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1
2
单元教学计划
3
4
5
一、单元学习内容分析
6
本单元由“分气球”和“一起来做游戏”两个活动构成。

通过这两个活动,7
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

8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思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9
1.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的必要性。

10
2.充分经历分类活动,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分类思想。

二、单元学习目标
11
12
1. 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13
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

2. 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

14
15
3.运用分类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相关的实际问题。

16
4.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物品的习惯,体会分类在生活中的必要性。

17
三、单元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
18
标准的多样性。

19
四、单元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标准分类
五、单元教学措施:
20
21
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2
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

3.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23
24
六、课时安排:3课时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第一课时简单统计图
33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34
35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6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7
38
教学重点:
重点: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39
40
难点: 体会分类的标准
41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实际操作法
教学准备:课件。

42
43
教学过程:
44
一、创设情景
45
(投影出示两个书柜)
46
如果你要看《365夜故事》,你愿意从哪个书柜上取书?为什么?
47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同学们说的真好,书柜上分类摆放书本,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要看的书,
48
49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

(板书课题:简单统计图)
50
二、探究新知
(一)分类整理
51
52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53
(出示例1)
54
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可以怎样分类呢?
55
揭示课题,生活中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56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
57
58
记录在纸上。

59
①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60
61
②展示象形统计图的方法。

62
师:刚才的同学分成一堆一堆的,你为什么要排成一列呢?
63
生:整齐、清楚
64
师:你能看出谁最多吗?
65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这一排最长
66
67
师:你能看出谁最少吗?
68
师:看来这一行他是来记录葫芦形状的气球,我们在下面画上一个葫芦形,表示这一行记录的项目。

有一个葫芦形气球就画一个。

另外两行是记录心形和
69
70
圆形的气球,我们也在下面表示出来。

71
③展示表格记录数据的方法
72
师:这个同学记录方式你能看明白吗?
73
师:桃心形状的气球有几个?
74
师:他用一个数据来表示这一列的数量。

(和图对应)
75
3表示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76
师:为了更加清楚整齐,我把同学们记录的画上线。

77
78
上面一行都是形状,下面一行都是个数,每一列又都表示这个形状的气球有79
几个,这样记录真清楚。

80
④小结:同学们不仅能够按照形状、颜色把这些气球分为3类,而且自己设
81
计图表把分类的结果表示出来,你们可真棒!
三、巩固提升发散创新
82
83
课件出示练习七1、2、3题,学生集体完成。

84
四、课堂小结
今天同学们都学到了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你有什么帮助?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第二课时简单统计表
96
教学目标:
97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98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统计表的简洁。

99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100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101
教学重点:
102
重点: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103
难点: 学会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情境演示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法、实际操作法
104
105
教学准备:课件。

106
教学过程:
107
一、引入新课
108
1、师:春天是出游的好季节,看很多小朋友和家长都来到了公园门口,你能109
把他们分分类吗?生答略。

(要说清按什么标准分)
2、师:那我们就选择其中的两种分类标准整理一下。

110
111
展示学生的不同画法,让学生交流看法。

112
二、小组活动,探究新知
师:看来,只要我们在这一列的下面确定好了是男的还是女的,那么不管我113
114
们用什么样的符号来表示,都能表示这一类的人数。

115
3、对比体会分类的标准
师:观察这两个表,都是在分这些人,为什么分得的结果不一样?
116
117
生:因为两次分的标准不同,第一次是按大人孩子分,第二次是按男女分的。

师:那有什么是相同的呢?生:总数不变。

118
119
小结:看来分类的时候,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但是不论怎120
么分,最后的总数都应该一样,在生活中我们还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

121
122
三、练习
123
1、如果把咱们班的同学分为两类,可以怎样分呢?
124
2、练习七第4题。

125
四、小结
126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三课时练习七
127
128
教学内容:数学书31面和32面。

12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悉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130
131
数据。

132
2、巩固使用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133
教学重点:
134
重点: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135
难点: 学会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教学方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

136
137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

138
教学过程:
一、直接揭示课题
139
140
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进行有趣的分类和整理工作。

二、巩固练习
141
142
1、分图片。

(第31页的第5题。


143
启发:现在请你们仔细观察这组动物,你能找出多少不同的地方?你们找到144
了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能不能根据每一个不同点都找到一种分法呢?
145
2、31页第6题。

146
观察统计图,填好统计表。

回答问题。

147
喜欢什么动物的人数最多?
148
喜欢哪两种动物的人数同样多?
149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50
统计表有什么好处啊?
151
3、32页第7题。

152
学生先独立完成第一小题,要学生细致点,老师检查。

153
如果分两组,你们会怎样分?
154
从表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155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156
三、学以致用。

157
整理自己的书包,你是怎么整理的?
158
四、总结: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