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中国古建筑
第一部分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辽代建,为我国 现存最古的木塔,高 66.6米,历900多年和 几次大地震,迄今仍 然巍然屹立,充分表 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达 到高度的技术水平。
建筑设计概论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建于北魏(公元523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密檐砖塔。该 塔为15层,高39.5m,全部用灰黄色砖砌成。其平面为十二边形,底层直径 10.6m,内部空间直径5m,壁体厚2.5m。塔的造型挺拔秀丽,距今已成功经受 住近1500年考验。足见当时砖砌结构技术已相当成熟。
《营造法式》的现代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北宋统治 者的宫殿、寺庙、官署、府第等木构建筑所使用的 方法,使我们能在实物遗存较少的情况下,对当时 的建筑有非常详细的了解,添补了中国古代建筑发 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建筑设计概论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建于北宋时期,是宋代建筑式样的典型。
建筑设计概论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砖石结构建筑
砖、瓦的出现很早,但砖自明朝开始, 才在民居中大量使用。
东汉时佛教传入中国,魏晋南北 国外传入建筑 朝时大盛,出现了以前未有过的建筑
类型------寺庙(Temple)和塔(Tower)。
塔由印度建筑形式演变而来,和 中国传统的建筑相结合形成新的形式。
建筑设计概论
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建于元代,是保存元代建筑的典型。
隋朝工匠李春所 建,工程技术和建 筑艺术水平都很高, 是我国现存最古老 的石桥,迄今1300 多年还基本完好。
第一部分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唐代
是我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成熟时期。 第一,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唐代建筑风格特 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又开朗。 第二,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技 术人员“都料”,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设 计与现场指挥,并以此为生。
第一部分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石窟寺是在山崖上开凿出的窟洞型佛寺。自印度传 入佛教后,开凿石窟的风气在全国迅速传播开来。
云冈石窟
第一部分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北魏时期建造,为15 层密檐砖塔,是现存最 古老的一座砖塔。
河南登封嵩岳寺塔
河北赵县安济桥
第一部分 中国的木构架之一。它的 造型端庄浑厚,反映出唐代木构架的形象特征。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第一部分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宋代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总结了隋唐以来的建筑成就,制定了设计模 数和工料定额制度。编著了《营造法式》,这是一 部当时世界上较为完整的建筑箸作。
中国古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发 展概况
巢穴居
第一部分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河姆渡的干阑木 构已初具木构架建 筑的雏形,体现了 木构建筑之初的技 术水平,具有重要 的参考价值与代表 意义。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浙江余姚河姆度村 的榫卯构件
建筑设计概论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木骨泥墙房屋 (在黄河流域地区)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 ,建于辽(与宋同时),是宋代楼阁式建筑的典型。
第一部分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辽、金、元时期的建筑,基本上保持了唐代的传统。
为我国现存 最古的天文台, 测日影长短以 度天象,台为 砖筑,平面呈 正方形。
河南登封告成镇观象台
建筑设计概论
西安的半坡村氏族聚落遗址
5000年 前新石器 时代,位 于浐河东 岸高地上, 已发现密 集排列的 住房数十 座,多呈 圆形或方 形平面。
第一部分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西安半坡村原始社会村落遗址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原始社会:传统房屋建筑的基本模式形成; 奴隶社会:我国传统的木构架形式初步形成。
第一部分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整个汉代(前206—公元220年)处于封建社会上升期,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建筑产生显著进步,形成我国古 代建筑史上又一个繁荣期。
现存秦汉时期文物中展示 的建筑及其构件
第一部分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魏晋南北朝时期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这个时期最突出的建筑类型是佛寺、佛塔和石窟。 中国的佛教由印度经西域传入内地,初期佛寺布局 与印度相仿,而后佛寺进一步中国化,不仅把中国 的庭院式木架建筑使用于佛寺,而且使私家园林也 成为佛寺的一部分。
北方游牧民族有便于迁徙 的轻木骨架覆以毛毡的毡包 式居室;
甘肃、新疆维吾尔族居住 的干旱少雨地区有土墙平顶 或土墙拱顶的房屋;
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 挖出横穴作居室,称之为窑 洞;
第第二一节部分中中国国古古代典建建筑筑概基述本知识
我国古代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多民族风格
以土楼、围龙屋、殿堂式围屋为代表的客家传统民居。坚固性,安 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则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
合族聚居性:客家土楼,围屋,五 凤楼等,一般都规模庞大。永定“承 启楼”有300多个房间,面积5376平方 米。“遗经楼”有五层楼,面积10336 平方米,光是厅堂便有51个。
封闭性:客家民居,不论土楼还是 围屋对外都是全封闭的。土楼一般只 开一个正门一个后门,或一个正门两 个侧门,围屋,围龙屋的各横屋,半 环形围屋,皆设有门楼。万一有盗匪 打劫,只要把门一关,便封闭得严严 实实的。
我国古代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多民族风格
南方地区:墙较薄 屋面较轻,木材用料 也比较细,建筑外形 相应轻巧玲珑。
北方:墙较厚屋面 较重,用料比例相应 粗壮,建筑外形也就 显得浑厚稳重。
第第二一节部分中中国国古古代典建建筑筑概基述本知识
我国古代建筑的地方特色和多民族风格
南方气候炎热而潮湿的山 区有架空的竹、木建筑一 “干阑式”建筑;
第一部分 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知识
明清时期
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演变
又一次形成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潮。当时建造的故 宫、天坛等都是我国古代建筑师们的智慧和技巧的结晶。
故宫
建筑设计概论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最后一个高潮,同时也是 走向衰落的开始。
第第二一节部分中中国国古古代典建建筑筑概基述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