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MC调研报告

DMC调研报告

一、碳酸二甲酯
1、特性
碳酸二甲酯(dimethyl carbonate,DMC),是一种无毒、环保性能优异、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甲基和甲氧基等官能团,具有多种反应性能,在生产中具有使用安全、方便、污染少、容易运输等特点。

由于碳酸二甲酯毒性较小,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化工产品。

2、用途
碳酸二甲酯(DMC)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中间体,由于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甲基、甲氧基和羰基甲氧基,因而可广泛用于羰基化、甲基化、甲氧基化和羰基甲基化等有机合成反应,用于生产聚碳酸酯、异氰酸酯、聚氨基甲酸酯、聚碳酸酯二醇、烯丙基二甘醇碳酸酯、甲胺基甲酸萘酯(西维因)、苯甲醚、四甲基醇铵、长链烷基碳酸酯、碳酰肼、丙二酸酯、丙二尿烷、碳酸二乙酯、三光气、呋喃唑酮、肼基甲酸甲酯、苯胺基甲酸甲酯等多种化工产品。

由于DMC无毒,可替代剧毒的光气、氯甲酸甲酯、硫酸二甲酯等作为甲基化剂或羰基化剂使用,提高生产操作的安全性,降低环境污染。

作为溶剂,DMC可替代氟里昂、三氯乙烷、三氯乙烯、苯、二甲苯等用于油漆涂料、清洁溶剂等。

作为汽油添加剂,DMC可提高其辛烷值和含氧量,进而提高其抗爆性。

此外,DMC还可作清洁剂、表面活性剂和柔软剂的添加剂。

由于用途非常广泛,DMC被誉为当今有机合成的“新基石”。

目前国内外DMC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领域:
(1)合成聚碳酸酯树脂(PC);
(2)生产甲基异氰酸酯,进而生产某些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3)替代剧毒的光气和硫酸二甲酯(DMS)作为羰基化剂、甲基化剂生产多种化工产品;
(4)作为一种新型的燃料油添加剂替代MTBE(甲基叔丁基醚),提高燃料油的辛烷值和氧含量,同时可减少环境污染;
(5)用作一种中程沸点的有机溶剂,广泛用于电化学及涂料等行业中。

3、市场状况
目前,全行业DMC总产能162.2万吨。

其中,现有产能67.2万吨,在建产能19万吨,拟建产能76万吨。

现有产能已经严重过剩,装置平均开工率不足50%
国内碳酸二甲酯需求 (2007~2014)
国内碳酸二甲酯产量 (2007~2014)
从上表看出,国内碳酸二甲酯 DMC 产能近年产能扩大迅速,从 2007 年的 12 万吨/年激增到了 2013 年 67.2 万吨/年。

但随着最下游产业房地产在 2011 年开始萎靡不振,其主要下游涂料需求大幅降低,而又随着原油价格 2011 年开始崩盘,其上游环氧乙烷价格也大幅下挫(从 2011 年 15500 元/吨大跌至2015年初4500元/吨),致使碳酸
二甲酯需求乏力,价格骤跌,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开工率2015 年 6 月已在 50%以下.
具体来看,2007~2013 年国内碳酸二甲酯 DMC 需求 7 年间增长了338.33%左右,产量增长了 330.77%,但同期产能增长了 435%,这是盲目扩张的后果.国内的产能过剩从 2012~2013 年间开始严重,这主要是房地产下游传导至碳酸二甲酯 DMC 的影响.
2015年初,碳酸二甲酯DMC行业的产能过剩更加严重,行业产能前列的石大胜华,铜陵金泰,灵谷精细,维尔斯,云化绿能等都有停工的时段,总体开工率在50%左右,远低于 2007~2011 年 5 年间平均64%左右的开工率。

但从碳酸二甲酯需求预期看,由于除了传统下游涂料受制于房地产萎靡,新增了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电解液溶剂为主的需求,预计到 2019 年将有 92.5 万吨/年的需求,相对于 2014年33.7万吨/年的6年需求提高了174.48%,按照65%产能利用率来看,届时需要约142万吨/年的产能,比 2014 年 64.2 万吨/年提高121.18%左右,按现有数据看,拟增产与投产及规划的国内企业总产能在 2020 年将达到 400 万吨/年,按其中 30%可以最终投产,则实际产能 120 万吨/年,则产能利用率可以提高到 77%左右.
国外DMC第一大消费领域是聚碳酸酯,其次是医药行业。

世界聚碳酸酯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美国、西欧、日本、韩国、巴西、东欧和中国。

美国GE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聚碳酸酯生产商,占全球总产能得24.3%;拜耳公司居第二位,其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产能20.8%;道化学位于第三,占世界总量的10.0%。

我国是世界上DMC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近几年DMC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均呈现高速增长势态,并在国内涂料行业打开了市场。

国内DMC最大消费市场是涂料市场,约占总量的50%以上。

医药行业是我国目前DMC第二大消费领域,主要作为甲基化剂使用。

同时,固体光气也成为DMC主要消费领域之一,长远来看将会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我国DMC国内消费及出口量已超过5万吨。

生产成本的竞争力及工艺技术的成熟性和DMC下游产品应用技术的开发,将是DMC消费量增长的关键。

二、碳酸丙烯酯
1、特性
碳酸丙烯酯(分子式:C4H6O3)为一种无色无臭的易燃液体。

与乙醚、丙酮、苯、氯仿、醋酸乙烯等互溶,溶于水和四氯化碳。

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很强,性质稳定。

工业上采取环氧丙烷与二氧化碳在一定压力下加成,然后减压蒸馏制得。

2、用途
碳酸丙烯酯是一种极性溶剂,性质稳定,无毒、纯的溶剂,对碳钢设备无腐蚀,用于脱除天然气、石油裂解气、合成氨原料气中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是一种理想的溶剂,碳酸丙烯酯也可以用作增塑剂,纺丝溶剂或水溶剂染料颜料分散剂,油性溶剂以及烯烃和芳烃之萃取剂。

基于人们对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关注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求,以消除污染、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化学已成为当前化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许多工艺会被清洁、环保的工艺
所代替,因其下游产品碳酸二甲酯、聚碳酸酯、聚氨酯的不断推广应用,必然进一步加大碳酸丙烯酯的市场需求。

目前最受人重视的是用来碳酸丙烯酯脱除天然气、石油裂解气、油田气、合成氨变换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硫化氢,效果特别显著。

碳酸丙烯酯在电子工业上可作高能电池及电容器的优良介质,碳酸丙烯酯在高分子工业上可作聚合物的溶剂和增塑剂等。

碳酸丙烯酯也可以作油性溶剂以及烯烃和芳烃的萃取剂。

碳酸丙烯酯在纺织工业上可用作合成纤维的助剂和固定剂、纺丝溶剂或水溶剂染料颜料分散剂;此外,碳酸丙烯酯还是一种用途极其广泛的有机合成原料和中间体。

3、市场状况、
自2004年以来,随着碳酸丙烯酯在碳酸二甲酯生产、溶剂、有机合成、天然气和合成氨、尿素生产、其它等领域应用的不断推广,碳酸丙烯酯的产量和需求量稳定增长。

2010年,全球碳酸丙烯酯的产量达53.88万吨,是2004年的17.96倍,均年增长率为8.4%。

2013年全球产量达到68.63万吨以上,2015年达到80.65万吨以上。

2010年,我国碳酸丙烯酯的产量达31.95万吨,是2004年的532.45倍,平均年增长率为37.5% 。

2013年我国产量达到 42.52万吨以上,2015年达到51.45万吨以上。

碳酸丙烯酯主要用于碳酸二甲酯生产、溶剂、有机合成、天然气和合成氨、尿素生产、其它等领域。

在全球范围,碳酸丙烯酯在各应用领域的消费比例依次是碳酸二甲酯生产51%、溶剂11%、有机合成8%、天然气和合成氨11%、尿素生产16%、其它3% 。

未来几年碳酸
丙烯酯各应用领域年均增长率依次是碳酸二甲酯生产9.5%、溶剂
9.4%、有机合成9.6%、天然气和合成氨9.3%、尿素生产12.3%、
其它9.3% 。

三、碳酸乙烯酯
1、特性
碳酸乙烯酯,分子式C3H4O3,透明无色液体,室温时为结晶固体。

2、用途
碳酸乙烯酯(EC)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有机溶剂,可溶解多种聚合物;另可作为有机中间体,可替代环氧乙烷用于二氧基化反应,并是酯交换法生产碳酸二甲酯的主要原料;还可用作合成呋喃唑酮的原料、水玻璃系浆料、纤维整理剂等;
此外,还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中。

碳酸乙烯酯还可用作生产润滑油和润滑脂的活性中间体。

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的良好溶剂。

可用作纺织上的抽丝液;也可直接作为脱除酸性气体的溶剂及混凝土的添加剂;在医药上可用作制药的组分和原料;还可用作塑料发泡剂及合成润滑油的稳定剂;在电池工业上,可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优良溶剂。

碳酸乙烯酯主要用于化肥、纤维、制药及有机合成等行业。

3、市场状况
国际上碳酸乙烯酯 EC 产能主要由德国的巴斯夫和阿法埃莎,美国的亨斯迈和陶氏化学,以及日本的东亚合成,其产能分布在欧洲的德国,美洲的美国和亚洲的新加坡,总产能在 18.3 万吨/年。

国内碳酸乙烯酯 EC 产能主要是辽宁港隆,石大工贸,泰兴泰鹏等公司生产,现有产能在 7.6 万吨/年。

奥克扬州在建项目产能 2.6 万吨/年,年内主体可以完工,预计 2016 年年底可以投产,投产后预计达到行业最大产能,占预计总产能 25.49%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