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之探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程施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械设备在工程施工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日益重要,对机械设备进
行科学的,有效的维修保养,已逐步成为多数施工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工程机械;科学使用;维修保养
1 前言
工程机械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
和因素的影响,制约了工程机械的使用性能的
发挥,甚至还会引起机械故障或安全事故。


此,如何搞好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正确分析
与处理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及时、优质、
高效地做好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对延长机械使
用寿命,提高机械完好率,保障施工和生产等各
项任务的完成,对提高企业设备管理水平和技术
水平,加快生产进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
度,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
意义。

2 目前工程机械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
2.1“重用轻养、以修代养”的问题
2.1.1 保养意识薄弱
有的施工企业认为机械可以作业,可以作业
的情况下对机械进行保养不仅耽误时间,影响工
程作业进度,并且费钱、费力,一段时间内不对机
械设备进行保养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即使出现
问题之后再做修理也不迟。

正如古语有云“疾在
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
何也。

”(出自《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该检查的不
检查,该保养的不保养,小故障不管不问,只用不
养,等到机械趴窝了、不能作业了,才想到缺少保养,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2.2.2 保养与维修的关系
保养指的是机械在正常使用时对其进行的
日常维护,而维修指的是机械在发生故障之后对
其进行的修理。

机械的保养与修理只能是分开的,机械在使
用中如果不保养,其技术性能将会降低,长期不
保养就会产生故障,但保养的作用与机械性能的
下降、故障的出现不是立刻就能反映出来的,有
一个较漫长的过程,容易被误解、忽视。

2.2 保养制度没有落实
有些单位虽然有制度,但是没有专人去负责
落实,制度成了空话,摆设。

这种情况对机械的正常使用非常不利。

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并没有将机械保养的重
要性,落实到每一个与机械相关的人员那里,导
致了机械的保养只是相应管理部门的一个口号。

不少施工单位总认为机械技术状况的好坏
主要由修理单位决定,认为机械趴窝、不能作业
是修理单位修理力量没有跟上、能力差。

有的使
用单位和机械管理部门一旦遇到工程紧张或野
外环境条件限制或其他工作忙的时候,就不严格
执行机械的保养规定,不按照保养规定的数量和
质量进行,而是看到哪里,保养哪里,哪里发生故障,修哪里。

3 科学使用机械设备
如果一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为一万小时,使
用得合理会延长上千小时。

否则,将直接导致提前损坏。

科学合理使用机械非常重要,一台新设
备到货后要详细阅读说明书,熟悉该机的工作原理,了解该机的工作环境,对操作人员培训合格后方可开始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使
用说明和操作指南进行。

3.1 重视磨合期
一般来说,工程机械使用寿命的长短在很大
程度上取决于磨合期的磨损量。

新车首次使用必须要进行磨合运转。

一般工程机械磨合运转时间要在100 小时以上,负载在80%以下。

有的施工
企业不重视磨合,购置的新机械直接就投入使用。

对新机或者大修后的机械设备必须要进行良好的磨合,在磨合期内要控制行驶速度并减少工作负荷,加强维护保养。

3.2 正确启动发动机
发动机启动正确与否,对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有着直接影响。

一般情况下,启动发动机一次,活塞环和缸壁的磨损量相当于发动机正常工作1~2 小时的磨损量。

为减少发动机启动磨损量,启动
前可用手摇柄摇转发动机曲轴转动,尽量使机油先到达各摩擦表面,短时间停车时,不要让发动机熄火,发动机一次启动不能超过30 秒,而且两次启动应间隔一分钟,连续启动时间太长会影响电瓶和启动马达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应该注意,发动机启动超过三次不能启动不可以再行启动,要立即找修理人员检查故障,排除
以后才可以再行启动。

3.3 防止机械超负荷工作
工程机械超负荷会导致发动机及各传动部
件超负荷工作。

试验表明,当发动机转速不变而
负荷增加一倍时,发动机的磨损量也接近增加了
一倍。

大负荷工作会大大缩短机械的使用寿命。

3.4 坚持中负荷作业
中速即发动机的经济转速。

低速时配合机件
难以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零件磨损较大;中速时可以形成较好的润滑油膜,从而减少了磨损量;高速时零件间因摩擦加剧而产生较高的温度,导致机油粘度降低,不能形成较好的润滑油
膜,而使磨损加剧。

3.5 改善机械作业环境
3.5.1 场地
工程机械的作业环境一般较为恶劣,但是有
些环境也是我们可以人为改善的。

机械在施工时尽量使场地平整、密实,避免机械设备在作业过
程中因重量大,剧烈振动等因素造成设备的倾斜,避免在倾斜的场地中进行作业,减少扬尘,避
免在灰尘较大的地方作业,因为灰尘会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3.5.2 温度
机械设备在酷热、严寒等条件下作业时,均
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保护,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设备的一些参数进行必要
的调整。

在寒冷的冬天要对机械设备保暖,防止冻坏一些零部件,在炎热的夏季要对机械进行散热处理。

特别要防止机械的一些电路板过热造成的电路损坏。

3.6 合适的操作人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功能不断的融入到工程机械设备中,这对于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操作人员良好的技术水平可以很大程度上
提高工程机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工程机械的损坏,缩短了工程机械的维修时间和维修周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
效益。

因此,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素质教育和技
术培训,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不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并勇于改正,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工程机
械的利用率和完好率,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4 科学维修保养机械设备4.1 保养机械设备
对机械设备实行定期保养是延长机械使用
寿命的关键,也是提高机械设备完好率的前提。

但施工企业一般认为机械正常运行,没有故障就不需要停下来进行保养,往往会使机械设备出现大的故障,甚至发生事故,这样既增加了维修费
用,又耽误了工程工期。

机械设备只有保养好了,才能尽可能少的出
现故障,发挥其应有的效能。

机械的故障一般都是有一些间隙不当、润滑不良等小的隐患逐渐发展成大的故障、甚至造成大的事故的。

机械设备是完成各项任务的物质基础,是我
们手中的武器,要热爱机械设备,热爱岗位,提高对机械设备保养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自觉爱护机械的良好氛围,才能使机械设备的保养工作科学
有效的进行。

4.2 维修机械设备
自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维修从被动变
为主动、从使用阶段拓展至机械设备使用全过
程,从单一作业管理变为系统工程管理,从现实维修保障研究发展到预先维修保障研究,从分散
的、定性的、经验的阶段进入到系统的、定量的、科学的阶段。

机械设备的维修对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企
业的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表现在:a.保证机械的正常运行;b.延长机械的使用寿命;c.降低机械的使用成本;d.节约能源和
资源。

5 结语
总之,只有认识到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对工
程机械的重要性,并做好工程机械的科学化、规
范化、制度化的维护保养工作,才会提高工程机
械的设备完好率和作业效率,延长工程机械使用
寿命、降低使用成本、确保安全施工、减少环境污染,才能大幅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春忠.影响工程机械使用性能的因素分析[J]. 山西:山西建筑出版社,2009.
[2]张爱山.探析工程机械设备的“三分用,七分养”
云南,2010.
[3]张世利.施工企业工程机械管理维护方法探析[J].科技纵横,2009.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