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试题和答案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试题和答案

2001年10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称为( B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问卷法2.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D )A.布伦塔诺B.弗洛伊德C.亚里斯多得D.冯特3.新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C )A.华生B.瓦龙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4.用家谱分析法研究遗传与智力的关系问题的第一个科学家是( C )A.霍尔B.孟德尔C.高尔顿D.彪勒5.教育和心理发展之间的中间环节是( A )A.领会B.实践C.知识经验D.技能6.成人用"如果你再不听话,大灰狼就来了"的话教育孩子。

这是利用儿童的( C )恐惧。

A.本能B.怕生C.预测D.经验7.婴儿说出的句子像发电报式的电报句的年龄阶段处于( A)8.影响小学生性格发展的最直接的因素是( A )A.家庭教育方式B.家庭收入情况C.家庭居住环境D.家庭文化背景9.在下列时间单位中,小学生最容易掌握的是( A )A.一小时B.一周C.一天D.一个月10.一般认为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期或关键期是小学( B )A.三年级 B.四年级C.五年级D.六年级11.当一个人的思维发展处于"每个人对问题的看法都是不一样的"时,其思维发展处于( B )A.二元论阶段 B.多元论阶段 C.相对论阶段 D.约定论阶段12.从记忆方式的发展来看,高中生擅长于采用的记忆方式是( A )A.理解B.机械C.内隐D.无意13.自我形象受到空前关注是在( C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14.在历史上规模较大,时间最长的一项关于超常儿童的追踪研究是由( C )率领的研究小组完成的。

A.吉尔福特B.韦克斯勒C.特曼D.比纳15.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B )A.奥尔波特B.卡特尔C.荣格D.斯普兰格16.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D )A.运用B.分析C.综合D.评价17.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学习的实质是( A )A.有意义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C.发现学习D.探究学习18.现代认知心理学的陈述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 C )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19.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主要是( D )A.命题B.命题网络C.图式D.产生式20.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 )A.相同要素说B.概括化理论C.关系转换说D.学习定势说21.体现了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B )A.汉语拼音的学习影响英语字母的发音B."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C."石"字的学习影响"磊"字的学习D.在学校形成的爱护公物的习惯影响在校外的行为表现22.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 A )A.品德B.道德C.个性D.人格23.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 B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D )A.皮亚杰 B.斯陶布 C.章志光D.柯尔伯格2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需要。

( B )A.归属B.自我实现C.尊重D.生理26.一般而言,把学习成败归因于何种因素对学习动机的激励作用最大?( A )A.努力程度B.能力高低C.任务难度D.运气好坏27.为了与学生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应扮演的角色是( D )A.权威者B.告状者C.指导者D.协商者28.教师将以往教学监控的过程和方式恰当地运用到与其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

这表明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 D )A.由他控发展到自控 B.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C.敏感性逐渐增强D.迁移性逐渐提高29.测验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行为表现的有效程度叫做( C )A.内容效度B.构想效度C.效标关联效度D.诊断效度30.在实际测量中,信度值一般用描述两次测量结果一致性的来估计。

( D )A.标准分数B.原始分数C.平均数和标准差D.相关系数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31.婴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_游戏______。

32.通过记录大脑皮层的脑电活动的变化,发现在4-20岁之间,大脑有两个显着加速期。

第一次发生在__3-4_____岁之间,第二次发生在__12-13_____之间。

33.人格方面的个别差异主要包括__人格类型_____差异和_人格特质______差异两个方面。

34.动作技能的形成要经历三个阶段:认知阶段、联系形成阶段和__自动化_____阶段。

35.奥苏伯尔认为,成就动机由__认知_____内驱力、自我提高_______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组成。

36.对于学习测验而言,测验项目的质量分析主要包括_项目难度分析______和___项目区分度分析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7.关键期 38.强化 39.练习曲线 40.移情 41.教学效能感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2.简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43.小学生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是什么?44.简要比较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点。

45.简述教师期望效应的过程。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5分,共25分)46.举例说明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

47.评述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全国2001年10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B2.D3.C4.C5.A6.C7.A8.A9.A 10.B 11.B 12.A 13.C 14.C 15.B 16.D 17.A 18.C 19.D 20.A 21.B 22.A 23.B 24.D 25.B26.A 27.D 28.D 29.C 30.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0分)31.游戏 32.5-6 13-14 33.人格类型人格特质34.自动化 35.认知自我提高 36.项目难度分析项目区分度分析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7.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38.凡施加影响有助于有机体反应频率、速度和强度增加的过程。

是影响行为形成和改变的最重要因素。

39.练习曲线是指在连续多次的练习期间所发生的动作效应变化的图解。

40.指个人对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进行感知和体验后而产生的类似于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替代性情感反应。

41.指教师对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的自我评价和判断,它直接影响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自我监视和调控。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2.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5)伦理性原则。

43. (1)自我评价由"他律性"向"自律性"发展。

(2)从依据具体行为进行评价向应用道德原则进行评价发展。

(3)从根据行为的效果进行评价向把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进行评价。

(4)从正确评价别人的行为向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发展。

44.①功能: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长时记忆是备用性的②容量: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长时记忆的容量很大③表征:短时记忆以视觉或听觉的表象表征为主,也可以用抽象的语义命题表征;长时记忆的表达较复杂,一种观点认为陈述性知识以命题网络表征,程序性知识以产生式系统表征;另一种观点认为,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既可用语义编码,也可用形象编码。

45.期望效应主要包括以下过程:(1)教师对不同学生产生不同的态度与期望。

(2)不同态度与期望导致了不同的教育方法。

(3)学生对教师不同的态度、方法产生不同的态度、反应。

(4)学生的反应加强、印征了教师的期望。

(5)学生的学习成绩沿着教师的期望而提高或降低,证实期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题10分,第2题15分,共25分)46.渐进分化是在教学中首先讲授学科最一般和最概括的概念和命题,然后根据细节和特性渐进辨认,其结果是导致认知结构中的概念和命题从上到下按层次不断分化。

实例说明综合贯通指在认知结构中已经确定了的知识,可以相互关联,产生新的组织,从而出现新的意义。

实例说明47. (1)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①成熟、②练习和习得经验、③社会经验、④平衡(2)心理发展的动力: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3)心理发展的具体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

(4)心理结构的特性,从本质上讲是由量的积累(同化)而发生的质的变化(顺应)。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德国实验心理学家_________出版《儿童心理》一书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诞生,美国心理学家_________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标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2.弗洛依德研究的本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_________的本能,另一种是_________的本能。

3.元记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元记忆监控三个方面。

4.学生在学习中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差异和_________差异。

5.条件反射有两种: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6.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识分类的观点,技能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7.根据信息加工观点,学习策略可以分为精加工策略,_________和_________三种。

8.影响学习结果的认知结构变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和稳定性(包括清晰性)变量。

9.阿特金森指出,成就动机由_________的动机和_________的动机组成。

10.教师的教育能力主要体现在了解学生的能力,处理教材的能力,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