,地区之间、作物之间不平衡,造成化肥损失严重,肥料利用率低(我市肥料利用率1/3),不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而且增加农业面源污染。
因此,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意义重大。
根据近年来的田间试验结果和土壤抽样分析化验数据,总结出重庆市主要土壤、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供各地因地制宜选用。
(一)、紫色土配方施肥方案我市紫色土占70%,紫色土普遍缺氮、大部分需磷,少数缺钾,局部缺乏微量元素,因此,在测土配方施肥中,以氮肥的合理性,磷肥的有效性,钾肥的需要性,微肥的针对性作为重要内容。
1、钙质紫色土的稻麦配方施肥。
渝西潼南、铜梁、大足及渝中丘陵地区,广泛分布着在遂宁组厚页岩母质上发育的钙质紫色土,是我市粮经作物主要产区,钙质紫色土是一种富钾,严重缺氮、缺磷的土壤,全钾一般为20-30g/kg,速效钾大部分在100-160mg/kg范围。
普遍缺乏有机质(10-20g/kg),碱介氮50-70mg/kg,速效磷仅2-4 mg/kg。
因此,钙质紫色土配方施肥中应着重调节氮磷用量和比例,同时要注重锌肥的施用。
钙质紫色土稻麦的需肥顺序为N﹥P﹥Zn﹥K,水稻需N:O2P5:K2O比例为1:0.5-0.7,小麦需N:O2P5比例为1:0.6-1,钙质紫色土,水稻施用有机肥平均增产14.7%,小麦施用有机肥平均增产36.7%。
(1)、钙质紫色土水稻配方。
钙质紫色土一季水稻取走氮平均9.02(8-10)公斤,水稻土壤可供氮素4.32(3.77-4.86)公斤,肥料提供氮素4.7公斤(占52%),氮肥利用率37.9%,因此,钙质紫色土水稻高产需要施用氮素平均为12.4 公斤(包括有机氮),如果每亩稻草还田500公斤,则每亩施用化学氮素8.27公斤,(按照底肥60%、追肥40%的比例施用)。
钙质紫色土一季水稻取走p2o5平均2.96(2.29-3.78)公斤,一季水稻土壤可以供p2o5 1.54(1.29-1.78)公斤,肥料提供p2o51.42 公斤(占48%),水稻对磷肥利用率为19.6%,因此,钙质紫色土一季水稻高产需要施用p2o57.2 公斤(包括有机磷)。
如果每亩稻草还田500 公斤,则每亩施用p2o56.6公斤(全作底肥)。
钙质紫色土一季水稻取每亩取走钾素11.85公斤(9.16-13.26公斤),土壤每亩可供钾素8.97公斤(6.09-11.85公斤),肥料提供钾素2.88 公斤,只要每亩稻草还田200公斤以上或施用猪粪尿1500公斤以上,则可以不施用化学钾肥。
(2)、钙质紫色土小麦配方。
钙质紫色土一季小麦取走氮7.34(6-9)公斤,其中土壤可供氮2.85 公斤(2.69-3.01公斤),肥料提供氮4.49公斤(占61%),一季小麦对氮的利用率35.9%(30.4-41.5%),则钙质紫色土一季小麦每亩需要施用氮12.5 公斤(包括有机氮),如果每亩施用猪粪尿2000公斤,则需施化肥氮7.74公斤。
一季小麦取走p2o52.51(2.2-2.77)公斤,一季小麦土壤可供p2o5 1.31(1.18-1.44)公斤,肥料提供p2o51.2公斤(占48%),小麦对磷肥利用率平均16.7%(11.5-22.5%),因此,钙质紫色土一季小麦每亩平均需要施用p2o57.2公斤(包括有机磷),如果每亩施用猪粪尿2000公斤,则每亩施用化肥p2o5 5.8 公斤。
钙质紫色土一季小麦每亩取走钾素平均5.64 公斤(4.63-6.42公斤),其中土壤可供钾素平均3.99公斤(占小麦吸收钾素的71%,变幅2.34-5.64公斤),肥料提供钾1.65 公斤(占29%),如果钙质紫色土每亩施用猪粪尿1000公斤以上,则可以不施化学钾肥。
2、中性及微酸性紫色土稻麦配方施肥我市中部、东部和南部广大丘陵地区大多数是紫色沙页岩母质发育的中性及微酸性紫色土,PH5.5-7.5,氮、磷钾含量一般中等偏上水平,中性及微酸性紫色土需要NP 低于钙质紫色土,K的需要性较大。
稻麦需肥顺序,N﹥P﹥K,施用锌肥效果较钙质紫色土差,中性及微酸性紫色土水稻基础肥力产量﹥400公斤/亩的田块,施用有机肥增产效果不显著,基础肥力水稻产量﹤300 公斤的稻田,施用有机肥增产效果非常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