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武术教学的基本方法
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武术,其历史演进源远流长,从西周时期“六艺”初兴到明清时期的武术成型,表征着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表演、娱乐、修性,防身的不脱务实功利性的民族体育亦然在延续。
这种武术运动文化体现出的传统体育,着重于在姿态的意趣里显示人格。
进一步发展至当今,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文化活动。
我们要让国粹之一的武术能够在广大的青少年中有一定的地位,让他们去参与,学习,弘扬这种文化,需要我们,特别是决策者们的正确定位。
作为第一线的体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培养武术的人才。
要培养这种人才,教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听了《武术教学中如何落实《体育与健康》2011年版课程基本理念》的讲座中的,武术课常用的教学方法,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现在的学生好动,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不过是局限在他们爱好的基础上,不是全部学生都是喜欢武术的,其中女生就不是很喜欢,这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有着很大关系的。
那么要让绝大部分学生都爱好武术运动,课堂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而在武术套路教学中教学方法则表现为:
一、优美的直观教学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首先通过感觉器官对事物的感知开始的,而武术套路其动作数量多,风格各具特色、方向路线错综复杂,外形手眼步与内在精气神的配合,以及动作衔接连贯节奏等难度特点,决定了武术套路教学注重直观教学,以领做为主教师身先士卒的直观教学特点。
其特点不仅体现出教师在培养未来人才时良好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技能,而且更能反映出一个以身作则的高尚道德品质。
明。
二、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
初中武术应以套路为基础,基本功贯穿于教学始终的武术套路教学。
不论从教师正确示范和讲解动作初型概念的建立到教师示范、领做的动作基本成型,一个传授技术——接受技术的过程,还是从教师连贯示范,细致要求的动作连贯定型、一个组织练习——进行练习的过程以及重复训练的检查纠错——巩固提高的过程,都是教师根据人的认识规律,教学原则和武术技术动作特点,循序渐进的从简到繁、由易到难、从“形”到“神”、由身形到心理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能使学生有顺序地,连贯地、系统地学习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三、纠正错误教学法(1)慢速领做。
(2)语言提示。
(3)站桩定型。
(4)目标辅助。
(5)正误对比。
6)讲示攻防。
这些都是体育教学中,武术课的基本方法,当然还有很多教学法,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