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思想(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
1、关于“C语言”
计算机的本质是“程序的机器”,程序和指令的思想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概念,只有懂得程序设才能懂得计算机,真正了解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通过学习程序设计可以使我们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更好地理解个应用计算机,学会用计算机处理问题的方法。
C语言作为一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相比其他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有着公认的一些特点,比如语言本身简介,生成的代码质量高,使用灵活等。
它既可以编写计算机系统软件又可以编写各类应用软件。
C语言作为一种简洁高校并且支持结构化编程的程序设计语言,在讲究效率的时代,对于帮助学习者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进而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
2、关于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是结构化程序设计的3种基本结构之一,是程序设计中常用的结构。
前面介绍的顺序结构里,程序中的所有语句按照书写顺序依次执行。
而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事情的顺序并不都是按部就班的顺序进行,有时会根据某些条件进行选择。
比如在进行周末活动安排时,我们可以说:“如果天气好,我们就去郊游,否则我们就去体育馆打球。
”在这样安排中,可以看到,“郊游”和“打球”哪个动作实际执行依赖于“天气好”这个条件是否满足。
在程序设计中,上述安排就要用选择结构来实现。
选择结构的作用是根据所给条件的真假,决定程序的运行途径。
在上述实例中,“天气好?”是控制条件,它的作用是决定程序的流程,如果天气确实好,则条件为真,进行“郊游”这个活动,如果天气不好,则条件为假,进行“打球”这个活动。
“郊游”和“打球“两个活动只进行一个,该选择结构结束后,再执行下面的语句。
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关系运算、逻辑运算和C语言条件语句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程举例,程序的比较和运行和程序流程图的使用,让学生加深记忆,理解条件语句的执行顺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条件语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程序,对程序设计产生学习兴趣。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if语句、switch语句的使用
难点:if语句的嵌套
二、课程设计思路(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例:求 方程的根。
由键盘输入a,b,c 。
假设a,b,c 的值任意,并不保证 需要在程序中进行判别,如果 ,就计算并输出方程
的两个实根,否则就输出“方程无实根”的信息。
左边为顺序结构的程序流程图,右边为选择结构程序流程图。
比较它们的之间区别。
#include <stdio.h> #include <math.h> int main ( ) {
double a,b,c,disc,x1,x2,p,q; scanf("%lf%lf%lf",&a,&b,&c);
disc=b*b-4*a*c; if (disc<0)
02
=++c bx ax 42≥-ac b 042≥-ac b
,要求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输出。
解题思路:可以先用伪代码写出算法:
中的小者)
是三者中最小者)
是三者中次小者)
对换
例:某运输公司吨公里基本运费为p,根据距离s的远近计费标准如下:
s<250km 没有折扣
250s<500 2% 折扣
500 s<1000 5% 折扣
1000 s<2000 8% 折扣
2000 s<3000 10%折扣
3000 s 15%折扣
根据货物重量w和运距s,求运费f。
main( )
{float p,s,w,d,f;
scanf(“%f %f %f ”,&p,&s,&w);
if(s>=3000) d=0.15;
else if(s>=2000) d=0.10;
else if(s>=1000) d=0.08;
else if(s>=500) d=0.05;
else if(s>=250) d=0.02;
else d=0.0;
f=p*w*s*(1-d);
printf(“f=%15.2f ”, f);
}
选择结构的嵌套:
在if语句中又包含一个或多个if语句称为if语句的嵌套
一般形式:
if( )
if( ) 语句1
else 语句2 else else总是与它上面最近的未配对的if配对
三、教学特色(总结教学特色,教学效果)
1.教学特色
本次讲课主要采用了演示操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例如我提倡的是师生合作探索的方法,而不是教师自己独自讲解,这样能更好地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理解选择意义,和运行结果。
对课堂的设计,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指导思想。
并且能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教学效果
本次讲课效果总体还是不错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该课时是用了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老师的引导下,独立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对选择程序设计有一个直观的理解;然后再传授if语句和switch的结构和执行过程,让学生真正懂得if语句和switch语句的实际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