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营养与健康论文

动物营养与健康论文

《动物营养与健康》
课程论文
学号:201011632212
姓名:黄睿浩
任课老师:高振华
所在院系:信息学院自动化
时间:2011年11月30
课题题目:论野生食物的可靠性
成绩:
野生食物的可靠性
摘要:野生食物越来越受到我们的关注,但是目前大多数人认为野生食物就是安全、可靠、无公害,到底是不是呢?这也是这篇论文的所在,以下将由我来论证一下以上的观点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关键词:野生食物风险有机野生食物利处
目前,很多人认为野生食物是安全、可靠和无公害的,但是我认为凡事都有两面性,不能只看一方面,从两方面去对比,从而得出结论,因此下面我将论证野生食物的好处和弊端。

野生食物主要包含野生植物、野生动物、菌类等,因野生食物在自然状态下生长,其营养成份大多高于栽培蔬菜。

一般富含糖、蛋白质、纤维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等,尤其富含纤维素、和无机盐。

野生食物多生于深山冲沟、岸边、树丛、林缘、山野、农田周围等地方,不受或少受农药、化肥、城市污染的影响,具有生、鲜、嫩、绿、野的特点,而且适应性强,生长快,病虫害少,数量多,营养丰富。

举例说明:野生蔬菜大多数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薇菜可用于治疗吐血、赤痢便血,外用可治创伤出血;蒲公英用于抗菌消炎;车前草、雷公根用于清热解毒;蕺菜(鱼腥草)有治疗肺炎和支气管扩张等;紫苏、蒲公英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蕨菜、香菇、蒲公英可用于预防癌症及心血管病等。

另外,很多野菜还是良好的滋补佳品,如香菇、竹笋、枸杞等。

但并不是所有的野生蔬菜都有利于人,仍旧有不少的蔬菜对人有一定的危害。

例如:台湾近年来的连续发生因实用守宫木而引起的中毒时间。

初步的研究发现,某些野生蔬菜能富集镉、铅、锶、铬等重金属元素,实用这些野生蔬菜对人体危害很大,严重的还会引发食物中毒。

然而,近年来,野生蔬菜的开发利用已成为蔬菜生产中的热点,如长期过量食用这些有害的野生蔬菜,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副作用。

而且这些蔬菜在排除土壤和水源污染的情况下,仍可以证明具有较强的重金属富集能力,所以可见野生食物并不是安全、可靠的。

然而野生食物的种类很多,并不能以偏概全,以下我将要讨论野生动物食物。

在我国,目前对野生动物的主要需求是利用它们作为药材、食物、装饰品、狩猎纪念品、工艺品、毛羽制品、宠物、其中要求药材和食品的需求量最大。

目前我国某些地区仍有食用野生动物的习好。

仅上海地区的餐馆每年就吃掉1000吨蛇,广东、广西两省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更为严重。

只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口
福,那么我们将会得不偿失。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野生动物是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 草食动物的啃食通常增加草地的物种多样性; 肉食动物以捕食草食动物为生。

因此, 野生动物是维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 是生态系统中的活跃部分。

野生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常常被人们所忽略海獭是加利福尼亚海岸生态系统的一员。

为了获得海獭的皮张, 人们曾一度几乎猎杀了所有的海獭, 结果导致了加利福尼亚海岸生态系统的巨大变化。

原来, 海獭主要捕食海星, 海星采食海藻。

海獭消失后, 海星将海藻彻底破坏了。

于是,人们不得不禁止捕杀海獭, 才使加利福尼亚海岸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原貌。

在奇瓦瓦荒漠中, 人们试图去除更格卢鼠 , 结果导致荒漠中植物产量增加了3 倍, 荒漠的土壤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原来, 更格卢鼠在奇瓦瓦荒漠生态系统中主要捕食植物种子, 疏松土壤。

有些野生动物还携带有病原体,加上野生动物疾病的传染途径十分广泛,且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我们如果接触或是食用,则会危害到我们的健康。

在书《人兽共患病》中了解到,所介绍的154种人畜共患疾病和感染所涉及的宿主动物中,涉及到非脊椎动物的仅有1种(贝类),而所有154种疾病和感染均涉及到脊椎动物(一种疾病或感染可同时涉及多种动物),其中鱼类4种,两栖类1种(蛙),爬行类2种(蛇、蜥蜴),鸟类33种,涉及到哺乳动物的病种多达148种。

因此食用野生动物也是不安全的。

也许人们对野生食物的理解存在偏差,人们食用的有很大部分是那些并没有经过安全检测的野生食物,目前有一种有机野生食物。

什么是有机野生食品?有机野生食品就是指在野生采集区内按照有机生产技
术规范进行管理和采集,并通过具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资质的认证机构独立认证,颁发有机证书后,其采集产品可称为有机野生产品。

有机采集产品可以是茶叶、蔬菜、菌类和水果等,目前我国主要有前3种采集业。

我国可食用野生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广泛,蕴藏量大。

因为山多平地少、地形复杂多变是我国的地貌特征,它提供了适合各种各样的野生食物生长的复杂气候,是一个巨大的天然有机食品仓库。

例如:我国有野生植物3万多种,其中绝大多数种类可以提取食料。

野生植物生长在自然状态下其营养成分大多高于栽培品种,特别是维生素和无机盐的含量较为突出,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机能,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等功能。

中国己知菌物约l万种,大型真菌估计3800种以上,药食用菌至少可达1500种或接近2000种。

目前我国已知食用菌达981种。

菌物在自然界中野生于
山林、草原、路旁、旷野等处的立木、腐倒木、腐烂的枝叶、草丛等。

它不但味美,而且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几乎比各种蔬菜都高,具有一定的抗癌疗效是延年益寿的保健食品和具有特殊疗效的食、药兼用珍品。

因为有机野生食物有如此的好处,人们大量开采,势必也会造成环境问题。

以下从我国有机采集业的现状:
(1)处于无组织状态保护自然资源不够
我国野生物的采集主要以农户分散采集,公司集中收购的方式进行。

由于采集活动还没有明文的法规约束,对野生资源和环境保护不够,野生生物的生长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相当部分野生资源衰败枯竭或濒临灭绝。

(2)开发利用率低,开发利用无序
对野生资源的无度采集,选优去次,造成大量的浪费,甚至使野生植物丧失了维持正常繁衍和生存的能力,产量逐年下降;加之野生生物生长的分散性,较强的季节性,大部分采集活动是个人行为,开发利用混乱,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3)综合开发利用不足,精深加工缺乏
加工技术落后,加工仍以家庭作坊原始加工为主加工制。

如香菇、木耳、竹笋的干制手段落后,魔芋用人工水磨沉淀蒸熟干制粉丝。

品种类少,质量差,缺乏品牌。

所以,野生食物不是无公害的,综上所述,野生食物并不都是安全,可靠和无公害的,但是有机野生食物确实对我们有利,所以我们要趋利避害,科学食用野生食物。

参考文献
1.汤庆伍;野生食物--天赐有机食品[期刊论文]--食品安全2005(3)
2.姚全胜,雷新涛,罗文扬,王一承,冯文星;8种野生蔬菜对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期刊论文]—中国蔬菜2006(3)
3.魏曦;刘瑞三;范明远人兽共患病 1985
4.李镜辉,李贵昌,刘京立;动物与人类传染病Ⅰ.传染病生态系与人畜共患病[期刊论文]-- 2004,15(6)
5. 蒋志刚:论野生动物资源的价值、利用与法制管理;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6)
6. 刘宏;我国食物资源种类及开发[期刊论文]—中国食物与营养2009(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