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

2019年语文考试说明

语文考试说明(2019)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我市初中语文学科教学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考试说明。

一、命题原则1.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内容范围和学习程度的要求为依据。

2.命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3.命题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

既要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在语文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和审美活动。

4.命题要加强与社会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切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基本特性。

5.试题要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综合性及适当的选拔性。

二、考试范围考查《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第四学段规定的内容。

其中文言诗文的背诵默写只考查《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中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

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阅读材料一部分来自教材上的课文,范围是《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另一部分来自课外。

考查现代文阅读的阅读材料一律来自课外。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一)积累与运用1.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

能记准字形、读准字音、了解字义,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运用汉字;书写汉字规范,不写错别字。

2.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辨析词语的意思,能正确使用词语;能修改病句,能正确运用句子恰当地表情达意。

3.能根据语言环境恰当地辨析、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八种修辞方法。

4.掌握《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中推荐的7~9年级的背诵篇目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

了解《语文课程标准》“附录”部分建议阅读的课外诗歌散文作品及作者;长篇文学名著及作者。

5.能正确默写本考试说明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能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二)阅读1.现代文阅读(1)能根据文章的不同体裁特点进行阅读,了解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有较快的阅读速度。

(2)能整体感知现代文的内容,把握现代文的内容要点,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和感情。

(3)能把握现代文结构,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

(4)能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现代文内容和表达能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6)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并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7)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能用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答阅读中的一些问题。

(8)阅读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能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9)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文言文阅读(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三)写作1.能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书面表达。

2.能根据写作需要确定表达的内容,做到感情真挚、思想健康,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做到内容具体、语言通顺得体。

3.能根据表达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

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来丰富表达内容,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4.不写错别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规范、整洁。

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及时间语文学科采用闭卷考试、书面作答的形式,考试时间150分钟。

(二)试卷结构试卷满分为150分,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为积累与运用,包括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和文言诗文的积累运用,满分30分(其中基础知识的积累运用约占15分,文言诗文的积累运用约占15分),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第二部分为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满分60分,其中文言文阅读约占10分(课内约占5分,课外约占5分),现代文阅读约占50分,主要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第三部分为写作,满分60分。

(三)试卷内容占分比例1.积累与运用约20%;阅读约40%;写作约40%。

2.试卷中选择题的分数不超过15%。

3.试题易、中、难比例为7:2:1。

五、题型示例(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顷.刻(qǐng)襁.褓(qiáng)筵.席(yán)混.为一谈(hùn)B. 偌.大(ruò)炽.痛(chì)蟠.龙(pān)叱咤.风云(chà)C. 狩.猎(shòu)漩.涡(xuàn)解剖.(pōu)沁人心脾.(pí)D. 嘈.杂(cáo)祈.祷(qí)剽.悍(piāo)奄.奄一息(yǎn)【参考答案】 D【题例说明】掌握3500个常用字,掌握3500个常用字的读音,能够读准字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遐想葱笼穿戴蓬头垢面B.震憾藩篱耗费人情世故C.寒暄嘹亮部署月明风清D.要诀伧俗脉膊浮想联翩【参考答案】 C【题例说明】掌握3500个常用字,掌握3500个常用字的字形,能够辨识错别字。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古今成大事者当有决断,切不可前瞻后顾....,否则容易错失良机。

B.三块石国家森林公园风景秀丽,美不胜收....,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C.马云这个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终于跻身世界富豪之列。

D.他悟性极高,无论多么艰深晦涩的文章,只要浮光掠影....地看上一眼,就能抓住其实质。

【参考答案】 D【题例说明】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理解、辨析词语的意思,能正确使用词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世界技能组织大会上,全体成员一致决定,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中国上海举办。

B.这位花滑选手在平昌冬奥会结束后正式退出了运动员的生涯。

C.不仅议论要提出观点,还要有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D. 大型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参考答案】 A【题例说明】理解词句意思,会修改病句。

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 , ;一块岩石里有群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

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

【参考答案】做到句式、色彩、修辞符合要求。

示例:一片绿叶里有春天的影子;一个微笑里有鼓励的影子。

【题例说明】运用恰当的语句表情达意,句式相同,正确运用修辞方法。

6.综合性学习。

阅读以下三则材料,请简要归纳其内容要点。

【材料一】躺在你怀里不觉得啥/离开你温存/才感觉害怕/守在你身边不觉得啥/目睹你辉煌/才知道你伟大/见多了喜事不觉得啥/盼回了亲人却热泪花花/听惯了呢喃不觉得啥/面对五环你声音最宏大——节选自歌词《祖国是我永远的家》【材料二】《战狼2》影片结尾护照上写道:“中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你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一位观众看了这部影片后表示:自己多年来放弃更改他国国籍,就是因为“心里知道,我的根在哪里,我就属于哪里,加入其他国籍是不能给我这种安全感的。

”【材料三】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无法写作。

——巴金探究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祖国永远是我们的家,是我们的强大依靠。

【题例说明】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7.走进名著,下面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是一部章回体神魔小说,全书以丰富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人在取经途中历经磨难的过程,歌颂了取经人百折不挠的精神。

B.《鲁滨孙漂流记》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描写了出身于商人之间的鲁滨孙,不甘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出海航行,途中遇险的故事。

C.《简·爱》的作者是法国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的夏洛蒂·勃朗特。

D.《琐记》中鲁迅最喜欢看的一本书是《鉴略》,长妈妈为儿时的鲁迅买来了他渴望已久的《山海经》。

【参考答案】 A【题例说明】了解名著的作家、作品的大意及其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8.古诗文填空①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②_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③浮光跃金,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④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⑤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⑥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⑦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⑧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⑨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大海的全景。

⑾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王湾在《次北固山下》里,借“归雁”捎去他对家乡亲人思念的诗句。

【参考答案】①于我如浮云②窈窕淑女③静影沉璧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⑤瀚海阑干百丈冰⑥塞上燕脂凝夜紫⑦濯清涟而不妖⑧朔气传金柝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⑩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⑾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题例说明】准确默写古诗文,正确理解和运用古诗文。

(二)阅读1.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1)~(3)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