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塑料管道行业研究-行业竞争
(三)行业竞争
1、行业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中国塑料管道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的消费市场,以及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布局。
目前,塑料管道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呈现出大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中小企业深耕细分市场的基本特点。
一方面,规模企业一般拥有较为完善的产品线,生产并销售各类塑料管道产品,并基于较大范围的营销网络向各个地区销售;同时,大型企业通过资金规模、生产规模和渠道规模上的优势,以支撑其对新型管道产品的研究开发,进一步拓展市场,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塑料管道行业的中小型企业则以单一或较少品类产品的经营为主,并主要在本地或较小范围的区域内销售。
从产品分类的角度看,国内塑料管道行业主要生产PVC、PE 和PP 三大类材质的产品,而其中又有细分类别,如PVC-U、HDPE、PP-R 等细分产品。
规模企业一般拥有较长的产品线,以生产三大塑料材质的管道产品为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
规模企业之间主要围绕着生产规模、品牌力量、稳定质量和销售网络展开竞争。
举例而言,塑料管道行业的知名企业在国内各大区域建立生产基地,并建立包括直营店、经销商、建材商城以及线上商店等渠道类型在内的多层次销售网络,从而在市场触达度和信息敏感度上形成较大优势,并通过产品曝光率的提升增强了产品的品牌号召力,而这需要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提
供坚实可靠的支撑。
未来,企业间在塑料管道产品种类的竞争将进一步深化,企业通过切实提升自身的研发、技术、工艺水平向复合材料、高新材料等领域延伸市场竞争实力。
从地区分布的角度看,由于塑料管道下游市场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和基础建设需求较大的地区,因而行业分布与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另外,有关资料显示,小口径塑料管道经济运输半径一般在800公里左右,大口径运输成本相对较高,经济运输半径更小;整体上,塑料管道的经济运输半径在500 至800公里范围,因此基于运输效率及经济效益考虑,塑料管道生产企业一般集中在下游需求市场附近,以提升生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便捷程度和响应速度。
具体而言,规模生产企业主要集中于广东、江浙和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沿海地区的房地产和基建需求或逐渐饱和,而内陆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塑料管道企业间的市场竞争预计逐步向二、三线城镇及农村转移,塑料管道在中国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深化。
总体而言,目前,中国塑料管道行业的集中度相对较低。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塑料管道的总体生产能力已超3,000 万吨,行业中存在3,000家以上较大规模生产企业,其中仅有不到30 家年产能超过30 万吨的企业,大型企业的产能占比较小;中国塑料管道行业拥有超过2,000项专利,塑料管道的材料、结构、工艺和用途等方面日趋丰富,行业技术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正不断缩小。
未来,随着阶段性区域布局和产能投放逐步推进,同时消费者对产品、品牌和服务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塑料管道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加之塑料管道消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