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
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 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
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 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 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 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
“多样化”旨在“各取所需”, 乙湖
()
适应不同学生!
水深 60米
海平面0米 甲湖 水深 20米
20 米
甲湖水面高度记作0米,甲湖水底高度记作( -20)米;乙湖是堰
塞湖,水底高度记作( +20)米,水面高度记作( +80)米。
2.你知道全校做早操,操场上有多少人吗? 大约1000人,
想一想,( )个这样学校的学生集中在一起,约一万人.
(数概念生活化的练习)
3.读一读,填一填.(数概念形式化的练习)
如前面的填空练习
一、数感
2.在计算教学中发展数感
小数乘法计算法则推导: 分数除法计算法则推导:
0.15×3=? 0.15 ×3 0.45
2 小时行6千米,1小时行?
3
6
2 3
6
2
3
6
1 2
3
3 6
3 2
1
1 先求1份是多少→再求3份是多少
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 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 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合理选择算法正确运算 估算过程中的合理判断
传统的“简便运算”适度保留,发挥它的训练功能。
例如:89×1.01=89.89
反例:125×8÷125×8 =1
六、运算能力
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 能力。
一、数感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 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 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如同球员的球感,歌手的乐感一样……
简单、通俗地说,数感就是数的感觉。
教学数数、数的基数意义与序数意义、数序与数的 大小比较……都有助于形成数感。
数感培养实践的误区……
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 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案例1:团体操原来队伍每行10人,有5行。现在调整成每行增 加3人,增加2行,现在需要增加多少人?
案例2:如图,“ ”与“ ”,哪个面积 大?
R 2r
S R2 2r2 4 r2
五、数据分析观念
❖ 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 “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 率”“综合与实践”。
❖ “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 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 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 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 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 结合。
空间想象(表象的改造)
实物指认 图形指认 剖面指认
三种水平既递进发展,又交错共存
三、空间观念
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若干特点
(1)从感知强成份到感知弱成份 强弱具有相对性,特殊性
如:形状;边的长短是强成份; 关系;角的大小是弱成份。
三、空间观念
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若干特点
(1)从感知强成份到感知弱成份 强弱具有相对性,特殊性
案例1:小学生的研究性学习
案例2:两幅条形图蕴涵的信息
五、数据分析观念
研究性学习的缘起:父子争论,看电视是否影响视力?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教师需指出:“样本”问
1.你平均每天看多长时间的电视?题
半小时以下 半小时~1小时 1小时以上
2.你的视力怎样?
5.2~5.1 5.0~4.9 4.8~4.7 4.7以下
2/3小时行6km 即3份中的2份是6 3份是9
1小时行
小学数学历来重视数感培养,从“自发”走向了“自觉”
一、数感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展现数感
●
●
1080稍大于1000;
72×15=1080(米)
1080超过2000的一半,都是真正的数感,与量无关
二、符号意识
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 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 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
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 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课程设计思路
❖ (一) 学段划分 ❖ 为了体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整体性,统
筹考虑九年的课程内容。同时,根据学生 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将九年的学习时 间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 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 (7~9年级)。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
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 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 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 新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最大的改变: “双基”→“四基” “六个核心词”→“十个核心词” 四基: 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 本活动经验 十个核心词: 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 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 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过于依赖量,过于特殊的量
一、数感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
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
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简单、通俗地说,数感就是数的感觉。
3000006000 三十亿零六千
读出数感!
30600, 30060, 30006
三万零六百 三万零六十 三万零六
实际物体
几何图形
特征描述
由此可见:两者之间的可逆关系
三、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
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
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
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
空间观念发展规律
例如:指认圆柱高
空间知觉(表象的基础) ↓
空间观念(表象的形成) ↓
5.0-4.9
4.8-4.7
4.7以下
半小时以下
半小时-1小时
1小时以上
信息 图的直观性可能产生“误导” 一格表示的数量越小 条形的长短相差越大 条形图与折线图可以混用
六、运算能力
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 能力。
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 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如:形状;边的长短是强成份; 关系;角的大小是弱成份。
2
三、空间观念
3.8 4.5
小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若干特点
1.9 3.5
4.8
(2)从认识单一要素到认识要素关系
一个包装盒,如果从里面长3.8分米, 宽2分米,容积是34.2立方分米。小胖 想用它来装一件长3.5分米,宽1.9分米, 高4.8分米的礼物,是否装得下?
6789读作( 6 )千 ( 7 ) 百 ( 8 ) 十 ( 9 ) ;
6789由( )个千,( )个百,( )个十和( )个一组成.
6789=( )×1000+( )×100+( )×10+( )
一、数感
1.在数概念教学中培养数感
个十 百
千
一、数感
1.看图写数。
(数概念直观化的练习)
…
()
()
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 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
对于小学数学来说: 首先是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
二、符号意识
怎样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 例如:运算符号
二、符号意识
怎样让学生亲近符号,接受、理解符号呢? 例如:运算符号 又如:关系符号
“再也没有比平行而又等长的短线段更确切的相等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我为歌狂 狮子王
动画片投资和收益的关系
罗 山 小 学 视 力情 况和看 电视 时间统 计
单位:人
40
35
30
25
20
15
10
投资(万元) 目前5收益(万元)
1500 36000
0 300
600050.02-5.1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 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 学生的认知规律。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 过程。
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 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三、空间观念
怎样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观察:有序观察,选择对象,变换角度 (2)操作:学会画图,动手操作,自我释疑 (3)变式:变化形状,变化位置,变化大小 (4)辨析:同中见异,异中求同,精确分化 (5)结合:形象与语言结合,数与形结合
四、几何直观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 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 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金乡县教研室 朱琳叶
目录
第一部分 前言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二、学段目标 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附录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 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 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 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