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要清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一般文章的行文顺序,学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写文章。
“思路清晰”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着作者驾御书面语言的能力。
2. 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叫语感。
语感在写作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 要做到思路清晰,除了在语言运用上下功夫外,还要注意书写、行款、标点。
二、习作主题同学们,我们平时作文,不少同学在语言运用方面,或用词重复罗唆,或语句不通顺, 或语序不当,致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不能得到准确的表达。
今天,我们一起来进行作文训练: 这次作文训练的侧重点是:思路清晰,有条不紊地表情达意。
三、教学过程(一)主题揭秘① 学生浏览课文,回想单元学习主题。
二三事》”为题,写一篇记人文章,你会写谁?请列出作文提纲。
形式不限。
那么,如何让我们的文章思路清晰呢?你的生活经历中有那些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的人呢?把和他有关的故事记录下来吧。
③在结尾处梳理自己的感受。
指名两三个同学作比较详细的介绍。
① 四人组同学互相交流,并选出最值得推荐的准备在全班交流。
② 各小组代表向全班汇报。
(二)素材展示作文的素材应来自于生活, 要学会从生活中去寻找, 对同学们来说,最丰富多彩的莫过于校园生活了。
平凡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惊喜与感动,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应注意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然后用心记录。
F 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经典人物的描写值得我们学习。
1. “ 20年后的我”(1) “20年后的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要怎样写出这个特点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文章中“ 20年后的我”勇敢、机智、自信和乐观。
作者以奇1. 2. 学会根据中心选材,对所占有的材料进行取舍。
3. 学习列提纲和布局谋篇,并体验撰写提纲的作用。
1. ②以“《特丰富的想象,写了自己20 年后的一次太空历险,文笔洗练,语言流畅,文气贯通,笔法灵活又构思精巧,是一篇文从字顺的佳作。
2)20 年后的你会是怎样的一个人呢?会有怎样的生活呢?你打算把20 年后的你怎样写出来呢?我们都有一定的生活基础,对生活又充满了期盼和幻想。
那么就要根据根据你特有的生活体验、感悟和追求,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20年后你的外貌及性格特征,你的家庭生活、劳动生活及学习生活的情景等,然后挑选一件或两件你最感兴趣又最富激情的想象,写一篇文从字顺的习作。
2. “我渴望亲情”1)我们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迫切心愿?这个心愿又要怎样表达出来的?盼望亲人归来,重温亲情。
这个迫切的心愿,是需要用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通过恰当、妥贴、流畅的语言,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表达出来的,情真意切,才会感人。
2)你有什么急切的愿望?你打算怎样把它写出来?在生活中,我们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体验,都有藏在自己心里的愿望,请同学们一一写在草稿纸上,并挑出你最急切的愿望,简要写出产生这个急切愿望的原因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经历、体验和感受。
然后列提纲,组织语言,反复修改几遍,使之文从字顺地表情达意。
作文参考题目:《我有—个心愿》。
也可自拟题目。
2. 同桌互述,分享奇趣①教师作要求阐述:把你认为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人写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看看同学们是否也受到了感动。
②同桌相互叙述,分享故事和乐趣。
有能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向同桌提出所描述的某些不足,可以帮助同桌修改作文。
3. 全班交流,分享评价①协作小组推荐本组成员中写的最好的同学与全班同学们分享。
②其余同学认真倾听,相互评价。
评价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他的作文有哪些你感兴趣的什么地方?哪一点你最欣赏,最值得你学习?是不是运用了动作、心理、外貌描写方法,融入了自身的感受?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三)技巧点拨l .“思路清晰”是写作的基本要求,那么“思路清晰”包含了哪些方面的意思?明确:“思路清晰”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用词恰当、妥贴地表达作者的所思所 感;二是语句通顺畅达、有条不紊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无任何含混、错乱和别扭之处。
2. 作文时如何才能做到“文从字顺”呢?明确:首先,要培养自己良好的语感。
“语感,即人们对语言的一种敏锐的感觉。
”它包括语言的通顺感、连贯感、分寸感、韵律感等。
这种“感觉”的形成, 书的习惯,对一些优秀的文章能熟读成诵;二是要“多听” 富自己词汇,确切掌握词语的含义, 且懂一点语法。
只要向这个方向努力, 做到文从字顺就 不难。
其次,要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作文写完后,先反复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去检验通 顺感、连贯感、 分寸感、韵律感;然后分析词语的运用是否恰当, 语言的组织形式是否合理, 并进行针对性修改, 使文章词句运用有分寸、 讲逻辑。
除此之外, 还要注意标点的规范运用, 使行款格式正确,不至于因此而影响意思的正确表达。
四)范文欣赏这次,我没有高兴起来记忆中, 曾随着父母多次搬家, 每一次也不管是搬到什么地方, 来到一个新的环境中都 特别兴奋,上窜下跳,闹腾个不停。
这一次,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点评:题材清新适切,开头直奔主题,让人一目了然。
迁的喜悦,心头反而涌起一股酸涩,有些惆怅、有些失落,又有些感伤。
车在清晨的微风中远去, 老宅院这个破落的名字在渐渐消逝, 连同我那十三个童年的彩 色的梦,连同宅院所有淳朴而又羡慕的目光和真诚的送别话语。
四合院格局的老宅院, 十三家人是一个姓氏聚合的小社会, 没有五柳为号, 没有晨钟暮 鼓,却几近于陶潜心中的世外桃源的和谐,又怎不让人回味?老宅院的清晨, 从喧腾拉开序幕。
凉板拖鞋的踢踏声,铁水龙头的哗啦声, 推醒的孩子那极不情愿起床的哈欠声, 如同浓郁的树林那翠鸟的鸣叫, 杂乱纷呈而又韵律十 足、节奏感强。
点评:选取素材都是老宅院发生的凡人琐事,小孩子睡眼朦胧打哈欠、老宅院匆忙的 早晨、清静的上午、老大娘跑调的“川剧” ,完全是生活的实录。
匆忙间,挥手一个再见,互道一声早安,叮嘱一个慢走,老院便真正开始了新的一天。
链条断了而推自行车上班的、 开摩托驮着商品做买卖的、 挎个小包急着乘公交的、 背着书包 匆匆小跑上学的眨眼工夫,老宅院就清静了一半。
送走了早间的喧闹, 各家留守的老人们又开始了密密的张罗。
打扫屋子、清理院子、交 流着给孩子过生日的花样, 分享着小孙子获得的小红花。
唠嗑是免不了的休闲模式, 李奶奶 叹息着家里的难处, 刘爷爷刨根问底总爱追究个缘由, 张婆婆拉长喉咙哼几句残破不全的川 剧,王二爷却总要发难说“又跑调啦” 。
蒲扇、小曲、唠嗑、清茶便送走了老宅院悠闲的白 天。
老院永远没有寂寞。
当放学的孩子如归巢小鸟般飞回来, 当上班的大人们似归航的帆船 靠了岸, 当家家窗中射出祥和的灯光, 你能闻见各式各样的饭菜飘香, 你能听见各家妈妈愉悦的呼唤, 还能参与那些忙碌一天后聚在一起随意海阔天空、 和、最醉人的一刻来到了。
是要平时养成多读 ,强化读的效果;三是要尽量丰 把所有的家什物件一股脑儿地装上搬家公司的车后,再回首看一眼老宅院, 不但没有乔梦中被父母世事沧桑的闲侃, 老宅院最亲点评:作者选材不是对生活的全部拷贝,而是精挑细选,从早上、中午、晚上三个时间点上去筛选,从而完全覆盖了老宅院整个的生活情态。
在老院里,你不用担心怕忘了给金鱼喂食、给花浇水,因为左邻早就顺便给你想到不用害怕锁门;你钥匙落在屋里,因为右舍有你的钥匙; 老人病了,孩子放学了以及家里来了远客,你都不用担心……一个院宅一家人。
点评:笔端充满感情,情感恳切动人,洋溢无限情思。
新楼房是早就装修好了的,修剪得如阅兵列的花草如此漂亮、鲜艳。
但我却忘不了老宅院那长满青苔的水池和鱼虾,忘不了风化剥落的红砖墙上的爬山虎,更忘不了全院子的老少簇拥着谁家的小孩一口气吹灭生日蜡烛看着华丽的新楼房,惦念着老宅院,我总也高兴不起来点评:首尾呼应,前有伏笔,后有照应,文章内容更为完整,结构更为紧密,能够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五)学写点评1. 佳作赏读,交流评价①老师发现,在同学们的笔下,那些生活中的人物都变得生动而有趣。
现在请几位同学把他们的作品读给大家听。
其他同学用心听,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能写得这样好。
②请作者一一上讲台朗读他们的片断。
③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适时引导评价。
2. 着手修改,比照赏析①相信刚才的欣赏与评价,对大家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
请同学们拿起笔,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
② 教师进行巡视与指导,发现经过修改后有很大改善的典型。
③ 请“修改典型”(第一个环节上来交流的同学除外)上台朗读自己前后不同的语句或 片断并简要解释这样修改的原因。
②各自修改。
③ 互相将修改前后的语句或片断读一读,肯定修改的可取之处。
四、板书设计(1)选择话题,确定材料。
(2)大胆构思,精巧命题。
五、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
六、教学反思学生对于记事文章都有了清晰的思路,作文中细节描写生动,也能够 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思路清晰的 技巧,学生都能够写出自己的感受, 清晰的表达自己打观点,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指导学 生在生活中注意积累写作素材,为以后的语文写作打好基础。
2.结合范文与点评, 写一篇符合本节主题的片段或文章。
④教师口头叙述刚才巡视发现的有严重缺陷的病文 (为了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选择教师口头叙述的方式来开展评价)。
请同学们来谈谈看法,提出修改良策。
4. 小组合作,互评互改①在四人小组内互相通读自己的作文,相互提出优点、 缺点及修改意见。
选择“《二三事》”通过今天的学习, 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